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2|回复: 2

[新闻] 路透:伊朗达成里程碑式核协议 或能改变中东格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4 07: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路透:伊朗达成里程碑式核协议 或能改变中东格局
2015年07月14日 19:27  新浪财经      



7月13日,维也纳,伊核问题谈判现场。( Reuters)


  路透维也纳7月14日 - 伊朗与全球六个主要国家周二达成核协议,为10多年来时断时续的谈判划上句号。该协议有可能改变中东地区的格局。
  根据协议,美国、欧盟和联合国[微博]将解除对伊朗实施的制裁,换取该国同意对其核项目的长期监控。西方怀疑该项目是为了发展核武器。
  协议的达成对于奥巴马总统和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标志着一个重大的政策胜利。采取务实主义的哈桑·鲁哈尼标在两年前当选伊朗总统,他誓言改变该国在外交上的孤立。
  由于两国之间持续数十年的敌意,两位领导人都面临国内主张强硬路线人士的怀疑。
  西方外交人士称,根据最终协议,伊朗接受了一项“快速恢复”制裁的安排,即如果该国违反与六大国达成的核协议,那么制裁将在65天内恢复。联合国的武器禁运将保留五年,对该国的弹道导弹制裁将保留八年。
  “所有辛劳都获得了回报,我们签署了一项协议,真主保佑伊朗人民,”一位要求匿名的伊朗外交官员向路透表示。
  但美国在中东的最亲密盟友立即对协议表示出敌意。
  “这份协议是西方对以伊朗为首的邪恶轴心做出的历史性妥协,”以色列副外长Tzipi Hotovely在推特(35.78, 0.87, 2.49%)上发文表示,“以色列将采取一切手段,力图阻止该协议的批准。”
  据欧盟的一位发言人周二称,伊朗和六大国的外长将于0830GMT在维也纳联合国中心举行会议,会后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外交官们称,伊朗外长扎里夫和欧盟外交政策首席官员莫盖里尼将宣读联合声明。

  协议仍需美国国会审批。美国国会由共和党控制,而他们对奥巴马政府向美国宿敌伊朗展示的姿态表示怀疑;自从1979年伊朗革命派袭击美国大使馆以来,美伊就成为了敌对国家。
  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特别是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也担心这份协议将使伊朗受益。
  伊朗政府不承认以色列并支持该国敌对势力。在逊尼派穆斯林主政的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沙特阿拉伯相信,伊朗在叙利亚、也门和其他地区的战争中支持他们的敌人。
  但美国改善与伊朗的关系也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美伊两国面对共同的敌人伊斯兰国,伊斯兰国由逊尼派穆斯林武装集团建立,他们占据了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大片领土。
  对伊朗来说,制裁解除可能会迅速推动经济繁荣,这些制裁措施严重影响了其石油出口,也使进口受到打击。达成协议料导致全球油价下跌,因为伊朗石油供应可能会重返市场。(完)
  (编译 李春喜/汪红英/王颖;审校 高琦/张明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7-14 07: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朗核协议达成 国际油价跌幅逾1%

2015年07月14日 14:44  汇通网

  汇通网7月14日讯——据外媒14日援引伊朗外交官的话报道,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已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此前外界广泛预期伊朗核协议最终将达成共识,打压油价。NYMEX及布伦特原油(52.25, 0.05, 0.10%)期货日内跌幅均逾1%,NYMEX原油跌幅最低下探至51.1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跌至56.82美元/桶。

  伊朗核问题经历了长达十年的争论、冲突,如今“一切的努力终于换来了结果,我们正式达成了协议。”该外交官对路透表示。

  此前据《纽约时报》报道,伊朗国家电视台宣布,该协议的文本已经完成,只需要进行校对,最终协议就将达成。伊朗官方媒体Fars News也表示,最终文件大约长达100页。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4 07: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核谈判长跑多年终现曙光 细数伊核问题大事记

2015年07月14日 14:5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伊朗外交官13日称,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已经就历史性的伊朗核协议达成一致。伊核问题相关六国与伊朗自2013年起,经过多次延期及多轮马拉松式艰苦谈判,达成最终全面协议。以下为伊核问题历年来的重要节点:

  20世纪50年代,伊朗开始核能源开发活动,当时曾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0年,美国同伊朗断交,并正式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自此美国开始干涉伊朗核活动,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2年8月,伊朗被指秘密建造纳坦兹铀浓缩设施和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引发国际关注。

  2003年2月,时任伊朗总统穆罕默德-哈塔米承认,确实存在纳坦兹核设施,但只是用于核电站所需的低丰度浓缩铀。国际原子能机构随后认定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且没有按照规定接受核查。

  2003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2003年12月,在代表欧盟的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但伊朗一直强调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并在暂停铀浓缩活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

  2004年11月,法德英三国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由于双方存有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2005年6月,支持推动核项目的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伊朗恢复铀浓缩活动。英法德中止谈判,伊核问题再度升温。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2006年1月中旬,美、俄、中、英、法即联合国[微博]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会国决定,由国际原子能机构把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安理会随后通过主席声明,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这标志着安理会正式介入伊朗核问题。

  2006年12月,由于伊朗拒绝停止铀浓缩活动,安理会通过第1737号决议,首次对伊朗实施制裁。截至2010年,安理会共通过6份伊朗核问题决议,实施4轮制裁,包括冻结伊朗核计划相关人员和企业在国外的资产、禁止向伊朗转让核技术、禁止伊朗进口重型武器装备、进行任何与可运载核武器弹道导弹有关的活动。

  2008年7月起,六国与伊朗先后举行多轮对话,由于双方在铀浓缩、制裁等核心问题上分歧严重,伊朗核谈判一直未能取得明显进展。

  2013年6月,立场温和的哈桑-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在伊核问题上展现务实和开放态度。同年9月,鲁哈尼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表示伊朗愿意推进伊核问题对话。

  2013年10月,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举行鲁哈尼政府成立以来首轮对话,并达成伊朗核问题持续10多年来的首份临时性协议,伊朗同意以部分中止核项目换取部分解除制裁,协议2014年1月生效。各方约定2014年7月底达成最终全面协议。这一期限到期后,延长至同年11月,随后又延长至今年6月底。

  2015年4月2日,伊朗与六国在瑞士洛桑经过连续8天谈判,就伊朗核问题各个焦点达成框架性解决方案,为下一步达成最终全面协议奠定基础。

  2015年7月14日,经多轮谈判后,西方和伊朗外交官均表示,在“扫清最后的障碍”后,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已经就历史性的核协议达成一致。各国将于北京时间14日下午召开最后一次全体会议,随后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5 11:41 AM , Processed in 0.0631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