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0

[时评] 陈念萱:一张选票,被我们玩出了这么多样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 09: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01-21 陈念萱 大家



摘要ID:ipress  

我喜欢亮票的动作,脸书上亮票让我瞬间毫不费力地看清局势,即便平时不闻不问。


2016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相当特别,不是因为我们早早就预知了结果,而是脸书(facebook)上,纷纷各自亮票,且巨细靡遗地解说如同政见般的理由,仿若参选人,甚至比当事人还锱铢必较声嘶力竭。选前一周每天早上醒来,打开手机就看见一溜“选民”的政见,比候选人认真且清晰多了。这在往年,尤其是早期的选举,属于违法边缘,当然,真正犯罪证据,是在投票箱前亮出自己的选票并拍照存证,因为,涉及当年非常剧烈而长达数十年的贿选风波。

从1986年台湾“民主进步党”建党开始,监督选票之战,开始热闹上映。很难相信今天的投票所不但平静,简直可以用“冷清”来形容。投票所门口悠闲而毫无警戒架势地站立“一名”警卫,和蔼可亲地指路送往迎来,比较像个接待员。跟往年动辄出动整个派出所的阵仗相比,今天真是天下太平啊!

临时投票所多半在住家步行距离内,不是附近学校就是教堂等公共空间,动线宽敞开放。选前,每户人家会收到候选人介绍说明以及法定投票人各自选票单张,拿着这张标示个人详细资料的选票证明与身份证和私人印章,进入附近临时投票所,会有义工对照证件,在大选名单上盖章验明已取票,发给正式选票,排队(程序简单快速,所以几乎不用排队)走进简单隔帘内,拿起小笔般的印章,沾点印泥,用力盖在属意候选人的格子上,印迹不可模糊,否则成废票。然后走出帘幕,将不同选票分别投入选举箱内。票箱旁边会有臭脸老人义工盯着投票人重复说明,什么颜色的选票投入哪只票箱内。




2016年投票率66%,创史上最低。理由很简单,台湾蓝绿各半的长期拉扯,搁置内政,已让大部分人疲惫茫然,三名没有清楚政见的“总统”候选人,不管基于什么理由,都让人不想投票,与其选择,不如用废票来做无谓抗议。我问了一圈身边朋友们,大部分得到“废票”答案,有谁值得我走一趟投票所?即使只有几步路。苦笑、冷笑、嘲笑与讪笑都说完了,然后,搁置争议,继续过日子。




老实说,我已经很多年不去投票。今年,选择再度走入投票所,原因更简单。既然小英赢定了,就让她赢得更漂亮吧!看看绝对优势是否能让我们走出困境。我们家老爷照样投给他很不爽的蓝营,理由很妙:“不能输得太难看!也让绿营不要赢太多,执政时会有所警惕。”其实,我们的理由差不多,却做了不同的选择。这在投票几十年过后,相对冷静的选举现象,全球有票的国家,除马耳他与澳洲有特殊原因而曾高达九成以上,其余多半逐年递降。

根据脸书热议甚至亮票的状态看,我们仍预估今年选票会创新低,何故?这证明了政治冷感或热感并不等于投票率。根据专家研究显示,越是理性的社会,投票率越低,理性,并非政治冷感代名词,这里面涵盖了相当程度的认知与理解力,反而不会去投票。但投票率会影响国策与发展方向,不同族群的运作,成为候选人长期锁定目标,票数,决定了群体呈现的面貌。

亮票,收取直接利益,才是造成双方获罪的具体罪证。否则,各自表述政治立场,是基本自由;然而这样的自由,很多年来都被小心翼翼地行使,并未如想象中那样“高兴怎么办就怎么办,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候选人游走法律边缘,各显神通地“贿选”,其实不可能根绝。

在我还没有资格投票时,就听说了每户投票人口每人台币500元,凭户口簿领钱,各地桩脚根据选票总数跟大老板领钱后,登门拜访亲送,或者直接设宴募款与拜票,以及集体招待旅游。所谓桩脚,就是地方上人面熟的地头蛇,谁都不敢不认识;而在人手一票的偏远山区,则动用公款,修建当地原住民不需要的登山栏杆与台阶,明目张胆地入侵,等于无人举报的贿选证据。在我成长半世纪过后,贿选风波逐渐平息,被许多廉价赠品取代,不痛不痒,只具备广告效果,如味精、酒、茶叶、碗盘、洗衣粉乃至不值钱的卫生纸甚至水槽滤网等居家用品,上面印着候选人的头像与名字,直接丢入你家信箱。

在威权时代一人号令莫敢不从等同“废票”的年代过后,政党轮替鼓励举报贿选,以及检察官积极查缉贿选之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诸如看不见的社区环境改造,与变相免费清洁服务,或利用婚丧喜庆送礼,甚至各种名目的贫户慰问金、赈灾、表扬楷模慈善活动等等,都是无法定罪的钻空变相贿选,不分党派,长期经营。人人手中都有一张票,不论贫富贵贱。许多长期拥有固定选票连任的庞大势力,动用公权资源,更难查缉。

不亮票的具体原因,非常复杂,每个世代都会因各自面临的环境与挑战,选择不同立场,这样的立场,在传统父权时代,不被允许。但网络时代,迅速改变了信息交换的幅员辽阔,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易如反掌的事实。真正的利益,不再是小恩小惠的几百元或一盒饭,当然,半世纪前的几百元,很可能是一户人家一个月的菜钱。利益,在今天,已成为切肤之痛的失业与物价浮动,还有看不见的制度贻害。

我想起十年前,台北市百万台币一坪的豪宅,今天已两三倍地成交,即便是三十年老公寓,价钱早已追上豪宅均价。幸运地,捷运开通后,往年交通距离一两小时的郊区,于今半小时内可抵达,于是,台北外围的小城镇纷纷被开发,我童年时期的荒郊野外,如今遍地大楼,前两天去三峡拜访朋友,惊闻每坪房价高达八十万台币,多年不关心买房问题,感觉上,我似乎并不活在地面上。

从这样的数据上,再看今日满大街大学毕业生,若没有家族企业可继承,按照正常上班族年薪发展,即便一辈子不吃喝不娱乐地省下所有薪水,也没可能给自己买下任何小小蜗居公寓。啃老族,便寄望自己的父母有房,赖在家里永远拒绝长大自立,才可能苟延残喘。

那么,一张选票能改变这样的处境吗?




我很幸运,住家从四面稻田变成拥有三线捷运的市中心,吊诡地,交通如此便利,不论往东或往西甚至往南往北,我反而经常选择了步行。因为逐渐便利而让道路宽敞的台北市,经过历任大选市长们努力讨好选民后的结果,人行道,越加开阔,且干净美丽,再也不怕下雨天会不小心踩到施工拙劣的地砖,而被喷得满裤子污水。

理性选民增加过后的投票率创新低,原因显而易见,不投票,不代表不关心,正因为关心且深切地理解,而选择了不投票,这便是个非常有趣的悖论。在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社会,投票率不升反降,一直是专家研究多年而没有结论的现象。

今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最大的亮点,便是被绝对权力腐化成灾的蓝绿两党刺激成长的“草莓族”彻底站立,成功地运用网络旋风,杀出重围,创造公民力量神话。(编辑注:草莓族,流行于台湾的一种称谓,用来形容年轻人像草莓一样,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


一张选票,被我们玩出了这么多样貌,超低投票率,政治并不冷感,专家眼镜早就碎了一地。

我还想补充几句,昨天在公交车上,忽遇冷空气而流鼻水,口袋没纸,便向刚上车的年轻情侣要纸巾,立即获得一包面纸。由于在居家附近散步,经常忘记带钱包,却因嘴馋,看见小吃便“放心”地坐下大快朵颐,吃完才想起口袋没钱,跟老板吆喝告白一句,便被放行:“下次来吃再给,没关系!”这不只是一两家,而是方圆几条街,熟不熟都如此。相较于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人们更友善而悠然自得,彼此的信赖度无形自然增长。我不是故意的,却因为年老健忘,发现了什么是“健康”社会。

人手一张选票,不完美,甚至不聪明,但我们需要的并非绝对聪明的候选人,而是多面向考量的“公平正义”。走过这么多年,经过无数聪明与不聪明的辩论,我才忽然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喜欢亮票的动作,脸书上亮票让我瞬间毫不费力地看清局势,即便平时不闻不问,这便是“公民”的力量,全民参政,却多半选择不投票。

【注】本文原标题《选举亮票违法吗?》



作者:陈念萱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台湾知名作家、影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0 02:41 AM , Processed in 0.0748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