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第一个层面是俄罗斯“能”做什么。由于美俄之间贸易总额较低,而双方经济实力、国家吸引力等方面差距太大,经济或签证方面的对等制裁很难实施,因此反而是民间交流领域容易成为俄罗斯针对的首要目标。2012年底美国通过《马格尼茨基法案》,宣布对涉案的60名俄罗斯公民启动制裁,俄罗斯的回答是在一周后推出的《季玛·雅科夫列夫法案》,禁止美国公民领养俄罗斯儿童。2014年美国又因乌克兰危机以及克里米亚问题对俄启动多轮制裁,俄罗斯进一步取消了国内孤儿及贫困儿童申请国家资助赴美治疗的政策。本轮最新制裁公布后,俄罗斯在第一时间给出的唯一回应是关闭了莫斯科一间“盎格鲁-美利坚学校”(Anglo-America School),也可看出类似逻辑仍在发挥作用。
然而,考虑到从《季玛·雅科夫列夫法案》起的所有这些反制措施眼下都仍在原地,类似办法的施展余地已经极为有限,就本次事件性质而言,较为合理的回击措施是外交上的对等制裁——也就是说,驱逐类似数量的美国外交官,查封美国使馆在莫斯科的部分资产以及(或者)把FBI和CIA也拉进制裁名单。然而这样一来,问题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层面:俄罗斯“想”做什么?
俄罗斯目前预告称,将在明天公布政府官方声明及反制措施,外交部长拉夫罗夫30日则暗示,为了回应美国,对等制裁目前正是莫斯科的首选。如果对比过去三年里俄罗斯面对类似局面时的反应,本次俄罗斯政府发声之晚、态度之克制,已经可谓前所未有,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当天的公开声明中甚至提出,美国人民已经选择了特朗普作为下任总统,奥巴马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行动因此是“对美国人民的侮辱”,其中逻辑或许不必深究,但意图相当明确:俄罗斯正在努力切割前后两任美国总统。
以普京和特朗普本人为代表,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过去三年来频频触底的美俄关系正在因特朗普的胜选而出现重要转机,这决定了在距离特朗普正式上任只有三周的现在,俄罗斯在对美态度上正处于一个空前微妙和敏感的时间段。拉拢特朗普而痛骂奥巴马在宣传口径上可以毫不冲突,在外交实践上却没有可操作性,此时此刻俄罗斯对美国采取的任何现实反制措施,一个月后都将成为新总统特朗普以及届时面对特朗普的普京需要首先头疼的问题。
理论上,特朗普完全有权力在上任第一天就宣布取消所有对俄制裁,然而奥巴马的这次突然发难已经在政治上给特朗普制造了一个大难题。可以预料的是,如果说面对军方、情报部门和国会的三方掣肘,特朗普的选择余地已经十分有限,那么远在莫斯科的普京,就更有必要对此“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