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0

[政治] 那个以一己之力“掀翻”一届美国政府的俄罗斯人要回家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8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个以一己之力“掀翻”一届美国政府的俄罗斯人要回家了 

 2017-07-07 路尘 世界说



世 界 说

路   尘

发自 中国 北京


在今年二月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弗林宣告被炒之前,谢尔盖·基斯利亚克即使对大多数国际政治关注者来说也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 俄罗斯驻美大使谢尔盖·基斯利亚克


这位任期已达九年的俄罗斯驻美大使即将卸任离开美国,在他身后,是一地鸡毛的白宫——从弗林、库什纳、塞申斯、佩奇、格尔顿到总统特朗普本人,“曾和基斯利亚克密谈”已经成了美国本届内阁通俄门的代名词,5月路透社提供的“竞选期间特朗普团队与俄方有18次未公布接触”消息中,至少6次直接涉及基斯利亚克。


△ 谢尔盖·基斯利亚克与特朗普


在卸任之际,基斯利亚克完成了即使在冷战年代也没有人想象过的事——他以一人之力掀翻了一届美国政府。


外交官中的外交官

基斯利亚克有一份典型的苏联外交官履历:上世纪七十年代先后从工程学院和国际贸易学院毕业,七十年代末加入苏联外交部,苏联解体前一直在苏联驻美国大使馆以及苏联驻纽约联合国总部代表团工作,解体后则长期担任国际裁军谈判俄方代表和驻北约代表。2008年7月,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基斯利亚克获任俄罗斯驻美大使,一干就是九年。


继承苏联传统,俄罗斯外交部几乎全部重要职位人选都有长期驻美经历,今年二月在纽约突发心脏病逝世的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丘尔金是基斯利亚克在多个职位上的前任,而遵循着同样轨迹,丘尔金并不长的前任名单中就包括了目前的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从这个角度来说,俄罗斯媒体描述他“担任过除部长以外的外交部全部关键职位”并不只是一个事实陈述。


自2008年7月抵达华盛顿,到2017年离任,基斯利亚克的驻美大使任期与奥巴马的八年总统任期几乎重合,上任仅一个月就迎面遭遇了直接导致美俄关系触底的俄格战争,更是2014年以来恶化至冰点的两国关系的最直接亲历者。但直到2014年以前,绝大多数人对基斯利亚克的印象都是安静低调的老派外交官,即使在强硬口吻成为俄罗斯外交人员标准配置的2014年以后,同样恪守莫斯科立场的基斯利亚克在华盛顿最出名的仍旧是他的好人缘。


△ 基斯利亚克(左一)的驻美大使任期与奥巴马的八年总统任期几乎重合


这位交际能力堪称惊人的驻美大使被媒体评价为“外交官中的外交官”,前美国驻俄大使麦克福尔曾回忆2011年基斯利亚克宴请的一次饭局,当时麦克福尔刚刚拿到大使任命,尚未启程,席间宾客超过了50人,几乎是奥巴马政府里与对俄政策相关的全部成员。另一些人则回忆,基斯利亚克曾为了维护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而与其他人在正式场合发生激烈争吵,但会后他随即邀请对方一同晚餐。基斯利亚克自己也承认,他经常出席两党各自的活动,“我差不多认识所有人”。


尽管在华盛顿政治圈如鱼得水,但对于包括美俄两国民众在内的外界,基斯利亚克仍然是个陌生的名字——和他的绝大多数俄罗斯同僚一样,基斯利亚克几乎从不在媒体镜头前露面,直到过去一年里特朗普的竞选和随后爆发的“通俄门”将他无可避免地推到聚光灯下为止。


顶级间谍?

2017年2月13日,上任刚刚一个月的美国新国安顾问弗林因隐瞒2016年12月与基斯利亚克的谈话内容而被迫辞职,“通俄门”瞬间升级,两周以后,司法部长塞申斯也因曝出与基斯利亚克有未公布私下接触而遭遇强烈非议,最终自请回避,特朗普的另两名顾问佩奇和格尔顿被指参与了同一场合下的非正式会见,而最劲爆的还是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爆料内容显示,这位同样刚刚上任的总统顾问不止曾经秘密会见俄罗斯大使,还曾向基斯利亚克建议建立特朗普与普京之间的秘密通讯渠道,目的是“绕开美国国安机构”。

 

尽管大部分消息仍难以证实,但在类似消息接二连三曝出以后,基斯利亚克简直成了特朗普内阁的魔咒,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美国媒体由此一拥而上地对基斯利亚克本人进行了调查。在这些媒体报道中,不少“情报机构消息人士”怀疑基斯利亚克实际上是俄罗斯安插在美国心脏地带的间谍头子,至少也是为俄罗斯招募间谍的主要负责人,甚至还有消息说,美国情报机构早有内部文件将基斯利亚克称为“华盛顿最危险的外交官”。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左一)特朗普(中)与基斯利亚克


考虑到各国使馆都同时有情报人员驻扎,而苏联留下的相关设施至今仍在运转,这样的怀疑很难被决然反驳。然而,大部分曾与他有所接触的美国官员并不支持这种怀疑,正如基斯利亚克自己在2016年11月所说,结识和了解所在国政治人物原本是正常外交工作的一部分,考虑到基斯利亚克与华盛顿政界的非正式交往至少已经持续了七八年之久,迟至2017年才突然爆发的“间谍”指控在全无证据的情况下,逻辑上也很难成立。

 

很少人会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以苏联外交官身份驻美的基斯利亚克视为普京内圈成员,直到“通俄门”爆发之前,华盛顿一直倾向于将基斯利亚克定义为专业技术官僚,特别是2014年3月俄美因克里米亚问题迅速交恶时基斯利亚克一度保持诡异沉默,进一步佐证了这位驻美大使(以及俄罗斯外交部)在决策过程中并无置喙余地的尴尬现实。很难想象在过去几年迅速收紧的俄罗斯权力结构当中,这种局面有什么改变的可能,从通常情况推测,在“通俄门”中基斯利亚克最有可能的角色是执行者,而非决策者,这也与俄罗斯外交部的传统角色相一致。

 

毫无疑问,在面对特朗普团队时基斯利亚克卓越的社交能力再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着力打造的“关系网”如今很方便地承担了联络和通讯的职能。但是,正如导致弗林下台的直接原因不是“会面内容”而是“隐瞒会面内容”,以目前已公布进展来看,暂时给特朗普造成麻烦的也不是“认识基斯利亚克”,而是他试图否认和阻止其他人对此的追问——作为俄罗斯政府在美国的最高代表,基斯利亚克在“通俄”迷局中的核心地位其实与他是否真有特工身份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相反只进一步侧证了俄方真正负责人的级别之高。


△ 对于基斯利亚克,华盛顿已经今非昔比,人们纷纷远离他了


如今基斯利亚克即将离任,普遍认为其继任者将是现任外交部副部长安东诺夫。安东诺夫对美国和西方均持强硬立场,并在2015年因乌克兰问题被欧盟列入制裁名单。此前据媒体透露,提名安东诺夫原本是为希拉里上台后预期将进一步恶化的俄美关系作出的准备措施,但如今普京选择了维持原状在特朗普内阁多名成员正面临“通俄门”调查,而俄美关系前景愈发扑朔迷离的当下,这似乎是一种顺理成章的应对方式,只是在基斯利亚克卸任获得国际瞩目的同时,新鹰派人物的如期登场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这是否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对于美俄回暖的期待已经开始褪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9 01:10 AM , Processed in 0.0698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