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飞屋环游记系列
2016春节长假连载
图·文︱刘德科
壹︱First
当你登上西班牙台阶,总有人会告诉你,这是奥黛丽·赫本吃冰激凌的地方,在电影《罗马假日》里。
当你像赫本那样,面朝台阶下的破船喷泉时,很少人会告诉你,左手边的那幢房子里,曾经住过一个叫做“约翰·济慈”的天才。
可惜,他不到26岁,就英年早逝了。但是,在诸多版本的英国作家排行榜上,莎士比亚排第一,济慈排第二。
中国的文学教科书在介绍济慈时,通常会画蛇添足地加上一句:与雪莱、拜伦齐名的英国浪漫派诗人。
没办法,我们是“讲政治”的国度:拜伦曾投身革命,雪莱更是被马克思谬赞为“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济慈太年轻,来不及发表任何政论就香消玉殒了。但就诗歌成就而言,济慈远在雪莱与拜伦之上。
1821年,济慈死在了罗马,就在西班牙台阶旁的那幢房子里。他从伦敦远渡重洋来到罗马,只因那个时代的医生深信——罗马的气候可以治愈肺结核病。
破船喷泉,西班牙台阶,济慈博物馆
贰︱Second
来到罗马之前,济慈租住在伦敦,并且爱上了房东的女儿。
在他们相恋的十八个月时间里,济慈写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那些诗篇。
肺结核打搅了他们的恋爱时光。在一个初春的雨夜,他开始咳血,从此不让她再靠近。
他每天坐在窗前,看着她在院子里修剪花枝。他每天给她写信,尽管她就住在同一幢房子的隔壁房间。
到秋天的时候,医生建议他必须住到气候温暖的罗马去。临行前,他们相互交换了一束头发。这对年轻的恋人并不知道,来年春天,死亡就会把他们俩分开。
不断咳血的济慈,曾在西班牙台阶旁的那幢房子里,暗自窃语:“我能够忍受死亡,但我不能忍受离开她……”
死亡的消息传回伦敦,她悲痛欲绝。那年,她只有19岁。多年以后,虽然她嫁给了别人,但直到去世,她都没有摘下当初济慈求婚时送的戒指。
济慈写给她的那些情书,已经永世长存。济慈写给她的那首《明亮的星》,不断出现在许多国家的英语文学教科书里,甚至被拍成了一部电影:“我只愿坚定不移地以头枕在爱人酥软的胸脯上,永远感到它舒缓地降落、升起;而醒来,心里充满甜蜜的激荡,不断,不断听着她细腻的呼吸,就这样活着——或昏迷地死去。”
《济慈诗选》,屠岸译
叁︱Third
济慈被葬在了罗马。临终前,他给自己写了简短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位名字用水写成的人(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
当你在罗马街头看到名为“written in water”的餐厅或旅馆时,你要知道,那是人们在怀念一个叫做“约翰·济慈”的天才诗人。
济慈认为自己的诗歌并没有给这世界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墓志铭中用了“名字用水写成”。
他大概不知道,现在,他的诗歌已经可以与地球共存亡。就连他的恋人的名字,芳妮·布劳恩,也因为他的诗歌而传世。
在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太多人留下了太多事物。斗兽场的斜阳依然刺眼,圣彼得大教堂的钟声犹在耳畔,特雷维喷泉还在接纳古今中外的硬币……你甚至来不及在这里听说济慈的故事。
那么,我们这一生能留下些什么?如果你一定要问自己这个问题,那么罗马无疑是最佳场地。
在济慈辞世一百多年后,奥黛丽·赫本在西班牙台阶上留下了她的不老容颜。
几百年前,中世纪雕塑家彼得·贝尼尼在西班牙台阶下,留下了破船喷泉。
一年前,一群荷兰球迷在西班牙台阶下,用几只烂醉的啤酒瓶,在破船喷泉上留下了几处细小的缺口。这是几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在罗马,哪怕是发一次酒疯,也可能永恒。
西班牙台阶附近的披萨店
肆︱Fourth
那一年,我在罗马,从西班牙台阶上走下来,没有人告诉我,左手边的那幢房子,曾经住着我读了二十几年的约翰·济慈。
我也没有发现,在西班牙台阶下的左侧墙壁上,竟然还刻着一行字:1821年诗人济慈于此辞世。
我时常幻想,如果时间可以交错的话,济慈只需要打开靠东面的窗户,就可以看见奥黛丽·赫本正坐在西班牙台阶,正津津有味地吃她的冰激凌。
我们这一生能到底能留下些什么?或许,我们只需要记得:赫本在台阶上,济慈在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