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9|回复: 0

[哲史艺丛] 李舒:那些捐给戊戌六君子的钱,都被康有为拿去喝啤酒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6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些捐给戊戌六君子的钱,都被康有为拿去喝啤酒了 

 2016-09-09 李舒 山河小岁月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等人被五花大绑,囚车缓缓前行。


康广仁觉得大约是要就义了,大哭了起来,在刑部任官多年的刘光第深明刑部典故,安慰他说:“这是提审,不是去刑场,别哭!(此乃提审,非就刑,毋哭)”。根据清代法律,所有重案判罪者,须经刑部审理,三法司议结,最后由皇帝勾决。


这一制度,即使连最为峻烈的雍正都严格遵守。


然而当囚车从西门而出时,刘光第神色大变。按照刑部惯例,犯人自东门出则赦罪,出西门则杀头——他开始大骂:“未提审,未定罪,即杀头耶?何昏聩乃尔!”


负责监斩的是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刚毅,谭嗣同大叫刚毅的名字说“有话说”,刚毅故意走开。刘光第诘问“按照祖制,即使是盗贼,临刑呼冤,便应该复审”,刚毅回答:“我只不过奉命监刑,其他不知道。”刘光第始终不肯跪,直到杨锐说:“斐村跪跪,遵旨而已。”这才跪下,慷慨就义。


当“六君子”经历着人生最悲壮的最后一日时,“戊戌政变”中最为慈禧太后痛恨的康有为却在外国使馆的帮助下逃出生天。


他人生的分岔路口,乃在9月19日夜晚。



△康有为的密信


那时,康有为策划的政变已经完全失败,但他还是不愿意离开北京。因为他知道,这一离开,意味着完全出局了。翰林院侍读学士黄绍箕建议康有为改穿西装,直奔山东,不要经过天津,那里是荣禄的地盘。如果这个办法还不可靠,黄绍箕建议康有为改穿僧装,反向操作,直奔蒙古,然后再从那儿想办法。弟子们纷纷相劝康有为尽快离开,谭嗣同拔刀相逼,梁启超、康广仁等下跪恳求,康有为最后同意连夜逃出北京,留下诸位弟子在北京继续谋求怎样救皇上。


这一别,乃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六君子在菜市口受难的情况,康有为当时并不得知,他出逃时,心情居然还不错,居然在烟台还玩了玩本地风光,在海边捡了贝壳,买了六篓烟台苹果准备路上吃。在英国人的帮助下,康有为流亡日本。他伪造了光绪皇帝的密诏,成立了保皇会,收获了许多不明真相群众的捐款,目的是保卫光绪皇帝,光复大清王朝。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光绪皇帝指望不上康有为,连康有为自己也没指望自己。拿着群众捐款,康有为公私不分,他开公司、办实业、炒股、炒房,甚至还在墨西哥炒过一段时间地皮。1898年到1913年,康有为还开始了一场颇为奢侈的“豪华列国游”。



△流亡中的康有为


说豪华,一点不为过。住的是高级酒店,出行是马车和汽车,还经常雇佣译员(导游)、仆人和厨师。


他对德国可谓情有独钟,“九至柏林,四极其联邦,频贯穿其数十都邑”,游览莱茵河,称其风景妙丽,罕有其匹;访问参观克虏伯制造厂,赞德国工业制造精益求精,冠绝欧美;访问联邦议院,颇感政治清肃,秩序井然;他甚至觉得德国男人都“英武雄壮”,女人则“秀倩可嘉”……正所谓“一切以德为冠。德政治第一,武备第一,文学第一,警察第一,工商第一,道路、都邑、宫室第一。乃至相好第一,音乐第一。乃至全国山水之秀绿亦第一。”


一切都是德国好,所以德国啤酒也是世界第一。


在康有为的眼里,德国人简直把啤酒当成了饮料,“德国人人无有不饮啤酒者”,喝啤酒的杯子大得吓人,“其饮啤之玻杯奇大如碗,圆径三四寸,有高八寸而圆径二寸,初视骇人”。在到德国之前,康有为从不喝酒,说也奇怪,到了德国尝了啤酒,康有为从此“开戒”,每日必饮,连续半月后,再难释怀。“康圣人”最青眼有加的,是产自德国Kaiserdom(凯撒)酒厂的MUNCHENAL(慕尼黑)啤酒。



△我保证这不是啤酒的广告


这种被康有为翻译为“免恨”和“猫匿”的啤酒现在还能买到,我慕名喝过一次,确实是巴伐利亚风味的黑啤,颜色不算深,香倒很香,味道却不太好,是很单薄的那种味道。康有为却对此大为推崇,说:


“猫匿之啤酒名天下,吾饮欧美各国之啤酒矣,皆略有苦味,不宜于喉胃,惟猫匿之啤酒入喉如甘露,沁人心脾,别有趣味。”


他每到饭店,点的都是猫匿啤酒,“不一饮之则喉格格索然”。


从德国啤酒开始,这一喝,康有为对酒的喜爱开了头。于是,英国“尾士竭”(威士忌)、法国葡萄酒都进入了康有为的酒单。




有酒无肉可不行。他在斯德哥尔摩品尝海鲜,“多鱼虾异物,咸酸皆备,其价贱而品多,味亦新异,盖欧土所未见也”;在匈牙利吃生牛肉配酱;惊讶于比利时人“好食马猫狗肉”;对于法国美食也没有盲从,康有为抱怨法国菜虽然好吃,但是太贵,“一般饭店,三人一餐,一蒸双鱼,一白笋条,一鸡汤,一鸡与茶及红菩提酒,竟花费近百法郎”;他吃得最满意的国家是土耳其,“食品甚能调味,又能切碎,远过欧人,法、班、葡且不及,其他国无论也。其一切肉品并切粒片,且先下味,极类中国”。康有为在土耳其,每饭必加咖喱,牛羊鸡鸭、点心面食皆可口,看来,康南海的胃口确实很好,对咖喱都能够接受并喜欢,实在算得上是当时的美食家了。



△印度咖喱是最丰腴的那一种


虽然喜欢咖喱,康有为却十分讨厌在印度的游历生活,最痛苦就是找不到好吃的,“惟无酒楼食店,仅鸡卵羊肉,盖其王及士夫皆不出,惟市井首陀之贱族就食焉,故无美食也”。按照康有为的解释,印度的王公富人们极少在外就餐,而一般市井贱民又无力享乐,故遍游印度,难觅美食踪迹:“印人食无可取,惟糖物甚多。”


不过,这段在印度的痛苦岁月,却成就了一首文明海外的诗。这首诗出自康有为的女公子康同璧。1901年,康同壁18岁,在外文报纸上发现,父亲逗留在印度,于是决心去印度找爸爸。1902年春,她女扮男装,只一人出德胜门,经居庸关、大同,下潼关、兰州,入疆,翻葱岭、帕米尔,南下印度,惊动了英印报纸。梁启超赞曰“以19岁之妙龄弱质,凌数千里之苍涛瘴雾,真可谓虎父无犬子也。”康同璧终于见到了父亲,并陪着父亲游历印度,赋诗曰:


“舍卫山河历劫尘,历金环殿数三巡,若论女士西游者,我是支那第一人。”




这首诗的知名度,举一个例子便可证明。康同璧解放后接受了国家领导人接见,她一走进房间,就听见周恩来说:“‘第一人’来了!”毛、周等人趋步上前与她握手,态度十分恭敬。毛泽东一边握手,一边对老人翘起大拇指,朗诵道:“若论女士西游者,我是支那第一人”。


值得讨论的是“支那”这个词。在今天,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对中国的侮辱词语,其实,“支那”最早出现在汉译的印度佛经里面。《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说:“王又问曰:‘师从支那来,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到了清末民初,受东学西渐的影响,许多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中”“华”等称呼体现出了一种汉民族的傲慢与自大,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的先进思想有太多龃龉。故以开放和欢迎的态度使用“支那”作为中国的代称。


民国3年,孙中山写给时任日本首相大隈伯爵的密函中孙中山自称支那29次,对支政策1次,支那革命1次,支那国民2次,支那人1次,总计34次。梁启超也曾自称支那少年。


“支那”由中性词转向贬义,还是从日本开始。因为日本对于中国的态度转变,敏感的中国留学生渐渐从“支那”这两个词里读出了别样的情绪,所以郁达夫在《沉沦》里说:


”日本人都叫中国人作‘支那人’,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们骂人的‘贱贼’还更难听,如今在一个如花的少女前头,他不得不自认说:‘我是支那人了。’”


毛泽东对于康同璧的好印象,和康有为大有关系。他在东山学堂念书时,就接触到了康有为的著作,后来他对斯诺谈到这一段往事时说,《新民丛报》“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1949年,在他撰写《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时,谈到“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时候,还把康有为称作“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中的一个代表者。



△康有为在流亡中


康有为在西方找到真理了吗?


我们不知道,在他津津乐道于“猫匿啤酒”时,他最钟爱的弟子梁启超已经开始重新思考新的救国方案,他写了《保教非所以尊孔论》,这是梁启超第一次公开反对康有为,从此,师徒渐行渐远。这大概是“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戊戌六君子”们做梦也没想到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29 02:29 PM , Processed in 0.0565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