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5-11-20 06:12 PM 编辑
北京对台期待或已变 美国会:2016或有重大转变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5-11-20 08:56:58
美国前东亚事务副助理国务卿(2006年至2008年)、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柯庆生(Thomas Christensen)11月19日在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出席了新书《中国挑战》研讨会。之后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担心北京对台期待可能已经发生变化。
柯庆生期待美国对台政策保持一样。他强调,台湾是美国的好朋友(great friend),台湾人民选择的领导人都会受到美国的尊重。美国一方面要希望台湾保持强大,以避免遭受胁迫,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温和政策,避免提出对台湾国际地位毫无益处且给台湾带来极大伤害的“政治提议”。
柯庆生在小布什政府曾公开反对时任台湾领导人陈水扁推动的“入联公投”,如今面临民进党可能再次执政,柯庆生表达担忧的同时,也表达了积极期待。
柯庆生说:“我非常敬重蔡英文女士,我期待她奉行符合台湾利益的明智(smart)、温和的政策。我确信大家都在期待与她合作。但这不是一种偏好谁的表态。在这一方面,美国没有偏好的候选人,也不对谁胜选表达看法”。柯庆生强调,他希望美国政策保持不变。
他表示,根据当前自己的分析和预期,蔡英文可能会赢得选举。如果当选,蔡英文很有可能对大陆奉行温和战略。但是,柯庆生紧接着说:“我担心‘在什么可接受、什么不可接受’方面,大陆的期待可能已经发生变化。比如,习马会后,我注意到习近平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坚实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
对于习近平关于部署导弹并非针对台湾的说法,柯庆生称自己不太当真。
柯庆生担心,蔡英文不会承认九二共识。这种“不承认”可能会被大陆方面视作一种“挑衅”而作出“过激反应”。所以,“这让我有点担心,如果大陆期待已经发生改变,无论谁当选,都必须接受九二共识,必须同大陆发展建设性关系”。
就美国如何劝说北京不要对台过于强硬和苛刻,柯庆生表示,美国鼓励北京采取建设性对台政策。他说:“有人认为美国喜欢两岸关系紧张,其实并不是。我们希望两岸双方能够相处地很好,这符合两岸的利益,当然也符合美国利益”。
就两岸未来能否围绕“九二共识”达成妥协,继续两岸交流与对话,柯庆生表示,他希望两岸能够继续通过对话往前走,让双方有更好的经济互动,保持和平与稳定。他还希望,两岸围绕历史文件或声明的分歧不会成为重大障碍,但他担心北京的期待已经改变,现在中国在全球更自信,国内也很注重政府形象,并在区域争端和分歧中取得进展。他说:“我认为我们最建设性的就是北京保持耐心和温和态度”。
对于北京是否需要放弃对九二共识的坚持,柯庆生说:“我不会提任何要求,我认为分歧需要得到和平处理”。
对于习近平在习马会期间所说大陆导弹并非针对台湾,柯庆生表示怀疑。柯庆生说:“对于这种说法,我并不当真。如果不是针对台湾,那针对谁?敌人是谁?那些短程弹道导弹都有一定的射程,如果不是台湾,难道是甘肃省?如果习近平的意思是‘我们不想对台使用武力’,这种声明我们将欢迎,这是一种建设性声明。但事实上,那些短程弹道导弹就是针对台湾,从大陆角度看,就是为了胁迫台湾,以防台湾走向独立。我个人认为,那些导弹为何部署在那里?有何种目的?很难解释清楚”。
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在11月18日提交国会的“2015年度报告”中台湾部分章节指出, 2016年台湾选举迫近,倾向独立的民进党在各项民调领先,两岸关系或面临重大转变。
综合媒体11月29日报道,USCC公布年度报告说明两岸与台美关系在经济、外交及安全等范畴上的变化,报告指两岸经贸面临挑战但仍成长,军力平衡仍朝大陆倾斜。报告指两岸关系在2015年实质稳定,但2016年可能面临重大转变。
报告认为两岸军事力量平衡仍倾向大陆
改换执政党或引两岸走向未知
报告指台湾民众忧心两岸经济连结日渐频繁,并认为推动政策与希望提高民众信任的执政党必须负部分责任;中央社援引观察家的话称北京担心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若当选,即使她对台海事务的评论听来务实并支持现状,但她可能将朝向法理独立前进。报告结论写道,未来北京会如何处理与台北的关系仍是未知数。
中央社也援引USCC副主席席亚(Dennis Shea)的话指出,委员会密切关注2016年1月选后的两岸关系,报告认为国民党似乎面临政治挫败,未来的总统由台湾民众自己决定,对此委员会没有任何立场。席亚表示蔡英文已公开支持维持现状,委员会成员2016年会到台湾近距离了解台湾政治情势。
USCC主席芮恩希(William Reinsch)亦表示,每次选举无论哪一党当选,都会出现不确定,就像美国大选,大家也不知道共和党是否有机会。委员会过去经常去台湾,这次也会密切观察与研究台湾大选。
USCC每年都会向国会提交美中关系的年度报告。本次报告分为三大章节:经济章节检视中国大陆的外商投资环境、市场改革计划、数字贸易障碍和网路商业间谍的资料;安全和外交事务章节,检视大陆的太空和太空反制计划、分析大陆的攻击性飞弹武力;最后是检视中国大陆与东南亚、中亚各国的关系,以及与台湾、香港的关系。
台湾部分结论指出两岸经济方面的现状,尽管两岸协商于2014年放缓,反服贸占领立法院的学运事件造成多项协议暂缓,但海峡经贸仍然出现增长,直至2015年8月,中国大陆仍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与进出口伙伴。报告指出2014年两岸经贸总额达1,302亿美元,比2008年增加32%,由于大陆竞争力提高,台湾对大陆出口放缓,大陆对台出口则增至480亿美元新高。
北京地位强硬
USCC在43页的“中国经贸野心:中方竞逐自贸协定背后的策略与目标”研究报告结论指出北京基于区域安全利益发展自贸协定,大部分的贸易伙伴支持一中政策并反对中国威胁概念,且认为中方是区域领袖。
台湾前副总统萧万长(中)在APEC会议上与习近平(左)及奥巴马(右)交谈
报告写道,中方试图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签署协定并劝阻他国勿与台湾签署;要求各国与台北直接签署协定时必须强调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非主权国家地位等方式以限制台湾独立性。报告认为中方推动不同于美方的自贸协定模式,强调合作重于经济利益,因此能够签署水准较低的协定并吸引怀疑美国主导较高层次协定的国家加入。
此外,报告称北京希望在国际经贸机制中处于优越地位,寻求安全的能源供应,许多与中国签署协定的国家多为资源输出国,中方希望协定中附有特别的资源条款以确保低价稳定供应使中方投资者也能够参与。中方签署的协定中多保护与政府和产业相关的特定利益团体,协定对象倾向于缺乏制衡能力的小国,避免损及中国产业发展。
报告指出在国际上,陆方对联合国会员国与国际机构施压限制台湾参与国际社会,不过台湾在各领域积极追求更大的空间,台北方面已经表达参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区域经贸组织的兴趣。在东海与南海议题上,报告认为相较于北京的日渐强硬,台湾提出外交架构并与其他声索国签订渔业协议鼓励各方搁置领土争议共同开发资源;台方同时依据国际公法,采取步骤厘清东海与南海的主权宣示。
至于美台关系,报告写道,经贸投资协商虽未有实质进展也没有重要军售项目,但双方关系在2015年仍然坚实;2014年台美经贸总额为674亿美元,较2013年增加6%,并超越印度与沙乌地阿拉伯成为美国第十大贸易伙伴;此外,2014年3,000多名美国国防部人员到访台湾,较2013年提高50%。
两岸关系方面,过去7年两岸和缓,紧张降低,美国因此获益,得以优先处理美中与美台关系的其他项目,但中国解放军演习及现代化仍以统一台湾为主要前提。报告还指出台湾聚焦于装备自造与发展不对称战力并扩大与美军互动,旨在提高大陆攻台需付出的代价;不过两岸军力平衡仍朝大陆倾斜,台湾国防预算和实力都有限制,而陆方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提高使美军难以接近大陆沿岸,美国介入台海突发事件的成本被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