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31|回复: 7

阿毗達摩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9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charity.idv.tw/ap/ap.htm

前 言

作者/瑪欣德尊者

繁體文編者/喬正一

    什麼是阿毗達摩?

    阿毗達摩是分析物質的本質和元素的一門學問。

    阿毗達摩(論藏)是收錄在經藏中佛陀教義的濃縮。經藏中展示了對治「苦」的學識,使我們心靈得到訓練和發展。這種學識領導我們過著平穩、被尊重、不受傷害和神聖的生活,從學習佛法中,我們能明確的瞭解和規範我們的日常生活。在經藏中存在很多特殊名詞,這些特殊名詞需要通過詮釋,才能令人瞭解它的科學性。在經藏中要瞭解的是一般的「法」,而在阿毗達摩中要瞭解的是絕對的「究竟法」。對阿毗達摩的詮釋,就好像科學家在詮釋科學名詞一樣。

    只有在阿毗達摩裡,充分的解釋了人類如何因自己的心念或外界的誘惑而締造「善業」或「惡業」。阿毗達摩清楚的分析了四大元素的本質與特性,這些都能在經藏中找到,阿毗達摩只是經藏的濃縮。

    通過經藏瞭解佛法所獲得的知識,就好像在學習病理學,所獲得的知識,只能治療某些疾病。而一位合格的醫生,如果擁有全面的知識。這種特殊的知識,將能更廣泛的分析病因,和治療疾病。這種特殊的知識,令他處於更方便的位置,更有效地執行他作為醫生的任務。同樣的,一個人通過學習阿毗達摩,將能更瞭解心的本性和心理分析的能力,他將不再犯錯並發展了對治各種邪惡的力量。

    阿毗達摩指示了正確的信念和其它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如:「我」、「你」、「人」和「世界」等等。這些概念都是因為不瞭解事物真正存在的真相。這些概念無法反映真正的歡愉、永恆或不永恆的因素,以及瞭解一切有生命或無生命物體的元素或動力的真相。阿毗達摩指示了絕對的「究竟法」,讓你瞭解人類或其它生物,這種對人類本質的分析,遠遠的超過從其它方面而獲得的學識。

    阿毗達摩顯示了「究竟法」(paramattha dhamma)的真相,它共分為四類:

一、心法(Citta):思想或意識,與知識或經驗類似。心法是意識的瞬息境界。

二、心所法(Cetasa):心所法是心法的衍生。

三、色法(Rūpa):物質的物理現象。

四、涅槃法(Nibbàna):一種無法以語言解說的最高境界。心法、心所法和色法因條件而存在(緣起法)。如果失去存在的條件,它們就自動的消失,因此它們也屬於無常法。而涅槃法是非緣起法,它不因外在的條件而存在,它不曾升起也未曾落下。這四種法,通過我們所給予的名詞解釋,對它們有了一定的瞭解。除了這四種法以外的一切,包括或不包括我們自己?過去、現在和未來?粗或細?低或高?遠或近?這一切都不是我們要究竟的真相。

    心法、心所法和涅槃法,也稱為「名法」(Nāma)。涅槃法是「非因緣名法」,心法和心所法是「因緣名法」。這兩種「名法」和「色法」構成了我們的物質社會,包括人類在內。「名法」與「色法」在阿毗達摩內分析得很清楚。就連「生」和「死」也一樣分析的很清楚。在阿毗達摩裡清楚的標明如何對佛法生起信念和瞭解行法,這讓我們更接近解放自己的道路。阿毗達摩引導我們和這個世界的不是一般的思想而是絕對的真理。

    在阿毗達摩所顯現的真理,無法在東方或西方的學術論著中找到。意識從分析被分類,並根據重點而下了定義,各種意識都被清楚的理解了,意識就像流動著的清流,這是威廉.占士的看法,他是一位對阿毗達摩有清晰認識的西方學者。一位認真認識阿毗達摩的人,完全理解到沒有靈魂的存在(Anatta)。這點在學術立場是非常重要的。

    阿毗達摩解說了這世間生死輪回的定律,支持了業力導致輪回的說法。為各種心法下了廣泛和詳細的定義,比如物質的本性、形態和因素,名與色(心和物)的關係等等。

    《阿毗達摩.攝義論》(Abhdhammattha Sangaha)裡,解說了緣起法。這是一種獨特的見解,無法在世間其它的學說中找到類似的見解,因為這是經過分析後而發展的學說。阿毗達摩並不是為膚淺或浮誇的讀者而設立的。

    從哪一點可以看到阿毗達摩和現代心理學的異同?現代心理學受了一定範圍的限制,而阿毗達摩卻通過各種心理境界說明了各種心識,最大的不同是阿毗達摩不接受靈力或靈魂的概念。

    阿毗達摩對心識本性的分析,並沒有透過其它管道。阿毗達摩沒有現代心理學的成分,也沒有心的原動力或心的波動(Jaana Citta)存在。

    著名的心理學家各拉漢 .豪威,在他的著作《無形的軀體》中提到:「就如心理學的先驅人物 G.H.佐安一樣,很多心理學家發現他們更接近佛陀,學習一點佛法有助於讓他們理解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那遙遠和沒有所謂現代心理學的年代,所提出的現代心理學問題和解決方案。這充分的證實了古代東方人的智慧。」

    有些學者認為阿毗達摩並非佛陀的言教。但是,它確實是因為詮釋佛陀的教義後,所發展而形成的。這些詮釋都是由當時一些高僧主持的。因此,在傳統把它當作佛陀教義的一部分。

    根據一些論著的記載,佛陀的母親死後往生天界,佛陀曾經在天界三個月,為母親及其他天人講述阿毗達摩。主要的講題 (mata)是善法 (usala dhamma)和不善 法(ausala dhamma),過後,佛陀向舍利弗(Sarputta)尊者重覆的論述了這些「法」,後來這些法被記錄成六部經論。

    從古至今,一直在爭論阿毗達摩是否佛陀親口言教。但是這些爭論也只引起一些學院派學者的興趣。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阿毗達摩的內涵。阿毗達摩是覺悟的根源,是佛陀所教誨的。所以阿毗達摩的內容,都可以在經藏中找到,這些都是在佛陀以前無法見到的論說,但是,有些人卻宣稱阿毗達摩並非佛說,阿毗達摩也沒有必要重覆經典的論說,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邪說。

    根據上座部的傳統,阿毗達摩的精神、思想和整體都契合佛陀的教義,雖然這些詮釋和論述可能是出自後來的佛陀弟子之手。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和它對我們個人的提升。佛陀應用阿毗達摩的知識,解決了許多心理、生理和哲學的問題。爭論於佛陀是否曾經親口講述阿毗達摩,對我們理解真理並無幫助。

    另一個問題是:阿毗達摩的實質是否 是佛法的修行?這問題見仁見智,要看個人對修行的理解,有些人的悟性高,心靈和個性都獲得充分的發展,各種心識都能得到平衡。而有些人的修行是基於怖畏心,有些人是為了獲得神通。阿毗達摩有助於那些想深入和清晰的瞭解佛法的人。它護持那些發展內觀禪定的人,使他們理解無常、苦和無我。阿毗達摩並非只對禪定的修行者有益,它一樣的有助於世間忙於日常事務的人群。我們通過學習阿毗達摩而對究竟法有所瞭解,因此而獲得利益。阿毗達摩對理解和教導佛法也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對一些佛學專門知識或專有名詞的瞭解,如:「法(Dhamma)、業(kamma)、輪回(Samsara)、行(Sanhara)、十二因緣(Patcca Samuppada)和涅槃(Nibbàna)等等,唯有通過阿毗達摩才能獲得正確的解釋。

編者願:

    若阿毗達摩論的內容符合如來的真實意,也能令人類及天神更正確的認識佛法並增長正見,那麼願以此 法的功德及威德力,令:母親、先父、戒師甦諦果尊者、戒寶尊者、德寶法師、同修、好友們、帝釋天主、毗沙門天王及其餘三位護世的天王等,願大家都 健康、平安、喜樂,眷屬及威勢都增長,正向解脫,趨向涅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2-10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CojIo1Npxw 阿毗達摩 (01) 經典的結集及巴利語的起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1 0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16-3-21 11:10 PM 编辑

昨天有师兄加偶到大寂法师新加坡的学佛群里,这是偶初次了解《阿毘達磨俱舍論》。偶是净土学人,精力时间有限,没有安排自己再另外加功课,既然有缘师父的开示,就在这里分享给雪大。这仅仅是开始,雪大有兴趣的话,可以直接上网寻找大寂法师的联络方法,需要的话偶可以提供方便,阿弥陀佛!大牛合十。

“你們當中有人問我,師父在群裡怎麼沒繼續講止觀,而是發了一些較深澀難懂的內容?沒錯,最近我用閉關的時間,把較深的阿毘達磨消化後,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分享給大家,雖然你們仍覺得深,相信我,已經改得比較簡單了,原文可是像天書一樣難懂。

顧慮到大多數人的需求,我仍然發一些簡單的佛學給大家看,只是改用英文發而已,這樣我也可以改善我的佛學英文。

如果我一直弘法,深邃的佛法我是沒空研究的,也無法讓大家學甚深的法要,最近我給大家讀的,是我消化過《阿毘達磨俱舍論》之後的簡化版與白話版。太細與對大家無用的內容,我就不發了。阿毘達磨是幫助你深觀心、心所法的功夫指南。多數人還看不懂,所以也請幾位弟子繼續發我以前的文章,較為簡單,照顧每位弟子。”

"聲音,都是無執受。可見欠缺軀體、純意識狀態的無色界天人,在沒有以「前五根與四境(色、香、味、觸)」為所依的條件下,純精神狀態是不會有執受的,精神必須依賴「前五根與四境(色、香、味、觸)」,才會生起種種感受。佛陀說「諸受皆苦」,又說「凡有所受,悉皆是苦」,唯有通過修行,轉依,把依於感官刺激轉為依於佛法,最後全然無依,才不會活在種種執受的依賴中而生死輪迴。"

"・所緣、執受

六識加上意根,稱為「七心界」,論典中經常提及。

七心界加上法塵所含攝的四十六種心所法(以後會介紹),這些都能執取所緣境。五根、五塵及法塵的「十四不相應行、三無為、無表色」,都是無所緣。可見,必須是心識或心所才能執取所緣。

有執受:心及心所,以「前五根與四境(色、香、味、觸)」為所依而產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符合這些條件才能生起執受。
但是,七心界加上法塵所含攝的四十六種心所法,加上聲音,都是無執受。可見欠缺軀體、純意識狀態的無色界天人,在沒有以「前五根與四境(色、香、味、觸)」為所依的條件下,純精神狀態是不會有執受的,精神必須依賴「前五根與四境(色、香、味、觸)」,才會生起種種感受。佛陀說「諸受皆苦」,又說「凡有所受,悉皆是苦」,唯有通過修行,轉依,把依於感官刺激轉為依於佛法,最後全然無依,才不會活在種種執受的依賴中而生死輪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牛Steve 发表于 2016-3-21 02:14 AM
昨天有师兄加偶到大寂法师新加坡的学佛群里,这是偶初次了解《阿毘達磨俱舍論》。偶是净土学人,精力时间有 ...

謝謝大牛分享!

阿彌陀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1 10: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4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25 00:19] 大寂法师: ・能砍、所砍

前五根不能成為所砍,因為這些根門無法被切為兩截後而續存,手足等等肢體若離開了身體,就不具備器官的功能,不成為根了。前五根也不能成為能砍,因為它們清淨微妙,無法砍其它東西。外界的色、香、味、觸,聚集成刀、斧,成為能砍,聚集為木材,成為所砍。

如同能砍及所砍的例子,世間能燒的燃料與所燒的東西、能稱重量的工具及所稱的物品,道理都是一樣的。聲音由於不能相續,所以沒有上述六種情形:能砍、所砍、能燒、所燒、能稱、所稱。

[3/25 04:27] 大寂法师: ・獨得
指獨得眼根,或獨得眼識。

一、獨得眼根:

1.        生於欲界的有情,在母胎中,眼根是慢慢長成的,得眼根。但不得眼識,因為有情投生到欲界時,在「中有」階段(未入胎),就已經有眼識,所以入胎後,並未得眼識,眼識在中有時,已經有了。

2.        無色界的天人下生到色界的二禪天至四禪天時,得到眼根,但不得眼識,因為二禪至四禪中,前五識不起作用。

二、獨得眼識:

1.        二禪天至四禪天的天人,若想見色法,必須借助初禪的眼識才能看,此時生起眼識,眼根本來就有,無需再得眼根。

2.        二禪天至四禪天的天人,若下生欲界或初禪天時,在中有階段生起眼識,得到眼識,但中有階段尚無眼根。

[3/25 05:05] 大寂法师: ※俱得、俱無

一、俱得:眼根及眼識一起得到。無色界天人只存在意根、意識、法塵,當他們下生到欲界或初禪天時,將生起、得到眼根及眼識,因為欲界的人及初禪天的天人具有眼根及眼識,所以無色界天人下生至此的話,會得到眼根及眼識。

二、俱無:眼根及眼識都沒得到。

1. 當下正在看色法時,眼根早就具足,眼識也早已生起,如看第三分鐘看草,看草的眼識之前早已生起。所以眼根及眼識早就具足的情況下,當我們看一件事物一段時間,眼根及眼識並沒特別生起,因為早就具足。

2. 欲界的人生到無色界天時,無色界沒有前五根及前五識,所以生到無色界天時,眼根及眼識都沒有

[3/25 05:37] 大寂法师: ・眼根、眼識在三界中的情況

1.有眼根,沒有眼識:生在二禪天至四禪天者

2.有眼識,沒有眼根:生在欲界,卻天生瞎子,或者有的人發生意外,後來失去眼根,這些情況中,眼識仍然存在,只是失去根門,無法認識外境之色法,若有辦法將根門修復,眼識將能發揮作用。

3.眼根、眼識都有:(1)生於欲界,且沒失去眼根。
(2)或者生在初禪天,(3)或者生在二禪天至四禪天,借初禪眼識去認識色法。這三種情況,是眼根、眼識皆具足的狀態

4.眼根、眼識都無:生在無色界時,只有意根、意識、法塵,所以不僅眼根、眼識沒有,前五根及前五識都沒有。

[3/25 07:13] 大寂法师: ・同分、彼同分
法塵中的任何內容,一切時間中,不論是已生、正生、當生的任何一法,無不是意識的所緣,所以法塵永遠是「法同分」。

法塵之外的十七界,能各自作業的,叫同分;不能各自作業的,叫彼同分。

例如眼根已見色法,是過去眼;眼根正見色法,是現在眼,眼根當見色法,是未來眼。以上能眼色法的三種眼根,叫同分眼。

彼同分眼,有四種:一、眼根不見色法已滅,是過去彼同分眼;二、眼根不見色法正滅,是現在彼同分眼;三、眼根不見色法當滅,是未來彼同分眼;

四、眼根不見不生法

眼根正在認識色法時,這就是眼同分。此眼把其它人的眼睛當作色法來看時,也是眼同分。色法與眼根不大一樣,被看見的色法叫做同分色,不被看見的色法叫做彼同分色。同一色法可以被許多看見,但同一眼根卻不能被許多人共用。所以眼根必須依賴一個人的心相續而建立同分及彼同分,色法是大家可以共同看見的,所以色法是依賴多人的心相續而建立同分及彼同分。

依賴,並沒有什麼不好,人剛出生時,要依賴而活下去,人快死亡時,也要依賴而多活幾天。萬物一直在相互依賴中,這就是緣起法。既然人人必須互相依賴,有什麼好傲慢的?

可找到任何人有資格傲慢嗎?找不到。員工依賴老闆,老闆依賴客人,客人依賴金錢。弟子依賴師父,師父依賴信徒,信徒依賴佛陀,只有徹底證悟的佛陀可以擺脫緣起法,不再依賴。成佛之前,相互依賴是正常的,沒什麼不好。通過如此的了解,令自我脫落、身心脫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rider 发表于 2016-2-10 12:55 P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CojIo1Npxw

阿毗達摩 (01) 經典的結集及巴利語的起源

關於佛教的部派分化及上座部的來源  在瑪欣德尊者這一講中非常詳細地含括了該問題。供大家參考。
(At 44:18)

20160430 佛教部派.PN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4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牛Steve 发表于 2016-3-21 02:14 AM
昨天有师兄加偶到大寂法师新加坡的学佛群里,这是偶初次了解《阿毘達磨俱舍論》。偶是净土学人,精力时间有 ...

大牛 - 如果你有興趣學阿毗達摩的話  必須要找個好的南傳禪師來指導  因為北傳大部分不重視實修實證  少數北傳法師為了要學習真正的禪法  特地從大陸香港或TW不遠千里去到緬甸跟帕奧禪師或者馬哈希禪師(已圓寂)學禪修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6 05:38 PM , Processed in 0.0662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