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1

中国60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共消灭党外势力萌芽(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30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60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共消灭党外势力萌芽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15-09-30 10:15:33

京时间9月28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并要求各地区贯彻执行,外界热议了几个月的在民间组织中设立党组的规定终于尘埃落地。中共要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是因为中国社会面对60年未有之大变局。鉴于文革时期僵化的思想和政治结构被打碎后,社会上新的组织、思想结构尚未建立,公民容易盲从,中共为维护稳定,必然的选择了消灭任何党外政治势力的萌芽。中共的此项规定影响深远,可能重构未来百年的政治生态,也许是“党进民退”国略的重要一步。


中国社会的大变局

自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共就建立了苏联式的组织严密的社会治理结构。1978年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以买卖自由为代表的市场经济,猛烈的冲击了人们的思想结构和社会的组织结构。今日的社会形态,是黑猫白猫伦的余声,从政府到市井无不从商。但是情况正在改变,经济效益的大潮中滋生了公民意识和社团组织意识,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大学教育普及的结果。该变化如此凶猛,无论是以自由混乱的民国时代还是以开放著称的80年代,在范围和深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社会从下而上面临着60年未有之大变局。

大变局的表现之一,是中国社会组织数量的极速增长。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民间组织报告蓝皮书显示,2013年中国有49.9万个社会组织,2014年这一数字变成了56.1万个,社会服务机构则有159万个。但是在2000年,中国的社会组织才14万家。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称,“社会组织的数量迅速增长,并已形成不可逆之势”。

这些社会组织除中国社会自发形成的团体外,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国的非政府组织设在中国的分支。社会组织中成员联系紧密,信息交流频繁,并滋生出一定的政治倾向。有些社会组织的资金来自国外,有些外国非政府组织有目的的传播西方的政治观念。社会组织已然形成了浸墨之态,利用公民对腐败的不满,可能形成能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潮。

大变局的表现之二,是公民的素质结构呈有方向性的剧烈变动,不同群体的素质出现了快速差异化。每年批量造就的600万大学生是新建社会组织的主要源泉,且扩招导致大学教师队伍扩编,现今的异议人士中有很大部分都是大学教师。但组成社会的主体依旧是农民、农民工和城市市民,公民素质的差异化日益明显。

不同素质的个体,其政治诉求和政治自主力有明显不同。鉴于中国人口众多,中国民间有独特的盲从性,异议人士的政治宣传对受教育不高的群体有很强的鼓动,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快速提升是中国政治局面发生变化的潜在根源。

a59.jpg

中国社会从下而上面临着60年未有之大变局


掌控党外的政治势力萌芽

有观点认为,自发的、个别的政治诉求难成气候,党外政治势力产生必然依靠一定的组织实体,中共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就是掌握了党外政治势力萌发的土壤,是稳固统治的釜底抽薪之策。新出台的“意见”称,其要求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的基本职责,就是保证社会组织的政治方向,是向社会组织成员宣传和执行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组的目标,则是延伸党的支配范围,保证中共对社会各个阶层的领导。

该“意见”规定,中共在社会组织中建设党组的方式,分为按单位建立党组织,按行业建立党组织和按区域建立党组织。按单位建立党组,主要针对较大的社会组织。按行业建立党组,则是依托行业协会商会。按区域建立党组,针对的是各类街区、园区、楼宇。如此以来,便实现了中共党组的全领域覆盖。若此项规定得以落实,则中共的管控力将深入社会的角角落落,其组织之严密,范围之宽广,远超邓、江、胡时代。其他团体若想在中国建设党外的政治势力,这基本不可能。

邓小平曾说,中国若发展资本主义,将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习近平9月28日在联大讲话,重申了各国选择自己道路的重要性。中共高层十分清晰,他国不会无私的帮助中国,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走出未来,按中共所称,依靠中共发展中国就是自己的路。中国复兴之机百年难遇,稳定是最大的条件,中共掌控党外政治势力产生萌芽的土壤,可能造就未来较长的稳定期。但这也是将中国复兴的重任扛在了自己的肩上,中共若复兴之路遭遇挫折,其责任也应由中共一肩承担。

将影响未来的民间政治生态?

“意见”规定,县级以上政府中要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社会组织中有3个党员及以上的要设立党支部或总支部,建立多渠道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这项规定不仅广泛的影响现在,也将深远的影响未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民众的政治诉求增多,而要求三个党员应建立党支部,街区、园区甚至一座楼中也要建立党支部,党支部与社会的互动必然增多。因此现在出台该意见,着力点应该是未来。

有观点认为,该“意见”的出台是政治思想界的“党进民退”,在党建方面将大大拓展中共的影响范围。也有观点认为,该“意见”所体现的思想实质,是中国传统法家思想的“法律稳定”和“法术势结合”,都是为建立“一法”与“尊统”的政治生态。无论那点,都将加强中国政治的稳定。分析称,有中国特色的一党统治将长久的持续下去,这似乎确定了中国改革的前提是加强党的统治。

中共此时出台这项规定,并且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可能与现在的政治生态有关。面对中国60年未有之变局,面对社会上思潮的多样化,中共怎样去建立一个稳定的统治体制,这是摆在当代中国领导人面前的大问题。鉴于中国独特的国情,中共当局选择了强化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该选择是在深思熟虑下做出的,可能将影响未来百年的政治生态。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社会组织超60万个 党组织覆盖率四成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5-9-30 03:45 PM 编辑

中国社会组织超60万个 党组织覆盖率四成

来源:新华网
2015-09-30 09:54:26

新华网9月29日消息,中办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专家表示,意见的印发,为新形势下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社会组织总量有逾60万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褚松燕介绍,截至2014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总量有逾60万个,形成固定资产1560.6亿元,接收各类社会捐赠524.9亿元,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82.3万人。

“从资源配置、社会服务到提供就业,社会组织正在为国家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褚松燕说。

专家表示,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于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引领社会组织正确发展方向;对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挥作用;对于把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党组织覆盖率达到41.9%,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社会组织党建仍然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

“如果说社区和社会组织是建成小康社会的纬线,那么,执政党和政府就是建成小康社会的经线,只有经纬结合,小康社会的锦缎才能够织成。”褚松燕说,“因此,执政党做好顶层设计,大力加强社区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势在必行。”

a60.jpg

中国社会组织超60万个 党组织覆盖率四成


“23条”范围扩大内容拓展

中央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高度重视。1998年和2000年,中组部两次下发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建的专门文件。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认为,中央此次印发的意见与过去的文件相比,在形式上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范围有所扩大。1998年,中组部与民政部共同发布《关于在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社会团体建立党组织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规定。2000年,中组部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主要是针对社会团体,不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此次的文件则规定,除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之外,还包括社会中介组织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

第二是内容适当拓展。2000年,中组部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共分五个方面,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党建的重要性、健全党的组织理顺隶属关系、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党建的领导等。此次印发的意见把内容拓展到七个方面,共23条,包括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总体要求、党组织功能定位、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等。

“意见系统完整地回答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各方面问题,必将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徐家良说。

破解系列难题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石国亮表示,近年来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意见对破解该领域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难点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部署。

第一,准确定位社会组织党组织功能。社会组织具有类型繁多、规模不一、领域分布广、社会联系多、非营利性等特点,如何准确定位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发挥的功能作用是一个难题。意见明确指出,社会组织党组织是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最根本的是履行好6条基本职责,即:保证政治方向、团结凝聚群众、推动事业发展、建设先进文化、服务人才成长、加强自身建设。

第二,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党组织具有比较复杂的隶属关系,决定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可能由一个部门来抓,必须由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登记管理部门以及业务主管单位共同来抓,形成合力。但是,由于缺少一个能够起牵头作用、负总责的单位,实际上存在谁都管、谁都管不到位的现象。对此,意见没有进行“一刀切”,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全国性社会组织、地方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社会组织以及有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了规范,有利于理顺社会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

第三,分类推进有效覆盖。社会组织中灵活用人比例大,加上社会组织业务的特点,决定了党组织寻找党员难度较大,发展党员更加困难。意见提出了分类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的举措,即按单位建立党组织、按行业建立党组织、按区域建立党组织、实现全领域覆盖,破解这一难题。

第四,发挥好党组织功能和党员作用。针对一些社会组织中存在重视建立党的组织、扩大组织覆盖,而轻视帮助、指导社会组织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开展活动,以及党员个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的举措,即围绕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开展活动、贴近职工群众需求开展党组织活动、突出社会组织特点开展党组织活动、紧扣党员实际创新教育管理服务、贯彻从严要求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此外,关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人员、经费等难题,意见也作出了部署。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中的难题会逐渐得到解决。”石国亮说。

a61.jpeg

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资料图)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10:04 AM , Processed in 0.0727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