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5|回复: 0

[男女之间] 李舒:鲁迅的同居时代是如何开启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6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鲁迅的同居时代是如何开启的 

 2016-11-06 李舒 山河小岁月

你们天天在后台催老鲁的文章,开新书分享会见了我也要问:“老鲁写好了吗?”“怎么还没写好啊!”


老鲁很难写的好吗?


最近这半个月,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抄他刚到上海期间每一天的小食堂“家用菜谱”!!!!字辣么辣么小啊,简直要把人眼睛看瞎了,你们感受一下好了。



△鲁迅菜谱


芽菜炒肉丝蚝蒸蛋炖羊肉金针木耳蒸鸡红烧鳜鱼炒鸽春松豉汁排骨笋炖鸭子菜心炒叉烧洋山芋腊肉洋葱炒蛋千张炖肉鲑鱼干炖肉……


每一个菜我都抄下来了,抄完了有两点感慨:


第一,老鲁你是有多爱吃豆芽啊!!!!一个礼拜你能吃个六顿带豆芽的!!!豆芽炒虾豆芽炒肉丝豆芽炒牛肉丝豆芽肉松……


第二,真的很饿,好多我喜欢的菜,而且,我上个月才知道用鲑鱼干炖红烧肉能吃出鲍鱼味道,老鲁又一次走在我的前方。


这份资料原件收藏在鲁迅博物馆,是一本紫色封面的练习本,里面是普通的横条纹,像极了我们做作业的本子,记录者是许广平。


虽然没有写明年份,但我们通过考证可以推断,这是鲁迅和许广平刚刚来上海的头一年写下的,大约是1927年11月到1928年6月。


这一年非常关键,对于鲁迅和许广平来说。


因为,他们终于从地下情到公开恋爱关系,开始同居了。


离开广州的念头,大约是从1927年4月开始的。那时候,因为营救学生失败,鲁迅打算辞掉中山大学的教职,但是去哪里,他还没想好。


如果回北京,许广平就会有点难办,因为那里有朱安。


上海则不一样,三弟周建人在那里,在和二弟周作人决裂之后,他对三弟的关怀更甚。1926年到1927年,几乎每个月都有给周建人寄钱的记录。


1927年9月27日,鲁迅挽着许广平从广州动身,10月3日到达上海,一开始,他们住在共和旅馆里,大约那时候,鲁迅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定居上海。


10月8日,两人从共和旅馆搬入景云里23号,许广平记录,这时候的两人,还是觉得不会在上海住太久,所以就购买了“每人一床,一桌,二椅”。


wait!


不是同居了吗?



鲁迅、许广平与周建人(前左一)、孙伏园(后),1927年10月4日摄于上海。画面上每个人都各怀心事,只有许广平微笑着,憧憬新生活。


老鲁有点欲盖弥彰,他租了两层楼,自己住二楼,许广平住三楼,而且,二楼和三楼的床,都是单人床。


对外,老鲁对别人介绍许广平是——帮助鲁迅校对文稿的助手。过了没几年,延安那位与老鲁心心相印的伟人,也用“秘书”这个词来称呼自己的新爱人。


直男们的词汇库和想象力,感觉都差不多。


其实学生们早就心知肚明了,亲朋好友请客吃饭,鲁迅都带着许广平作陪,谁是傻子呢?可是,一直到了1928年7月,当在杭州工作的章川岛、许钦文邀请鲁迅、许广平前去杭州游玩时,鲁迅还装模作样地拦住人家许钦文:


钦文,你日里有事,尽管走开去做;可是夜里,一定要到这里来睡,直到我们回上海。


许钦文来到旅馆,发现老鲁放了三张床,许钦文睡中间那张床,他与许广平分睡两边。


妈呀,谁不知道你俩这次来是度蜜月的呢!!!!还搞这一出。


按章川岛的回忆:“许钦文曾戏言,鲁迅先生与景宋夫人这次来杭,像是度了蜜月。后来我才知道,鲁迅先生预备要来杭州玩几天,确是在和景宋夫人结婚时就约定了的,在我的记忆中,他们俩像这次在杭州这样的畅游,也是唯一的一次,确也像一个小型蜜月旅行。而且在鲁迅先生战斗劳苦的一生中,也只有这一次,居然匀出四天的时间来休息了一下。”


老鲁搞这一出,我有点小阴谋论,这个故事里先不讲,过两天再说。


但对于许广平来说,人家一个小姑娘,从来没有开展过两人生活,当然还是有很多梦想的——从“鲁迅先生”转为“小白象”,两个人的家庭生活即将开展,能不憧憬和期待吗?所以,她明显比老鲁要坦诚很多,对于这段假装分住在不同楼层的同居生活,她说


我们以为两性生活,是除当事人之外,没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缚,……不必要有任何的俗套。我们不是一切的旧礼教都要打破吗?


所以,在这本紫色封面的练习本里,一开始,许广平记录了八个菜的菜谱。我想,她当时是打算自己烧饭,做一个下得厨房的好“乖姑”(鲁迅对她的昵称的)的。



△许广平


但很快,她发现,鲁迅并不打算开伙。为什么呢?因为要开伙仓,就要买各种锅碗瓢盆,装修过厨房的我想要告诉你,那是相当复杂的。而鲁迅这时候,并没有想好未来的生活方向,况且,当时周建人在商务印书馆工作,如果自己开伙,肯定还要烧周建人的饭,这个工作量是相当巨大的。


于是,鲁迅和许广平决定加入上海当时最流行的吃饭形式——包饭作。


所谓包饭作,类似于今天的盒饭。当时,上海绝大多数的商店、工厂和部分家庭都采用了向包饭作订餐的方法。这些包饭作是没有店面的,做的是包饭生意,每天做好了去送到各处。


许广平耐心地记录鲁迅每日的午餐和晚餐,不仅菜式,连某些菜的配菜,也写得仔仔细细,比如:


芽菜炒肉丝(附豆干一块,芹菜少许)

蒸鸡(附金针木耳冬菇)

蒸藕饼(冬菇、虾米、腊肉)

罗汉斋(粉丝、木耳、金针、甜竹、白果、津菜、发菜、冬菇)

……


除了配菜,还有每顿饭的钱数。许广平用▲表示“角”,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每顿三个菜,两角五分。到十一月二十号,改为每顿四个菜,四角钱。这样吃了一周,又改为每顿三个菜。之后数月,基本保持,不是三碗菜,就是四碗菜,绝不多加。


根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在1927-1936年间,上海的米价每斤六角四分,猪肉每斤两角,白糖每斤一角,活鸡三角七分,茶叶每斤两角三分,而当时的普通教员每月工资在一百到两百元左右。


老鲁当时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版税、稿酬和编辑费生活。这期间,鲁迅的月收入国币至少在五百元以上。




所以,按照老鲁的收入水平,吃包饭当然算是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了。但是,当时的包饭,从菜式来看,还是颇为丰富的。鲁迅和许广平的包饭,大多是上海和广州风味,比如十二月六日午饭和晚饭都吃了的“塌棵菜”,就是典型的江南菜式。塌棵菜又名“塔菜”,是江南冬日至春节颇受欢迎的青菜,清炒可,加冬笋可,加咸肉也可,烧年糕都可以,但关键是下猪油,油多一点,菜更甜


而免治牛肉则类似于西餐,免治从英文mince meat而出,其实就是牛肉末。菜谱里,炒鸽松也经常出现,许广平还专门备注“附生菜”,这当然是粤菜了,炒鸽松,顾名思义,就是将鸽肉煸炒至如肉松一般。这是一道吃功夫的菜,粤食名宿陈梦因就曾撰文公开批判一位“仁姊”的炒鸽松“名不副实”。用生菜包鸽松食用,也是广东特色,这道菜在当时颇为流行,唐鲁孙将其称为“广东餐馆不可或缺的名菜”。



△窩蛋免治牛肉饭


老鲁的包饭菜谱里,也狠吃了几次霉干菜,这是他家乡的菜肴,恐怕他再熟悉不过。所以,九斤老太在《风波》里,女人们吃的“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霉干菜的妙处在于醇厚之味,和肥肉一起蒸,味道鲜浓甜香。我外婆以前做霉干菜炖肉,我都是偷偷只吃霉干菜下饭,铺在米饭上,任由浓油赤酱浸染米饭,然后大口吃下,是最开心的时刻。


吃包饭虽然方便,但也有很多麻烦,要知道,老鲁也是半个美食家,对新生活有期待的许广平,也不想让包饭的局面继续下去,毕竟,她希望做一个更像样的女主人。于是,她向鲁迅建议,可以开始烧饭了,理由也是现成的,吃包饭,基本上都要和周建人的同事一起,难免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既然要照顾周建人,不如开始烧饭,让周建人一家和自己一起吃饭。鲁迅便向周建人建议,两家一起吃饭,不要再包饭了。那时候,周建人已经和王蕴茹公开同居,打算甩掉在北京的羽太芳子(羽太信子的妹妹),对于这个建议,周建人也觉得很好,于是拜托王蕴茹的一位亲戚采买了柴米油盐和锅碗瓢盆,就在二十三号的一楼开伙。




这本包饭账的最后一日,是1928年的6月1日,这一天的午饭,吃的是“黄鱼、金针木耳肉片和菠菜”,而晚饭则是“咸菜炖肉、虾膏烧肉和苋菜”。 苋菜是时鲜菜,张爱玲的笔下写过,“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不知道那一天晚上,捧着饭碗的许广平,看着乌油油把肥蒜瓣染成浅粉红的苋菜,想着即将开始的全新“煮夫”生活,心里是怎样的喜悦和憧憬。


几年过去,许广平已经从天天记包饭账的小秘书,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师母,在萧红的回忆里,许广平已经成了厨神:“来了客人,许先生没有不下厨房的,菜食很丰富,鱼,肉……都是用大碗装着,起码四五碗,多则七八碗。可是平常就只三碗菜: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笋炒咸菜,再一碗黄花鱼。”


我们的老鲁,爱吃三碗菜,连口味,也和包饭时期差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4 05:06 PM , Processed in 0.0856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