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8|回复: 0

[军事] 《军情瞭望》第129期:日本研13式战车谋求出兵海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31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10-16 第 129 期
日本的13式机动战车概念上非常接近美军斯崔克车族中的“机动火炮系统”。

10月9日,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陆上装备研究所公开了其最新研发的13式8×8轮式机动战车,这是继10式坦克之后,日本研制的又一种新型装甲战斗车辆。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13式机动战车配备105毫米火炮,类似于斯崔克车族的机动火炮,是一款典型的轮式突击炮,主要用于装备快速反应部队,执行远程机动作战任务,为步兵提供直射火力支援、以及反装甲等。从这个意义来讲,13式机动战车可能与美国陆军的斯崔克战车一样,预示着日本陆上自卫队的转型。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汽车大国,但是在整个冷战之中,日本陆上自卫队明显对轮式装甲车不感兴趣,主要发展各种履带式装甲作战车辆,如74、90式主战坦克,89式步兵战车等。一直到1980年代,日本陆自才开始发展87式6×6轮式装甲侦察车和82式装甲指挥车,总体性能平平。

1990年代情况发生了悄然变化,苏联解体,来自北方的强大威胁消失,日本陆上自卫队开始转型,由强调北方重装甲决战转向战略机动作战,开始谋求向海外派兵能力,为此将名古屋的第10师团改编为"战略机动型师团"。这样,轮式装甲车重量轻、战略机动性能强的优点就得到了重视,日本陆自很快研制并装备了96式8×8轮式装甲输送车。

日本在1990年代研制的96式轮式装甲输送车,该车只有12.7毫米机枪和40毫米榴弹作为主武装,基本没有对抗装甲部队的能力。

不过96式轮式装甲输送车火力较弱,它只装备一挺12.7毫米重机枪或者40毫米榴弹发射器,在面对强敌时另外要有强大的直射火力支援。而且,日本陆自认为在离岛作战中,缺乏重装甲部队展开的空间,另外从本土向这些地方投放重装部队也相当不便;在向海外派兵执行维和任务时,坦克、重型履带式步兵战车同样面临运输困难,集结时间过长的问题。

所以日本陆上自卫队决心研制一种火力支援车为快反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这就是13式机动战车出现的原因。

此前有消息说,日本一度希望引进瑞士的皮兰哈4系列轮式8×8步兵战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轮式步兵战车系列。但从此次公开的13式机动战车外观来看,它的底盘与皮兰哈4有很大的不同,最明显的地方就是皮兰哈4的驾驶舱在左,而13式战车靠右。所以,13式机动战车应该还是日本自行研发的轮式装甲战斗车辆。

根据日方的资料,13式机动战车长度为8.45米,宽度2.98米,高度为2.87米,战斗全重为26吨,乘员4人,采用了动力和传动前置结构。动力前置是轮式装甲战斗车辆的典型布局,其最主要优点是车体后部空间宽敞完整,便于改装各种变形车,形成车族,降低装备成本以及方便战时抢修维护。

有消息称,13式机动战车的发动机源于10式主战坦克,为4缸V型四冲程电喷柴油机,基本上就是10式坦克8缸发动机的减半,最大功率在500马力以上。这样13式机动战车的功重比大约为19马力/吨,处于世界主流8×8轮式装甲车的先进水平。值得一提的是,13式战车的整个动力部分非常紧凑,达到法国VBCI和德国拳击手车族的水平,可节省出更多车体长度。这方面的反面例子是中国09式车族,09式的发动机体积过大,占据了近半车辆长度,不得以在驾驶员身后再安排一名载员,但车辆后部的可用空间就要比国际先进车型小不少。当然,09式也有其独特的考虑,要求具备无准备浮渡能力,车体最前部空出来当作浮箱,发动机不得不后置。

从外形图片来看,13式机动战车车体设计低矮,重心、火炮炮线的降低有助于提高高速转弯、以及射击时的稳定性。在世界同类装备中,13式战车在这方面的优化是做得最好的。

13式机动战车的主战武器是一门105毫米坦克炮,辅助武器方面,13式机动战车配备有一挺M2型12.7毫米重机枪,可以用于对空自卫和对地压制射击,此外还有一挺74式车载7.62毫米机枪,用于自卫射击。

13式战车车体、火线高度低矮,车顶周视观察镜却有极佳的观察视野。
与13式对应,我国也有装备基于ZBD09底盘的105毫米突击炮。

从抽气装置形状来看,13式机动战车的105毫米主炮应该来源于英国著名L7型105毫米坦克炮。该炮炮口加装了"胡椒瓶式"制退器以降低后坐力,适应26吨的车重。上世纪70年代,日本曾经从英国引进L7A1坦克炮技术,由日本制钢所自行生产,配备在74式主战坦克上。初期74式主战坦克使用引进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后来日本自行研制了93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从目前各国发展情况来看,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已经达到500毫米以上,达到或接近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早期水平,可对付一般轻型战车、二代主战坦克,以及三代早期型主战坦克,如T-72的早期型号。尽管105毫米炮要击穿现役主流三代主战坦克较为困难,但由于快速反应部队的作战对象是反政府武装、敌方轻型部队或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陆军,105毫米炮的威力已经足够,美军斯瑞克、中国09式轮式突击炮都采用的都是105毫米坦克炮。

13式机动战车火控系统配置完善,和10式主战坦克可能处于同一水平。

想要有效的打击地面目标,特别是运动目标,除了需要威力强大的火炮之外,还需要先进的火控系统。从图片来看,13式机动战车的炮塔配置与10式主战坦克也非常相似,配备有车长周视瞄准镜,炮长综合瞄准镜,横风传感器等。其整体技术性能可能与10式坦克相近,具备自动跟踪目标的能力,可以在运动中射击移动目标,同时可能还具备"猎-歼"作战能力,即通过车长瞄准镜,即使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瞄准,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直接用手柄便能超越炮长控制火炮射击。另外13式机动战车可能也安装了与10式战相近的战车综合信息系统,可以对各种战术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帮助指挥员和车长进行决策、指挥和管理,可以更好地进行诸如威胁报警、敌我识别、目标分配、火力呼唤、战场态势及车辆状态等方面信息的处理,提高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防护系统方面,由于考虑到战略机动性,13式机动战车的车重仅26吨,防护性能肯定不会很好。实际上这也是轻型轮式战车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仅要求正面能够抗击20毫米火炮直接命中,侧面能够抗击12.7毫米穿甲弹射击。不过在抗毁伤方面,13式战车设计似乎存在有一个较大的缺陷,其悬挂系统是外露的,缺乏车体装甲保护,其它轮式装甲车辆都没这个问题。就是不清楚,是否因为日本陆自觉得悬挂系统中弹几率不大,或者确实是一个设计疏忽。

日本最新研制的C-2大型运输机可用于快速投送轻装甲部队。

总的来说,8×8轮式装甲车辆,当今工业大国只要愿意研制,都不会存在多少技术困难,对汽车工业大国日本来说,更不在话下。13式机动战车整体设计均衡合理,火控配置完善先进,车体低矮、火线高度控制得很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款令人赏心悦目的轮式突击炮。所以,国内那些说日本13式抄袭中国09式轮式突击炮的言论可以休矣,那不过是在不负责任地"贩卖"民族自豪感。

需要指出的是,13式机动战车只是日本陆上自卫队未来轮式战斗车辆计划一部分,计划还包括155毫米卡车炮、新型轮式侦察车、8×8轮式战斗车族等。这说明日本陆上自卫队会追随美国陆军,完成所谓的战略机动转型,加上日本又自行研制成功C-2大型运输机,具备将轻装甲部队投送海外的能力,日本陆自很未来可能会组建类似美国远征部队那样的海外作战部队。联系到日本近来右翼势力活跃,一直追求所谓的国家正常化,要求向海外派兵。日本在对二战战争罪行缺乏必要反省的情况下,再次谋求海外作战能力,显然值得所有爱好和平的人警惕。

13式机动战车只是日本陆上自卫队未来轮式战斗车辆计划一部分,加上日本最新型的C-2大型运输机,这说明日本陆上自卫队会追随美国陆军,完成所谓的战略机动转型。日本在对二战战争罪行缺乏必要反省的情况下,再次谋求海外作战能力,显然值得所有爱好和平的人警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4 09:02 PM , Processed in 0.0372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