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6|回复: 0

[军事] 《讲武堂》第302期:IS已成独狼式恐怖袭击激励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7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8-7 11:02 AM 编辑

IS已成独狼式恐怖袭击激励源

腾讯网·军事频道2015-01-08 14:51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恐怖分子在血洗《查理周刊》总部后,又到大街上朝警车开枪。

1月7日,巴黎发生了一起举世震惊的枪击案,携带AK-47自动步枪、火箭筒的枪手闯入《查理周刊》杂志总部,打死了12人。这次法国当局终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将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起发生在万里之外的恐怖袭击?不妨先看看以下几点核心事实:

一 袭击者是谁?

法国籍穆斯林,曾前往叙利亚

袭击者有3人,分别为34的萨义德、32岁的谢里夫和18岁的穆哈德,其中萨义德、谢里夫持枪行凶,穆哈德负责望风。

萨义德和谢里夫是兄弟,两人是阿尔及利亚裔法国人,出身在巴黎,两人去年夏天刚从叙利亚返回法国。谢里夫被指为伊拉克基地组织在巴黎分支机构的成员,2008年曾因涉嫌恐怖活动被判刑。

也就是说,发起恐怖袭击的是法国本地的激进穆斯林,他们很可能曾在叙利亚为IS作战。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嫌犯谢里夫,他是阿尔及利亚裔法国人。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嫌犯萨义德,他与谢里夫是兄弟。

二 法国现在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穆斯林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家,巴黎更是世界时尚之都。

在政治方面,很多人认为法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欧洲强国,是白人的基督教国家。这种是过时的认识了,二战结束后,法国社会转向多元化,强调平等、包容,接纳了大量来自前殖民地的移民,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的穆斯林。现在法国穆斯林人口有600多万,占总人口的10%,是穆斯林人口比例最高的西方国家。

二战后的法国一直是西方左翼思潮的发源地,自由、平等、包容无出其右。但随着穆斯林人口增多,伊斯兰文化与法国传统文化的摩擦,也让法国国内面临着分裂危机。

其中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10年法国通过罩袍禁令,禁止人们在公共场所穿戴会遮住整张脸的头巾、面纱和罩袍,例如只露双眼的"尼卡布"(niqab)罩袍和连双眼都不露的"布卡"(burqa)罩袍。虽然禁令中没有任何字眼针对穆斯林妇女,但仍然引发了不小的抗议浪潮。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2010年法国通过罩袍禁令,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抗议。

三 遇袭的《查理周刊》是什么杂志?

遇害主编此前已多次接到死亡威胁

三名袭击者的目标是《查理周刊》,他们手持AK-47自动步枪和火箭筒闯入了《查理周刊》位于巴黎的总部。袭击者在入屋枪杀包括《查理周刊》主编在内的10名编辑、漫画家后,又在大街上与赶来的警察交火,打死了2名警察。

《查理周刊》是法国一本著名的漫画讽刺性杂志,其内容常常涉及各党派及宗教领域冲突的内容,被认为是"极左翼"的杂志。

《查理周刊》曾多次刊登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引发了巴黎大清真寺和法国伊斯兰组织联盟的抗议,《查理周刊》总部也因此在2011年遭到过炸弹袭击。

在此次袭击中丧生的《查理周刊》主编斯特凡·沙博尼耶其实早已多次收到死亡威胁,巴黎警方为此派了一名警察去保护他,而这名警察也在袭击中牺牲。

虽然《查理周刊》常常被指挑起争议,但斯特凡表示,"漫画从来没有杀过一个人"。

他还声称,"我不怕报复,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活。"这位勇敢的主编终年47岁。

"他们是一群为自己国家传统和自由而骄傲的人。"袭击发生后,一位遇难漫画家的朋友如是说。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我不怕报复,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活。"——已故《查理周刊》主编斯特凡·沙博尼耶

四 此次袭击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2014年西方国家遭遇了连绵不绝的恐怖袭击

自去年以来,西方多个国家遭到了连绵不绝的袭击。2014年5月,比利时发生了犹太博物馆血案,3人死亡1人受伤;2014年10月,加拿大多名军人遭到袭击,2人死亡2人受伤;2014年12月,澳大利亚悉尼发生咖啡馆劫持人质事件,3人死亡2人受伤。2014年12月,法国也发生了两起造成多名警民受伤的袭击。

尽管有人不愿将这些袭击视为恐怖主义袭击,但这些袭击中的行凶者都是思想激进的穆斯林。

2014年8月,英国将恐怖主义威胁提高至"严重",这在英国设定的恐怖主义威胁等级中是第二高等级,涵义是"极有可能遭受恐怖袭击"。

法国官员也一直表示,法国遭遇恐怖袭击的风险在不断上升,去年以来还挫败了数起预谋中的袭击,但惨案还是发生了。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2014年5月,恐怖分子手持AK-47在比利时犹太博物馆行凶,但当时并未引起过多关注。

五 此次袭击与IS有无联系?

IS曾呼吁法国人在本土发动袭击

此次袭击中的枪手萨义德、谢里夫去年夏天刚从叙利亚返回,他们很可能曾在叙利亚为IS(伊斯兰国)作战。

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萨义德、谢里夫袭击《查理周刊》与IS有直接联系。但IS在2014年11月曾发布短片,片中3名法籍恐怖分子呼吁法国穆斯林参与"圣战",或在本土发动袭击,甚至呼吁在饮用水和食物中投毒。

不仅仅法国,IS还多次呼吁对其它西方国家的穆斯林在本国发动袭击。

IS对"独狼"式恐怖袭击的激励

在巴黎此次恐怖袭击事件中,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萨义德、谢里夫的冷血,以及对武器使用的熟练专业。加上他们刚从叙利亚返回不久,于是猜测此次袭击可能受到IS的指使。

这种看法显然对伊斯兰极端恐怖分子的极端思想缺乏了解。

在极端分子眼里,一切世俗社会都是敌人,都是美国和以色列大小"魔鬼"的帮凶,要解放穆斯林,必须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发动袭击,诱使对手开辟战场报复杀人,制造新的伤亡和仇恨,培养更多恐怖分子,再发起更多进攻,直到让西方世界、俄罗斯、中国等像罗马帝国般竭血衰亡。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IS在叙土边境升起黑旗,IS刺激了各国“独狼”式恐怖袭击的发生。

有了这种思想,不需要直接的指示,只要IS在叙利亚、伊拉克屹立不动,对极端分子就是莫大的精神激励。所以IS不用花力气去组织,他们只要在网上发出公开呼吁,西方社会里的伊斯兰极端分子就会积极行动起来,2014年西方国家频繁发生的小型暴力袭击就是明证。

根据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和平指数报告》,从2012年起,西欧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就明显呈现上升趋势,比2011年升高大约10%。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受叙利亚内战鼓舞的"独狼"式恐怖袭击开始频繁发生。

萨义德、谢里夫曾去过叙利亚,他们可能在那里获得了战斗经验,也可能从叙利亚偷运回AK47自动步枪和火箭筒,这让他们成为了两条更凶恶的"独狼"。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警车挡风玻璃的弹孔散步非常密集,看来枪手采取了多次2-3发点射,而AK-47是没有点射控制机构的,这表明枪手熟悉枪械使用。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警察负伤倒地后,恐怖分子再走近补枪射杀,这足见其凶残。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袭击现场的弹孔,据目击者称,恐怖分子行凶时非常节省子弹,都是准确瞄准后进行致命射击。

袭击《查理周刊》是对全人类的挑战

对于此次恐怖袭击,有人说《查理周刊》多次嘲讽伊斯兰教,所以引来了杀身之祸。

但要知道《查理周刊》的讽刺漫画无所不包,总统奥朗德、前总统萨科齐等公众人物都曾是他们的讽刺对象。伊斯兰教之外,《查理周刊》也嘲讽过基督教的修女和教皇。长期以来,《查理周刊》官司不断,还曾多次被禁、停刊,它的发行量并不大,能存活至今,依赖的是自由、平等、包容的价值。

也正是法国社会的自由、平等、包容接纳了众多来自北非穆斯林国家的移民。

现在极端分子萨义德、谢里夫袭击《查理周刊》,他们未料到、也不可能有所认识的是,袭击《查理周刊》其实是对绝大多数人自由、平等、包容价值观的挑战,是对人类文明的暴力恐吓。

信仰、文化上的冲突可以争论、磨合,但极端暴力决不能容忍。(文/杜松涛)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查理周刊》也曾刊登讽刺基督教教皇、梵蒂冈卫队的漫画。

不仅巴黎,这是在挑战全人类

美国《纽约客》杂志对《查理周刊》遇袭的漫画回应:“请享受下面这张在文化、种族、宗教和政治上都绝对正确的漫画插图,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31 06:24 PM , Processed in 0.0468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