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8|回复: 0

[生活感悟] 靠「做棺材」进行社交,他们图什么?|赏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1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靠「做棺材」进行社交,他们图什么?|赏片 

 2017-02-12 文茜大姐大 文茜大姐大


冯小刚的喜剧电影《非诚勿扰 2》中有一幕,是葛优扮演的角色为自己的好友李香山办丧礼,不过当时李香山还没死,自己也在丧礼上,看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隆重悼念自己。

 

丧礼不凝重,而是大家一起贫嘴,主持人葛优调侃李香山:李先生这一生是平凡的一生,出生平凡,长相平凡,从来不好好念书……李香山作最后的总结陈词,也调侃自己:前尘往事,从此以死相抵,一笔勾销了。

 

李香山不是不怕死,但更怕死得千篇一律,所以他在活着时完成了理想中的丧礼,一个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主角为李香山」的丧礼。


 亲自出席自己的丧礼,是一种什么体验? | 《非诚勿扰 2》

 

像李香山这样在乎身后事、仔细考虑过其中的细节、并且付诸行动的,生活中是少之又少;即使只是认真考虑过丧礼细节——放什么样的音乐、邀请哪些人、是不是最好大约在冬季——大概也不多。


退一步讲,即使这些都一一考虑过了,也不太好意思和人认真探讨;或者就算说了也只会被好心地安慰:别想那么多,你不会死的。尤其对于大限将至的人,旁人更加忌讳,生怕对方想太多,所以急着安慰,急着否认死亡的来临。

 

但是再怎么忌讳,死迟早会到来,丧礼也总归要办,如果生前没有跟人开诚布公,死后也只能任人摆布。当然,通常人们也不会在乎这些,毕竟死者已矣,身外物、身后事早就四大皆空了。

 

不过在新西兰有一群老人还真较起了真,他们成立了一个「棺材俱乐部」,自己的丧礼自己做主,自己 DIY 棺木,置办身后事。


 不忌「死」字,棺材不过是另一个盒子

 

俱乐部的发起人 Katie Williams 曾经是一名临终关怀的护士,见过太多生命的逝去,也参加过许多葬礼,大多千篇一律,完全看不出生前的痕迹,有什么喜好、做过什么工作、爱听什么歌……不管生前活得多么精彩、自我,身后事都一样,这也太冤枉了,于是 Katie 便想到了这个「棺材俱乐部」。


 Katie:精彩的个体,被流水线化地送走,是一件憾事

 

俱乐部一开始只是供成员 DIY 自己的棺木,依据个人喜好,可以在棺木上设计任何图案。


71 岁的 Latemore 是个老当益壮的追星族,猫王的死忠粉,所以她的棺木上到处都是自己的偶像。不仅外面都用猫王的照片装饰,就连里面都不放过,棺材盖上还挂着印有猫王头像的毛巾,等将来躺进去之后,就能跟自己的偶像面对面了。


 追星追到这份上,算不算「至死不渝」?

 

我们劝诫别人放下时常常会说:又不能带进棺材里。但在「棺材俱乐部」,一切都有可能。当然这也给 Latemore 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困扰:自家偶像好看的照片实在太多,每一张都想放进去,到底要选哪几张?

 

Latemore 从小就喜欢猫王,喜欢了一辈子,猫王也成了她身上最大的标签,所以这幅棺材朋友一看就知道是她的。将来参加葬礼,或许还能被勾起一起追星的过去:勒紧裤腰带买偶像的唱片,为了看演唱会吃上好几个月的土,因为偶像在自己 T 恤上签了名就失眠了好几天……本来沉重的葬礼,因为这阳光姐妹淘的回忆,说不定也会变得阳光起来。


 燃烧过激情,不枉了此生,离开也不必哭哭啼啼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坦然地谈论死亡,相继失去了丈夫和女儿的 Jeanette,就直言自己一开始就被吓坏了,完全不想考虑将来要躺在什么样的棺材里。

 

不过后来鼓起勇气开始制作棺木之后, Jeanette 倒渐渐淡忘了死亡这件事,只专注于做眼前的盒子,不会想到它的用途,也不会想到这是在准备自己的身后事。


这工作既可以消磨时光,还会特别有成就感,所以 91 岁、喜欢画画的兰格佛特,一开始只打算在棺木上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新西兰风光,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画了一幅又一幅。


 躺在最爱的风光里,死亡是否也变成了一场旅行?

 

现在 Jeanette 已经做好了自己想要的棺材,刷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就放在自家橱柜里,完全不害怕。她说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面对这件事情。直面死亡,死亡这件事反而变得遥远了。

 

随着加入的成员越来越多,俱乐部也有了更多的社交属性,成了老人们的固定聚会地。大家可以在这里喝茶,听音乐,交朋友;也可以在这里谈论死亡,讨论身后事,百无禁忌。


在这里谈到死,谈到葬礼上的音乐,谈到将来的墓志铭,不会有人捂住你的嘴或者安慰你:别胡思乱想了,上帝会保佑你的。你只会得到热烈的建议:「这个墓志铭太棒」;或者是实用的消费指南:「那个乐队很赞,你可以考虑请他们来葬礼上演奏」。


 在这里,你可以得到关于「死亡」的建议

 

说到墓志铭,大家也经常在网络上调侃,出了很多段子,比如有人说将来要在自己的墓碑上写:终于解决住房问题了;或者是:我觉得我还可以抢救一下!

 

看的人也多半一笑而过,很少有人认真去钻牛角尖:将来我能心安理得地写什么来总结自己的一生?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我已经用脚丈量过世界;

一个实现了自己梦想的人;

一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平凡但是已经很满足的人;

…… 

或者是干脆很迷茫,想不到可以写什么?

 

人们常常会做一个假设: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今天你最想做什么?利用死亡来临的紧迫感,能让人们更好地看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其实考虑墓志铭、身后事也一样,由死亡出发,来倒推活着的时光:你想要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棺材俱乐部》成立于 2010 年,如今在新西兰已经有了 10 个分部,每周都有固定聚会,供孤独的老人们交流畅谈。还能发挥想象,制作自己理想中的盒子。



- END -

封面图片来自|《棺材俱乐部》

文|文茜大姐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5 02:45 AM , Processed in 0.0257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