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正在秋日。
这一天,我们失去了“台湾青衣祭酒”顾正秋。
顾正秋是一个传奇。
这个传奇,始于1948年底。
刚刚在南京度过二十岁生日的顾正秋,那时候已经拥有自己的“顾剧团”了。这位上海戏校“正”字辈的学员、梅兰芳的弟子接到了台北延平北路永乐戏院的邀约,去台北演出。
机票是11月21日的,顾正秋为了陪母亲,就迟了几天,改在30日出发。
结果,11月21日那班飞机失事了。
逃过一劫的顾正秋在12月开始演出,台北观众对这位南京名角大为欢迎,几乎天天满座。于是,在戏园老板的要求下,顾正秋的合约一再延期。
这一延,就到了大陆解放。
有家归不得。
顾正秋,终成了这批民国人物的“尹雪艳”。
她是外省人的乡愁,坐在台下的观众们,看着台上的汉明妃,唏嘘叹息,乃至痛哭流涕。对于他们来说,顾正秋比“反攻大陆”的口号真实太多。
但观众们哪里知道,台上的顾正秋,也是众多失去故乡的外省人之一。
她有太多的惦念,而最为牵挂的,当然是师父梅兰芳。
1944年,上海戏校在中国大戏院公演《全本金山寺》,顾正秋饰白素贞,张正芳饰小青,戏校请来当时寓居上海的梅兰芳莅临指导。梅兰芳对14岁的顾正秋说:“很难得啦,小小年纪,在台上不慌不忙,很有角儿的气度,以后多用功,好好利用你这条好嗓子,一定唱得出来的。”
△12岁的顾正秋扮演苏三,扮演崇公道的是孙正阳。
一个月后,在戏校的推动下,一桌燕翅席,两块衣料,从此,顾正秋有师父了。拜师宴上还有个有趣的插曲,因为穿着旗袍,顾正秋下跪的时候有点踉跄。师母福芝芳看了,便笑着说:“这也难为人家孩子啦,现在小姑娘,还能有多少人会磕头了?”直说“免了,免了。”顾正秋坚持行了跪拜大礼,师母对她说:“以后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啦,把宝玥当自己的妹妹啦,要常来呀。”
△顾正秋和梅兰芳
在梅宅的日子,是顾正秋一生念叨的幸福时光。晚年时,她也喜欢和记者们聊起当年梅兰芳先生给自己说《霸王别姬》的故事:“梅先生和我说,‘舞剑’要有情,千万别变成了‘舞剑表演’啊!”
△顾正秋的《霸王别姬》剧照
因为当时梅兰芳拒不演出,顾正秋看得最多的是言慧珠的戏。她真喜欢言姐姐在台上的光彩照人啊,言慧珠也很喜欢这个伶俐的小妹妹,两人义结金兰,惺惺相惜,常相往来。一天,顾正秋下午七点有戏,却被言慧珠拉着去打牌,赌场上,言慧珠倒霉透顶,筹码输光,她掏出支票本,唰、唰、唰签了“言慧珠”三个字,用支票换得一堆筹码。顾正秋心急如焚,又不好意思早走,硬着头皮陪言慧珠,幸亏很快,言二小姐回本了,顾正秋忙叫黄包车直冲戏院,那天的戏码是《打渔杀家》,她与李宗义出演。大约因为太赶,上台即出错,四句对白,对方第一句未念,顾正秋抢上第二句,弄成“三条腿”,出了大洋相。
△顾正秋再上海梅宅
这次事故之后,顾正秋再不赌钱。
顾正秋惦记着师傅,梅兰芳也没忘了这个徒弟。1950年代末,梅兰芳一次聚会上,见到顾正秋当年的同学张正芳,说:“你在艺术上成熟了,也有了归宿,就是不知正秋怎么样了,十多年听不到她的消息了……”
对于年幼失父的顾正秋来说,梅兰芳是父亲一样的存在。
如今,关山阻隔,音讯全无。
她很想告诉师傅,自己唱红了。然而,她想不到的是,大红大紫很快会让她摊上的人生第一次危机。
顾正秋芳龄二十好年华,追求她的戏迷数不胜数。
比如,当时的参议院参议员许丙就是顾正秋的脑残粉,他年过六十,还打着顾正秋的主意,送她一幢日式大房子。顾正秋虽然接受了礼物,对他却相当冷淡。好几次,唱完戏后,许丙进了后台,约顾正秋吃夜宵,顾正秋都婉拒了。
许丙却不敢得罪顾正秋。因为他虽然是达官,却不算显贵,最显赫的常客,莫过于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据说,蒋经国经常包下专座,散了戏则设宴款待全戏班,甚至曾经动过和蒋方良离婚的念头。
蒋经国为什么如此喜欢顾正秋?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不过,蒋经国一辈子的花边新闻里,总是离不开戏曲。他在上海时,曾经因为喜欢蒋方良的京剧老师焦鸿英,险些酿成婚变;而为他生下两个孩子的章亚若是唱大鼓的演员,也会哼两句京剧。顾正秋和蒋经国认识,是在雷震举办的一次酒会上,当时顾正秋带了一箱黄金到台湾,结果被一伙军人持枪抢劫,雷震给她引荐了蒋经国,很快,黄金送回来了。
蒋经国俨然成了顾正秋的保护伞。1950年9月,顾正秋的母亲在上海去世。得知消息后,顾正秋再台湾剑潭的昭明寺为母亲立下牌位。结果,某小报杂志刊登消息,说“顾正秋的亡母牌位下私藏无线电,‘叛敌通匪’。”这项指控当时足够杀头了,正当顾正秋四处托门路找关系的时候,这家刊物在世面上完全消失了。大家都认为,没有蒋经国,根本没这个可能。
△顾正秋的《三堂会省》
可是,顾正秋也没有看上蒋经国。她显然另有所属。
这个人叫任显群。
任显群当时任“财政厅长”,他在任职期间,废除了金元券、银元券和旧台币,发行了新台币,还推行了爱国奖卷和统一发票,此举一直延续至今。任显群比顾正秋年长十七岁,当时已有家室妻子。他的原配章筠倩出身大家,和宋美龄等均有往来,是当时台湾政界有名的“贤内助”。
△任显群与原配夫人章筠倩
任显群和章筠倩的爱情故事也颇令人唏嘘。章筠倩是上海人,家里从事珠宝商生意,当年杜月笙家庭是其重要客户之一。1935年,任显群念大学时,在持志大学附中兼任教师,他跟高中生章筠倩小姐暗中“师生恋”,两人不顾家庭的坚决反对,买了船票远赴日本,在日本横滨的中华酒楼办酒席结婚。起先,章家父母并不知道两人已经出国,专门在上海滩登报刊发“寻女告示”。一年后,生米煮成熟饭,章家父母才接纳了任显群,两人在任显群老家宜兴补办了婚礼。
而现在,任显群又像当初一样,不管不顾爱上了顾正秋,一定要和太太离婚。章筠倩坚决不肯离婚,还举行了记者发布会,闹成非常轰动的社会新闻。
那一边,1952年下半年,蒋经国也打算和太太蒋方良离婚,他的打算是离完婚,立即和顾正秋结婚。结果,被蒋介石当面痛骂,只得忍痛放弃。
而任显群最终卸任财政厅长,一边“金屋藏娇”,和顾正秋另立家庭,一边开业经营“群友律师事务所”。虽然没有和原配办理离婚手续,任显群却和顾正秋秘密结婚,两人出双入对,俨然正牌夫妇。
△顾正秋结婚照,她真是一个有福相的女子
据内情人披露,某天,蒋介石看到台湾《中央日报》刊登了任显群跟京剧演员顾正秋在张正芬(庾澄庆的妈妈)婚礼上的合影,大骂任:“不象话!”,觉得任显群对家庭不忠,无法再信赖他。
1955年4月10日,正春风得意的任显群因为“包庇匪谍”罪被捕。罪名的来源,是因为自己曾在1950年为一位族叔任方旭办理入境,并介绍他到台湾银行工作,而任方旭曾在中共机关工作。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在任显群的身陷囹吾事件中,蒋经国是否有直接或者间接的示意,但台湾各界都认为,蒋经国是因为任显群最终抱得美人归而大为光火。
在顾正秋的回忆录里,这件事的叙述非常暧昧不明,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个是结婚之前,有许多朋友劝告他们,为了任显群的政治前途,必须慎重考虑。另一个是任显群在狱中时,曾经以京剧戏码《审头刺汤》为暗语,“务采审头之势”。任显群要顾正秋学习剧中的女主角雪艳,后者为了替丈夫报仇,在成婚之夜刺杀了仇人汤勤。汤勤是谁?这里不言自明。
△顾正秋的《拾玉镯》剧照
而原本打算离婚的原配章筠倩,在听到任显群被捕的消息后,立刻放弃离婚,积极游说,四处营救任显群。
服刑两年九个月之后,在张群的求情下,任显群被假释出狱,当时交保有两个附带条件:不能在台北市区做生意,不能在公共场合露面。
任显群没有回到原配那里,而当时29岁的顾正秋也做出了决定,她放弃了正当红的京剧事业,陪着任显群来到台北金山农场创业,一代京剧名角、“台湾梅兰芳”种起了草莓。
△顾正秋和任显群在金山农场
整个台湾都错愕了。
曾经光彩四溢的一代名角,像她最常演的王宝钏那样,脱下华服钗环,换上粗布旧衣;舞台上行云流水的曼妙身姿,如今只在田埂可见。媒体无数次传说她要复出的消息,但她没有。铅华洗净,她无怨无悔地与爱人厮守。在她的纪念网站里,她和任显群在农场的照片,被取名为“黄金岁月”。
△任显群种草莓的报道
1978年,任显群因病去世。有一个说法是,任显群希望自己可以葬在金山农场,而顾正秋给他的回答是:“你先去,我会来陪你的。”
但最终,他选择了原配章筠倩,两人合葬于美国麻省某天主教教堂。
任显群辜负了顾正秋,也辜负了章筠倩。章筠倩为了保护任显群的形象,生前婉拒了所有媒体的访问,在很长时间里,大家都以为顾正秋是任显群的唯一妻子。任治平是章筠倩和任显群的小女儿,在口述出版《这一生——我的父亲任显群》里,写了许多大房子女被误会为顾正秋所出的细节:
读大一的时候,学校圣诞节要演戏,文学院的同学来找我(任治平)借唱京剧的戏服,我觉得莫名其妙,回家后把这件事当成趣闻,告诉父母亲,结果两人都没有说话。
记者打电话到我家,恭喜任家又多了一个孩子。接电话的是我(任治平)的大姐,她觉得莫名其妙:“你拨错电话了。”其实,那时候是顾正秋长子任和钧出生的日子。
章筠倩自己也碰到过这样的尴尬。顾正秋的长子任和钧曾经和新光创办人吴火狮争夺新竹玻璃厂,农历年喝春酒,章筠倩到吴家去吃家宴,吴听到“任显群太太”来了,特别向她敬酒:“任太太,我以前跟你先生是好友,你儿子跟我都是自己人,何必要斗?”章筠倩只好澄清说:“他是顾正秋的儿子,我不便过问。”
令人觉得讽刺的是,这件事里,明明最无辜的是两个女人,人们却最先宽恕那个犯错的男人。
△顾正秋说,自己如果不唱戏,大概会做个服装设计师。这张照片上的两件大衣,都是她自己设计的。上图的那件皮草,在来台的第一个月某日夜里,被歹徒抢走。
顾正秋的晚年生活,除了念佛,唯有京剧。1982年,上海京剧团赴港演出,由梅葆玖带团。顾正秋冒着“通匪”的罪名,悄悄地赴港观看,她不敢直面相认,托人转送给葆玥和葆玖一人一只手表,聊表心意。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还很惦念以自己的故事改编的京剧《休恋逝水》,剧名显然出自程派名剧《锁麟囊》,这是顾正秋常演的一出,开头一句是: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