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4|回复: 0

美国的辩解欲盖弥彰 ,调戏你来着 中国人民同仇敌忾,阿Q似的警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9 07: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的辩解欲盖弥彰 ,调戏你来着  中国人民同仇敌忾,阿Q似的警告


美军B-52轰炸机闯南海华阳礁2海里范围内 中方抗议
国防部回应美轰炸机闯华阳礁:解放军警告驱离 守礁部队高度戒备

美军B-52轰炸机闯南海华阳礁2海里范围内 中方抗议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2-19 08:42:12

a416.jpg 美国《华尔街日报》18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当天称美军两架B-52轰炸机于上周执行例行飞行任务时,其中一架“无意”飞进了中国在南海的固有领土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内,五角大楼目前正调查军机会如此接近岛礁的原因。美媒称,中国外交部在事发后已向美国驻华大使馆提出抗议。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这两架B-52是于12月10日飞临华阳礁上空的,当时中国军队一直在密切监视这两架轰炸机,并对他们发出了警告。事发后中国外交部立即向美国驻华大使馆提出了外交抗议,随后美国国防部才对此展开调查。一位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称,事件可能是由于“恶劣的天气”导致飞行员飞离航线引发的。

《华尔街日报》称,五角大楼发言人比尔·乌尔班证实了中方已经就此向美国发出了外交照会。乌尔班辩解称,上周的B-52飞行计划完全是计划之外的,“并没有飞到南海岛礁12海里内的想法”。他同时证实美国方面正在对相关事件展开调查。

a414.jpg

资料图:B-52轰炸机


B-52战略轰炸机是美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代号“同温层堡垒”,最大航程为16000公里,最高飞行高度为16700米(55000英尺)。B-52是可以携带核武器的美军战略轰炸机群核心机种。不过目前现役的76架B-52轰炸机中,已经有30架被取消了运载核武器能力,只具备常规轰炸能力。另有12架非作战B-52H飞机也将转换成仅携带常规武器的构型。预计所有转换将在2017年年初完成。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十分微妙的节点。本周美国政府正式通知国会,决定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总额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这是美国四年多来首次对台售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

今年11月8日至9日,美军B-52战略轰炸机在南海国际空域飞行时,就曾飞近中国南海岛礁,但并未进入岛礁附近12海里的区域。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彼得·库克当时称:“美军一直在那一地区(南海地区,观察者网注)的国际空域维持B-52战略轰炸机的飞行”,但库克当时并未透露B-52轰炸机当时是否飞过了中国南海岛礁上空。

10月27日,美国海军“拉森”号导弹驱逐舰在中国南海岛礁附近航行时曾驶入中国渚碧礁12海里以内。尽管当时美舰特意停止舰上军事演练等行动,关闭了火控雷达,避免直升机起降,但仍然引发了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此前的例行记者会上曾经强调,中方尊重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做违反国际法、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的事。

国防部回应美轰炸机闯华阳礁:解放军警告驱离 守礁部队高度戒备
来源:国防部网站
2015-12-19 11:38:51

对美军B-52轰炸机飞进中国在南海领土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内的报道,19日上午,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回应记者问询时称,中国军队对美军机活动保持了严密监视,守礁部队高度戒备,对美军机予以警告驱离。


据《华尔街日报》18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当天称美军两架B-52轰炸机于上周执行例行飞行任务时,其中一架“无意”飞进了中国在南海的固有领土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内。报道称,这两架B-52是于12月10日飞临华阳礁上空的,当时中国军队一直在密切监视这两架轰炸机,并对他们发出了警告。

a415.jpg

华阳礁的最新卫星照片(图片来源:南海研究论坛)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回应称,12月10日凌晨,美军两架B-52战略轰炸机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空域。中国军队对美军机活动保持了严密监视。守礁部队高度戒备,对美军机予以警告驱离。

一段时间以来,美方连续派军用舰机赴南海有关海空域炫耀武力、制造紧张局势,还派遣战略轰炸机抵近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空域,严重危及中方岛礁驻守人员及设施安全,危害地区和平稳定。美方的所作所为是一种严重的军事挑衅行为,促使南海地区局势复杂化,甚至军事化。我们要求美方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杜绝此类危险行动发生,不要影响破坏两国两军关系。

针对美方挑衅行动,中国军队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和措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坚定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9 01:55 AM , Processed in 0.0624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