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8|回复: 0

[军事] 《讲武堂》第260期:YLC-20反隐雷达专克隐身飞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3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YLC-20反隐雷达专克隐身飞机

YLC-20反隐雷达专克隐身飞机

YLC-20双站侧向无源探测系统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产品,它又被称为双站无源测向和定位雷达,它使用测向和时差定位技术,用于进行目标监视、定位和识别。

腾讯讲武堂独家观察 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在珠海举办,本届航展上展出了多种雷达系统,其中包括YLC-20双站测向无源探测系统、YLC-2V机动式三坐标警戒雷达和YLC-8B三坐标警戒引导雷达等装备。它们并非首次露面面,但其中最古老的YLC-20却一直是关注的热点。

无所不通无所不能的YLC-20雷达

YLC-20双站侧向无源探测系统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产品,它又被称为双站无源测向和定位雷达,它使用测向和时差定位技术,用于进行目标监视、定位和识别。2006年YLC-20雷达首次公开露面,从介绍上看它是一种典型的无源被动探测器,设计上类似捷克的维拉(VERA)被动监视系统。在很多资料里,维拉被视为隐身飞机的克星,而“山寨”的YLC-20,也成为隐身飞机的杀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还研制了类似的DWL002型被动探测雷达,也被视为反隐身飞机的利器。

根据介绍YLC-20雷达的监听频率范围为0.38~12GHz,它可以对装有雷达的所有空中目标,不论是战斗机、预警机还是无人机进行监视,它还可以用于监视各种地面海面雷达如陆基预警雷达、防空雷达、火控雷达等,它还能定位辐射信号的各种通信设备。通过利用对流层散射特征,YLC-20甚至实现了超视距的监视能力。它无需辐射电磁波,不会被敌方电子侦察手段定位,反辐射导弹对它也鞭长莫及。它还具有快速转移能力,整个系统安装在车辆上,可在一个小时能完成系统驾撤。根据某些说法,维拉无源雷达做到了极高的定向定位精度,想来出现晚了十多年的YLC-20也不会更差,这样看来YLC-20这样的无源 实在神通广大,可以说无所不通无所不能。既然如此,为什么无源雷达没有迅速普及呢?

YLC-20反隐雷达专克隐身飞机

YLC-20雷达的监听频率范围为0.38~12GHz,它可以对装有雷达的所有空中目标,不论是战斗机、预警机还是无人机进行监视。

为何无源雷达没有迅速普及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无论是维拉还是YLC-20无源雷达,它们的宣传说的固然是真话,但是只是一部分真话,而不是全部的真话。首先我们看YLC-20等无源雷达的探测原理,它们使用的就是测向和时差定位技术,测向很可能是使用信号到达角(AOA)技术,而时差定位就是抵达时间差(TDOA)定位法。AOA测向技术通过至少两个不同位置的指向性天线测量信号源到达方向,再利用三角测量或其他方法计算信号源的位置。TDOA定位技术,就是测量一个信号源到达不同接收站的时间差即距离差,再根据精确的接收站距离,确定信号源的位置。这种定位思路其实早已司空见惯,美国的“白云”系列海洋监视卫星和我国的遥感九号卫星,都使用了TDOA定位方法测定海面舰艇的位置,第三代“白云”使用两颗卫星,应该是使用了更简单的AOA方法取而代之,不过电子技术尤其是处理技术的进步,AOA也可以实现足够高的定位精度而已。

凭借电子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YLC-20雷达在处理能力上肯定有很大进步,比如部分资料就指出维拉、YLC-20和DWL002具备提取不同信号“指纹”的能力,也就是可以根据同型号雷达制造维护的细微不同,区分出不同的发射机,这要比早期无源监听设备只能分析信号脉冲宽度、间隔和重复频率等特征要先进得多。尽管如此,这些无源雷达仍然有很大缺陷,飞机上的火控雷达一般是X波段,部分武装直升机还使用了频率更高的Ku甚至Ka波段雷达,这些火控雷达的发射波束极为狭窄,而且一般是低旁瓣雷达。换句话说,即使在十分理想的条件下,YLC-20雷达相距较远的两个接收站接收到同一部火控雷达信号的可能性都不大,而如果两个接收站相距太近,时差和角度差测距定向的精度就要大受影响,无法实现宣传中提到的高精度。至于现代普遍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使用先进的射频管理系统,不仅具备扫描速度快的特点,而且瞬时峰值功率低,还具有频率捷变和超低旁瓣等特点,就更难以被这些无源雷达可靠的截获确认了。

专克隐身飞机的YLC-20雷达

一度被神话的“维拉”无源雷达。

简而言之,YLC-20很难通过分析雷达信号高精度的定位隐身飞机,它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能双站同时接收到隐身飞机的信号并确认截获,无法保持持续稳定的跟踪。不过对于其他射频设备,特别功率也较大同时方向性较差的信号如敌我识别信号(IFF),战术空中导航系统(Tacan)信号和全向发射的数据链如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信号,倒是可以实现稳定的跟踪和识别。

美国空军为了隐身能力,放弃广播模式的JTIDS/Link16,发展更为先进和隐蔽的MADL数据链。MADL使用相控阵定向Ku波束,使用猝发模式,具备低可截获和高抗干扰能力,而且是点对点的锁链传输模式,是B-2、F-22和F-35等隐身飞机的首选。从这个角度看,YLC-20等无源探测系统还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更重要的是,其不仅可以探测隐身飞机,YLC-20无源探测系统可以对大量非隐身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监视,成为YLC-2V机动式三坐标警戒雷达和YLC-8B三坐标警戒引导雷达的有益补充。(文/张雪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9 01:42 PM , Processed in 0.0722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