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想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3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索羅斯一生都在利用自己對金融係統中的不健全和漏洞的敏銳嗅覺賺錢。如果說這是這位“金融大鱷”的魔鬼的一麵的話,那麽使索羅斯超越一般金融投機家的,則是他天使的另一麵:他試圖單槍匹馬地憑借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從這個不義的扭曲市場裏攫取的巨大財富,來戳破這些“假象和謊言”,並扭轉這部世界經濟史“連續劇”的走向,使之朝著自己認為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演進。  思想家這把我們帶到了索羅斯的核心理念——reflexivity(漢語中較多地被譯為“反身性”)麵前。用他自己的學術性定義,所謂“反身性”,即“參與者的看法和真實事件之間的雙向反饋回路。人們將他們的決定基於他們對於事件的認知和了解,而並不是基於他們所麵臨的真實事件。他們的決定對事件產生了影響,而事件的改變則很可能反過來改變他們的想法。”   

正統的經濟學普遍信奉的是所謂“有效市場假說”,認為自由市場是一個能夠自動實現供求平衡的有效機製。通過無數交易主體之間的博弈,市場總是能夠驅動價格最終趨於平衡,而這一正確定價便能夠充分反映有關未來的信息。這種觀念大概可以追溯到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AdamSmith)?

那裏,即著名的“看不見的手”的自動調節。但索羅斯輕蔑地將上述想法斥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fundamen-talism),他認為金融市場總是在扭曲地反映現實。金融市場不具有趨於均衡的傾向,反而有生成泡沫的傾向。在暢銷的《金融煉金術》一書中,索羅斯介紹了他自己的價格形成理論、泡沫的形成與破滅過程,以及利用“大眾狂熱”來獲利如何成為其成功的關鍵。   

傳統理論認為市場基本麵與價格之間是單向的線性關係,基本麵是因,價格和意願是果。索羅斯則將它們視為一種“環形關係”,即基本麵影響價格和意願,而價格和意願反過來又會影響基本麵,這裏麵會形成一種正反饋。因為金融投資產品不同於一般商品,人們購買它們不是因為它們有什麽實際的消費效用,而是為了錢生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股市的連續上漲會誘使更多資金投入,而更多資金的投入又會推動股市進一步上漲。索羅斯因此斷言:“(有效市場假說和合理預期理論)聲稱,市場總是正確的;我的看法是,市場幾乎總是錯的,但總能自我確證。”  

然而,一旦過了某一點,這種自我加強的正反饋循環就會變得難以維持。不過一般來說,這一過程的持續時間會長於絕大多數人最初的預期,它所吹起來的泡沫也會膨脹到超出絕大多數人的預期。“通常,自我加強的過程會在初期階段進行有序的修正,如果順利通過修正,則市場傾向往往會得到加強,不太容易動搖。當這個過程到了高級階段,修正就會變得越來越罕見,而發生高潮逆轉的威脅則越來越大。”   

索羅斯認為,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的泡沫是從1980年起就在不斷累積,它的罪魁禍首正是以美聯儲(Fed)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為代表的市場原教旨主義者。危機最初是由許多小泡沫組成的,但每次發生局部的流動性困難時,金融當局都會出手幹預——照顧出問題的機構、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實施貨幣及財政刺激政策推動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係(傳統經濟學稱之為“道德風險”),鼓勵金融機構從事風險越來越大的交易,而它又推動了信貸的進一步擴張,從而將一些局部的泡沫一點一點吹大成一個超級泡沫。當新產品的複雜程度到了監管當局無法計算風險,並開始依賴銀行自身的風險管理手段時,此輪“?超級繁榮周期”失去了控製。最後,甚至連評級機構也依賴合成產品發明者提供的信息,這是一種令人震驚的不負責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0 02:48 AM , Processed in 0.0671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