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拉一下仇恨,我去京都看红叶了。
京都观红叶处,我所最爱者,永观堂也。
△永观堂
我爱骑车去,兼顾走马观花。途中必经南禅寺。南禅寺最著名的是三门,歌舞伎中的名场面——大盗五右卫门登临俯瞰京都而大叹:“绝景啊!绝景!”
△黄叶也很美
总能闻到精舍里的豆腐香。京都的豆腐,比肉还要好吃。一路芬芳,连上坡都不那么累了。
有上坡,自然亦有下坡。
几乎是一瞬间,大片的红叶,在你眼前喷薄而出。
△今年的红叶比以往要晚很多,据说是因为天气热
车放在永观堂幼儿园,有小朋友在唱歌。奇怪的是,进了永观堂,忽然万物俱静。
满目的红,几近妖娆。
△永观堂幼儿园里,常有小朋友唱歌
最美的是夜里,石板路上,燃起了灯火,红叶点缀在纸灯里,幽游蜿蜒。我曾在新年去到阿弥陀堂阶下,喝过年轻和尚端来的甘酒,甘酒里有人的倒影,那和尚是清瘦的,有点像瑛太。
△红叶季和樱花季,都会安排晚上参拜
永观堂的一切都是好的,景色美,枫叶红,甘酒里加了小粒的生姜,喝下去暖心暖胃,连配抹茶的点心,都是我最爱的阿阇梨饼——做成僧人的斗笠状,莫名很萌。
△天冷时喝甘酒再好不过了
为什么会喜欢永观堂呢?真是说不清楚,也许,是因为王国维。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王国维随罗振玉东渡日本,旅居京都。在京都期间,王国维也爱古色苍然的永观堂。1916年元月,王国维踏上回国的路程,永观堂深深地留在了他的心底。归国后,王国维给罗振玉写信,落款改署“永观”。
△永观堂的日影
1918年3月14日,王国维致信罗振玉:“公如作书时,祈为书‘永观堂’三字小额, 以后拟自号‘观堂’,此三字尚大雅。去岁小集 亦题《永观堂海内外杂文》……”云云。
论永观堂之爱,我不及观堂。
王国维是我的美学导师,我关于诗歌、关于《红楼梦》的一切见识都来源于他。我也和他一样,有一个朱红的柜子,里面简直是一家小型糖果店,胶切糖、小桃片、云片糕、酥糖等苏式茶点,到红枣、蜜枣、茯苓饼、核桃、松子等,应有尽有。
唯一的区别是,我是我妈给置办零食,王国维是他老婆给买。
王国维在京都住在哪里呢?京都同志社大学钱鸥教授考证,罗振玉和王国维住在“左京区田中飞鸟井町43”(《中国文学报》1993年10月)。此处位于今日的东大路通西侧一条小巷内,我去找过,现在是一家叫做“Kororadokohi”的咖啡洋食店,吃了一份烤咖喱,味道还不错。
青木正儿也在1912年2月拜访过王国维,“终于明治45年2月上旬我拜访了王先生。顺着田中村百万遍邮局旁边的路向北走一会儿,西边有三个杉木围墙的小楼房。我想其中正中的一个大概就是王先生的家。我向里边请求传达一下,……不久有了下楼声,一个人出现在门口了。这个垂着辫子、相貌丑陋的乡下人就是挺有名的王先生。”
虽然我很不服青木正儿的刻薄话,但作为王国维忠粉,我也只能说,比较客观。
而且他还是个瘸子。
那又怎么样?
他可是能写出这样的词的人呢!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1913年4月,王国维搬到了京都吉田町神乐冈八番地。”他给缪荃孙的信(1913年3月26日)中说:“半月以后,移居吉田町神乐冈八番地,背吉田山,面如意岳,而与罗、董二公新居极近,地亦幽胜,惟去市略远耳。”
如意岳对于京都人来说特别,因为每年夏天,都会举行“五山送火”的祭点。这是京都人的中元节,在半山腰点燃篝火,有“大”字,有“妙”字,有“法”字,如意岳的西峰点燃的便是“大”字,所以京都人更习惯叫它“大文字山”。
△大文字山
王国维家应该也看得到这“大”字。
按照“左京区吉田神乐冈町8”这个门牌号码,我也专门去拜访过。意料之外,居然就是“茂庵”!!!!
茂庵是京都最高的咖啡店,位于吉田山山顶,徒步走上去,有时候你甚至疑心自己走错了。不必迟疑,尽管看两边的绿意。
△吉田山的山路修得很好
此店是一朴素木造二层楼建筑,原为大正时代商人谷川茂次郎的私人茶室,已登录为京都市有形文化财产。是否就是王国维的房子?我觉得未必。但不知为何,从此之后,每来京都,我都会去茂庵。
△茂庵每周一休息
王国维信中提及的“市”,应该指的是百万遍商圈。从茂庵走到那里,确实有很长一段距离。我曾经与好友唐七、苏枕书一起去逛每个月都有的百万遍知恩寺市集,从葡萄藤篮子到森女系衣服,应有尽有。
红叶和樱花相比,王国维更喜欢红叶。因为他没有给樱花写过诗,却给红叶写过。1912年,他写了一首《观红叶一绝句》:“漫山填谷涨红霞,点缀残秋意太奢。若问蓬莱好风景,为言枫叶胜樱花。”
赏玩红叶的地点,除了永观堂,还有安乐寺。1913年4月5日清明节,王国维曾经和家人去过安乐寺。安乐寺属净土宗,邻近鹿谷旁山麓下,只在春秋两季特定时间开放参观,我还没去过,在门前一瞥,已经美到丧心病狂。
王国维在京都时,还参加了一场为苏东坡贺寿的聚会。这场聚会是由由堪称苏东坡头号日本粉丝的长尾甲先生发起。长尾甲是著名的汉学家,1913年在杭州加入西泠印社,与吴昌硕结为好友。因为崇拜苏东坡入迷,被儿子说是患上“东坡癖”。生平举办过1次“赤壁会”(1922年9月7日),5次“寿苏会”。
王国维参加这次聚会,参与者有“日人富冈百炼(铁斋)、矶野惟秋(秋渚)及内藤虎次郎(湖南)、狩野直喜(子温)诸名流,假座圆山春云楼名出所藏苏东坡墨迹或书籍陈列,以供众览,盖是日为东坡生辰。”
△永观堂阿弥陀堂
王国维在京都的生活,似乎只有“读书写字”。他曾经因为读书太过入迷,而被夫人差点把书烧掉。他刚来京都时,还觉得开销不算大,1912年2月11日写给缪荃孙的信中说:“此间生活唯米价颇贵,其余略同中国。维在北京月用约需百金,自此撙节,每月约七十元已足,唯衣服费不在内耳。”
Naive!王国维没有预料到物价会上涨如此之快,也没算买书费用。
最后,经济来源还得靠他的好基友罗振玉。根据罗振玉《集蓼编》,刚到日本时,罗振玉每月给王家百元;1913年5月后,王国维帮忙编校《国学丛刊》及其它学术工作,故每月发200元。另外,他也设法赚些稿费,《宋元戏曲史》交给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5万多字稿费不过200元而已。
永观堂里,我最爱便是那尊国宝级阿弥陀立像。佛像不大,很容易错过,但是奇在造型与他尊大不同,佛陀是转首回顾左后方的,俗称“回首阿弥陀”。传说,这是永观堂首代律师在佛堂念佛修行时,这佛像竟从坛上走下来,走在僧侣之前,还回头亲切叮咛:“走得太慢啦。”
我去参拜那回首的阿弥陀,有一抹微笑,伫立此处良久,居然莫名流泪。百年前的王国维,肯定也和我一样,见过这尊阿弥陀吧!
不知他在沉湖最后一刻,有没有想起京都岁月,想起那时他和罗振玉的患难之情。“回首”二字,总是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