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以香港人作为“过来人”的角色,给大陆同胞提供一些经验。
“蜗居”这个字眼,让人看了就脖子发酸,好像整个人被关在一个连抬头都费力的空间里面。连带着产生的感受就是“不幸福”“憋屈”……
蜗居是某个群体特有的现象吗?
蜗居就等同于不舒适吗?
香港的蜗居生活
图片来自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
漫画家和文字创作者,曾出版家居品味书《两个人住》等多部著作。
许:在你童年的时候,家里是怎么样的?
欧阳:我的家,加上我弟弟、我妹妹、我爸妈,还有一个长辈,一共六个人,住在一间大概只有20平米的房子里。
许:6个人在20平方米的房子里要怎么睡觉,放得下六张床吗?
欧阳:哪里有六张床!我爸妈睡一个房间,我的房间则是一张上下铺的床,我跟我弟睡上铺,我的长辈和妹妹睡下铺,老实说,每个房间都不到10平米。后来才慢慢变成25平米、30平米……其实我上大学以后还是可以住在家里的,但是,那个时候会觉得该有自己的空间,而且那个时候我也不用负担家里的什么开销,我就从奖学金里,稍微分一点出来,在我们家附近租了一个不到10平米的小房间,有摆书桌、书柜的位置,有一个很小的睡的地方,这样,我就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空间。
再后来,我很清楚地记得,我的第一套房子,首付的钱是我父母的。差不多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一天他们告诉我:“嘿,替你准备好了小小的一笔钱,拿去做首付。”
许: 你的第一套房子有多大?
欧阳: 我现在想起来,第一套房子可能也才不过30平米,真正的使用面积就20多平米,特小的一个空间。我是一个喜欢在厨房里玩的人,那个时候我的厨房,真的像一个走道,甚至一个人走也有点困难。但是也很好,至少我有了自己的空间,就可以随意安排。因为房子的结构没有改动的可能,于是我就把客厅稍微改了改,搭了一个小平台作卧房,下面还可以放东西。原来的睡房,就变成我的工作室和书房了。就是这么简单,是很“蜗”的一个“居”。
许: 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房子一点点换成大的?
欧阳: 对。后来我谈恋爱,然后跟当年的女朋友、现在的太太住在一起了。我们开始慢慢存钱,买房子。其实我们对在香港该住哪里没有什么概念,没有想太多,因为毕竟我们还是从“中下阶层”走出来的,对那些豪宅什么的完全没有概念,也并没有觉得我往后一定要有多大的空间,反正是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来。
香港每个月每平方米租金约为人民币720元 又因公共住房等候名单过长 所以许多人被迫生活在极为狭小的空间内
图片来自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许: 从“蜗居”开始,慢慢奋斗,这对香港人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大家并不会觉得焦虑,对吗?
欧阳: 对。老实说,如果要焦虑的话,上一代已经焦虑过了,到我们这一代早已接受,这就是现实,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有太多的烦恼。因为香港毕竟是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大家也习惯了住房的压力、工作的竞争,有太多事情要焦虑,反而不会为“蜗居”太焦虑。你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你就会有“弹性”,有适应力,这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
许: 你觉得香港人的居住环境这么小,香港人快乐吗?
欧阳: 我觉得香港人在这方面也蛮能够找到某一种平衡的。既然居住的空间这么小,所以就争取尽量在外头活动喽。比如香港人很少约朋友来家里见面,会约在一个咖啡厅啊、茶楼啊。另外,因为香港小,住房也小,香港人就会争取更多机会出去旅游,有时候一放假,就跑到外头去。
住房小的问题,我想在日本也是一样的。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在大城市里居住空间也特别小,甚至是比香港还小。但是他们的文化注重小和精致,所以他们会比香港搞得更细。
你可以对自己的居住空间产生一种理解,最重要的,如果找到平衡点的话,心还真的可以安下来。
许: 香港年轻人应该很能接受“蜗居”的现状了,现在内地的年轻人,像我这样的“80后”,其实很多也能够用开放的态度接受,觉得“蜗居”无所谓。但是父母辈,他们可能还不太能够接受,总希望有一个底线,比如说起码要有100平米。在这个情况之下,当一些父母要嫁女儿的时候,他们会要求女儿一定要嫁一个有房子的人。在香港,有没有过这种观念?
欧阳: 过去也有。父母总是希望下一代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条件,这个很可以理解。只是说,有没有可能“让父母跟我们一起长大”,或者是跟我们一起经历,也让他们接受这个现实,让他们知道,真正的幸福是来自于跟你生活在一起的人和你有没有共同的理念、能不能“同甘共苦”。这是老话。如果你们只能“同甘”,如果你们只能共同去享受那100平米的房子,有一天如果破产,要住回一个才50平米的房子,难道说你们就要马上离婚了吗?把这个告诉父母,父母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没有“共苦”的基础,“同甘”是假的。
日本80后的蜗居实拍
图片来自网络
许: 你觉得“理念”对你的住房来说是不是很重要的东西?
欧阳: 这是肯定的。我也不是故意要玩“艺术”,我不是那种一定要把生活弄得像行动艺术的人。但是你一定要为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家居找出一个“主题”。
比方说,你是一个很爱“吃”的人,你觉得在家里烧菜是一种很大的享受,是你可以跟家人做的一个很好的分享,那么,为什么你不把你的家——那个小小的空间——就当成是你的厨房呢?
你有了这个“主题”,其他的因素就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和牺牲,你可以更乐意“蜗”在一个小小的床上面,哪怕是打个地铺,换来的是你得到了更大的空间,一个完整的厨房,你的生活就可以围绕“食物”来展开。
再比方说,有些朋友可能特别爱看书,可能觉得自己本来应该生在图书馆里,或者是住在书店里,他就会把家完全安排成一个书房。
我觉得只要给了自己的家一个“主题”,一切就好办了。
任何人都不可能给你提供一个“完美”的居住空间,每一个真正合适舒服的居住空间都必须要由自己来打造。所以,再好的家居设计师能够提供的也只不过是一个参考、一个建议而已。
为什么很多有钱人的家完全没有“人气”,没有自己的性格?这是因为他们有钱,他们能请到最好的设计师,设计出一个其实应该属于那个设计师自己住进去的房子——那完全就是设计师自己的美学,而不是那个住的人的。因此,我觉得真正好的居住空间,适合居住者的,必须由居住者自己来设计、来安排。
许: 这样说起来,“蜗居”反而比较容易打理?
欧阳: 肯定。所以,我觉得“蜗居”对于我们的人生是一种很有趣的练习。你会锻炼出一个更精准的挑选能力——什么是你喜欢的、不喜欢的,什么是需要放在这个环境里头的。怎么购买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怎么不买才是一个最大的挑战。这就是我强调的“减法生活”。
许: 你这么说,是不是认为: 住房的实际大小跟个人生活的幸福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欧阳: 老话说,“敝庐何必广”,是你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就看你自己怎么处理。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头,如果你也可以安排得很好的话,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许: 大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越来越小,是不是一个趋势?
欧阳: 全世界都是这样,任何一个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哪一个没有碰上过这样的问题?所谓当代“城市”的概念,也就这一两百年的事情。在这一两百年里,他们的城市可能已经经过了几代人的进进出出。问题是到了中国,我们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里,经历了别人一两百年才会走完的过程,矛盾就显得特别大。如果我们看到这一点的话,大家心里会有个底,知道我们现在像经历一场实验剧一样,浓缩了人家的种种经验——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和无奈吧!
香港一个32平米的蜗居设计案例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