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olin Klüppel想要为了她自己了解这个和传统父系社会截然不同的世母系世界。因此,这位原本主要在柏林活动的摄影师在这个“干净、平静、安宁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村庄,和数个不同的卡西族家庭一起生活了九个月的时间。这九个月间,她看到了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在这里,继承所有财富的是家里最年幼的女孩儿(卡西族人称之为khadduh),丈夫结婚后要搬到他们妻子的家中,孩子们冠以的是他们母亲的姓氏。图为7岁的Anisha Nongrum头戴槟榔种子做的头饰。
部落里的女孩子会在村庄里上学读书,一直读到她们十几岁时为止——不过,也有一些女孩会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搬到首都去接受更进一步的教育。那之后,她们有的会去上大学,有的则会回到Mawlynnong村庄,照料她们的父母。她们可能会嫁给任何她们自己挑选的丈夫。这里没有显示有妇女离婚或者选择保持单身的迹象。图为8岁的Ibapyntngen Khongjee藏在蚊帐里。Klüppel说,这些“强大、自信”的女孩子平时的行为肯定很谨慎。但是“在闲暇时间,她们都还是些孩子,会在河里跑跳、抓鱼、尖叫,还会弄脏自己”。
印度东北山大学(North-Eastern Hill University)人类学家Valentina Pakyntein说,在这里,要是哪个家庭没有女儿,那可是一件令人绝望的事。只有女儿才可以延续家庭的香火,因此村落里的人把那些没有女儿的家庭称作是“ïap-duh”,也就是“绝后”的家庭。她补充说,这样的习俗“自远古以来”就已经存在了。这可能可以追溯到卡西族可以拥有多个伴侣的时代——那时,人们很难分辨孩子的父亲具体是谁。又或者,这些习俗也可能是从战争后男性祖先无法照料他们的宗族部落或者家庭开始的。图为三姐妹中最年长的Phida Nongrum(9岁)在卧室里玩球。未来,她的妹妹Anisha将会成为他们家的家主。
如今男性领导着Mawlynnong村庄委员会,但是他们很少拥有财产。Klüppel说,一些心烦于他们二等公民地位的男性正在呼吁男女平等。但是,最令她震撼的还是“卡西族男性对女性的尊重”,而这也正是这一系列照片诞生的原因。“我想要每个人都知道,有一些文化和我们生活的重男轻女的世界不同——而且,我也希望人们对这样一种社会提出疑问。”图为12岁的Beslinda Khongdup弯腰拿取卡西族有时候会用来烧汤的牛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