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拉面,其实是一种来自中国,经过顺应日本人口味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变迁后成为了这个国家最接地气、最具代表性的大众面食。日本最早关于中国面条的记载是明朝遗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后,用面条来款待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名——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国。
一碗浓汤,粘连着浓汤的每一根筋道的面条,这还不够,熏制叉烧肉配上腌制嫩笋,再撒上一把香葱,馥郁的满足感就把你包围了。再加上溏心蛋、海苔和红姜,简直要飞升至仙界。
一碗正宗的日本拉面,可以从面料、配菜、汤底、着味、调味来看:
从面料上来说,日本拉面分为3种:素面、乌冬面、荞麦面。荞麦面呈浅棕色,面条比较细。
从汤料上来说,日式拉面有四大汤系:酱油拉面、味噌拉面、猪骨(豚骨)拉面、盐味拉面。
日本拉面属酱油风味最多。酱油是一种为拉面汤底调味的酱料,种类繁多:有色浓味醇的浓厚酱油、卖相清淡的薄味酱油、味噌制成的溜酱油、几乎无色的白酱油以及用生酱油制成的一些加工酱油等。
味噌拉面的起源竟是一位有才的顾客要求在味噌汤里加入拉面,拉面的百年历史中味噌拉面约有60年。
猪骨汤是长时间持续炖煮而成,所以店内产生猪骨臭味。不习惯的人或许会觉得很臭,可对从小吃猪骨拉面长大的人来说,没有这种猪骨臭就不是猪骨拉面。
传说由横滨南京街的中国居留民传来的拉面就是清澈的盐味拉面。有一拨传到了遥远的北海道函馆,原始的盐味拉面从此坚强地活了下来,也间接导致了北海道地区拉面普遍咸味深重。
中国拉面和日本拉面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面和汤上。
拉面是大厨们和好面之后手工拉制而成;而日本的拉面则是用刀切出来的,而且压面机更常见。
再者,日本的拉面用碱水来和面以增加面条的弹性,中国的大部分拉面还是不用碱水的,兰州牛肉面虽然也用碱水,但是似乎口感也不一样,没有日本拉面那么劲道。
中国的高汤多是以猪肉、牛肉或者海鲜熬制而成;日本拉面的高汤则主要是在猪骨汤内加入其它调味料调制而成,如酱油、味增等等。
日本拉面的汤头,可以说是日本拉面的灵魂。许多拉面店都因汤头而闻名。拉面有两种主要的汤头,一是猪骨汤(又称大骨汤、白汤),一为鸡骨汤。猪骨汤至少要熬二十四小时以上,将骨髓和胶质熬进汤中,待汤呈现浅浅的乳白色,散发淡淡的奶香味时才算合格。
许多店家不惜以几十块猪骨熬制成一小碗的高汤,滋味香浓,常常都需预定才吃得到。熬制鸡骨汤则较省事,四个钟头以上就可以。猪骨汤味道较重,口味偏重的拉面均以其为汤底;鸡骨汤味道则较清淡,适合做为正油等味道较淡的拉面汤底。
日本列岛从东到西,几乎各地都有自己的拉面,味道不同,如日本三大拉面的札幌(北海道)拉面、博多(福冈)拉面、喜多方(福岛)拉面,其它还有东京拉面、熊本拉面、德岛拉面、和歌山拉面、长崎拉面等。
说到这里小编已经口水直流了,想一想在寒冷的冬日,钻进冒着白腾腾热气的拉面店,眼镜一下子铺满雾气的同时,听到师傅热情的一声「いらしゃいませ」,整个人都暖了起来。说真的有机会到日本的话一定要尝尝各式各样的拉面文化,真的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