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8|回复: 0

韩国孤死人数骤增 临终最怕「遗体变垃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09: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1-03 14:28:28 联合晚报 编译彭淮栋/综合报导


photo.jpg
韩国人口逐渐高龄化,独居老人问题日益严重。图为韩国候选人到老人院端餐拉票。 路透


在一个丧礼往往要持续三天,宾客动辄好几百人的文化里,宋仁植(译音)最近的后事办得真够寒伧。只有一人致唁,而且是一位素未谋面的关心者。


朴姓吊客在首尔圣爱医院太平间遗体冷藏柜前的几子上摆水果、鱼乾和人造花,燃香,鞠躬,一脸不耐的太平间主任迭迭催他赶快完事打包走人。

47岁的宋仁植7月去世,死后三天,遗体才在租住的小房间里发现,已经开始腐化。

他有此将就式丧礼,已算幸运。愈来愈多韩国人孤零死去,没有亲人相认。

「纽约时报」报导,韩国孤死者从2011年682人剧增到去年1008人,足窥韩国人悠久珍视的传统家庭结构变迁之巨。韩国人大多从最近数十年的旺盛经济中受益,但经济与人口动荡也对家庭造成压力。

一位金姓基督教牧师说,在动荡中落后者愈来愈孤独,因为他们眼看着他们的社区毁于都更。金牧师在首尔山顶那些日益萎缩的贫民区工作,「贫民和老人走投无路」他说。

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10月公布34个成员国的年度评鉴报告〈生活如何?〉,在「遭遇困境时有无亲戚或朋友可依」这一项,韩国垫底。韩国最缺社会支持者,50岁以上者。

金牧师说:「一个任令贫民与无靠者孤独死去而且后事无著的社会,是一个『心』正在死去的社会。」他主持的组织为孤死者完成简单的丧事。「他们临终最怕的就是遗体变垃圾。」

韩国以丧礼规模为丧家社会地位的尺度,看多少人上门吊唁,逗留多久。亲戚、朋友、同事对框在新鲜白菊花中的死者遗像鞠躬。吊客在现场席地而坐,有的过夜,丧家款以饮食,他们往往带来现金奠仪,帮丧家因应开销,花圈系著写了送花者大名的丝带,从灵堂绵延而出。

但韩国穷人办不起如此排场,有的甚至无力认领亲人遗体。特别是独居老人或街友。低收入阶级负担不起丧事,不敢出面。

韩国社会老化的速度在全球排前几名,65岁以上的人口目前占13.1%,在1980年是3.8%。

10月发表的〈2015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评鉴25大经济体的退休所得,韩国排第24名,只赢印度。

去年,55至79岁的韩国人只有45%领养老金,平均月领431美元(台币1万3300元),是最起码生活成本的82%。

韩国的老人家庭约30%的月入掉在绝对贫穷线以下,但必须举证家人不愿或无力奉养他们,才能享受国家补助。许多人不愿举证,因为他们多年未与亲人联系,觉得没脸开口。

photo (1).jpg
韩国65岁以上人口比率。资料来源:韩国统计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5:07 AM , Processed in 0.0461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