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闾丘露薇
2014年,泰国再一次发生军事政变,我在曼谷采访。街头有很多抗议的民众,他们主要分成两类:红衫军,也就是他信和英拉的支持者,以及一些反对军政府的年轻大学生和知识分子。我和后者当中的一些聊过,对他们来说,英拉也好,之前的他信也好,他们的政府并不理想,但是毕竟他们是民选出来的领导人,这些人希望看到自己的国家沿着宪政和民主的道路发展,而不是倒退,这是他们选择站出来的理由。
直到现在,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在社交网站上非常地活跃,抗议军政府。不少人被请去了政府的“Education camp”(教育营),接受再教育,并且被要求签署保证书;有些人则被禁止出境,也有的被羁押。他们本来不算多数,在重重打压之下,这样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当地时间2014年5月26日,泰国曼谷,反军事政变示威者举行集会。CFP供图
在埃及也有同样的这些人,他们并不支持穆尔西政府,但是他们更加不愿意看到军政府执政。他们在穆尔西执政的时候是批评者,现在依然是批评者,于是他们总是被视为不被当局欢迎的人,一些人更是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国家。
Foreign Affairs 上有一篇文章,指出过去65年,全球的军事政变大约500起,而每年发生的频率,从50年代的平均13起,下降到现在的低于4起,成功率也从50年代的五五开,下降到现在的低于四分之一。作者认为,这里面的原因是多种的,包括因为国际援助,穷国国民收入提高,军队和民众的关系普遍性改善。当然,还有国际社会共同认定的国际规则的改变,军事政变被视为破坏民主进程,以及法治的行为。
土耳其的这场军事政变,除了军方内部的分歧,走上街头的土耳其民众至关重要。这些人里面,自然有不少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支持者,但是也不乏和泰国以及埃及的那些反对者一样的人。他们是埃尔多安政府的反对者、批评者,但他们更不希望自己国家的民主进程被军事政变所劫持。也因为这样,联合国也好,其他国家也好,会谴责军事政变,表态支持民选政府。
但是很可惜,土耳其的民主进程会被埃尔多安所劫持。历史的经验显示,在经历了未遂的军事政变之后,执政者会进一步走向威权统治。对于一直被批评打压自由的埃尔多安来说,这次事件,会给他更多的理由进一步打击土耳其的公民社会。
有分析认为,埃尔多安不是普京,尽管他很想成为普京,他在国内的支持度远远没有普京那样高,加上土耳其的体制设计,他没有能力推动改宪,从而加大总统的权力。但是这样的判断也许过于乐观。在土耳其,法院有着一定的制约性,这也就是在过去这些年,被政府起诉的记者、反对派,往往能够在法庭审判上获得胜诉,也使得不少法官们成为埃尔多安政府的不合作者。这次军事政变之后的一系列抓捕行动,媒体用了“purge”(大清洗)这个字眼,理由就是埃尔多安在利用这次事件清洗掉反对者,而不仅仅是参与者。
这样的做法并不让人陌生,一旦有危机发生,不管是应对未遂的政变,还是反恐,或者其他,都可以成为清除对手冠冕堂皇的理由。欧盟坚持,如果土耳其恢复死刑就中断加入欧盟的谈判,在目前这个时刻,正是担心死刑会被滥用。
理论上来讲,既然是民选出来的,那么假如走向威权,可以用选票把这样的领导人选下去,阻止他这样做。只是现实中的世界并不是这样简单。反对派生长空间和影响力有限,媒体缺乏平衡报道,大多数民众会被危机气氛影响,从而更愿意选择一个他们相信可以让国家更加稳定和安全的强人。但这往往又会是一个恶性循环:选举路线走不通,抗议被压制,于是,一些人会彻底放弃希望,而一些坚定地想要改变的人和团体会放弃走议会选举路线和非暴力抗议的想法。当然,也有可能,是民众最终愿意用选票冒一次险,改变现状。
【作者简介】
闾丘露薇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著名记者、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