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2

70后移民弃枫叶卡告别加拿大:我不喜欢这盘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4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0后移民弃枫叶卡告别加拿大:我不喜欢这盘菜

2014-11-03 22:54:05 
来源: 网易教育论坛

a293.jpg 在过去一年多的加国居留中,感觉这个地方并没有那么的美好,国外的生活也就那么回事儿,看到了民主社会独有的“无奈”社会现象,也体验了移民文化冲突。

网易教育讯 (来源:天涯论坛)南方长荔枝,若移植到北方,能长树枝就非常好了。不是南方比北方好,而是荔枝的基因只匹配南方的环境。每个人,都有能让自己舒适的固定程序,这些如同荔枝树的特定基因,只有在特定的环境,才会舒适成长。不同的人,情况不一样,与之匹配的环境也不同,所以具体到每个人,哪个国家更好,那个国家更舒适?答案并非唯一,或者没有答案。当然,共识也有一些,例如加国人口少树多环境保护好;中国人多热闹事业机会多。


共识不写了,作为个体来说,我更加喜欢中国。下面写写这一年多感受到的加拿大社会负面印象,宏观层面的,多是民主社会特有的毛病。

1. 加国社会是一潭热闹的死水

在加国,同一个岗位,工资十年几乎不变。很多人出国前没有意识到这点,比如本人在国内,十年收入翻了十倍不止,而这里,一年加薪2.9%还被羡慕。但我不是吐槽这种平静,那种混吃等死的平静,咱吐槽其它的。知道布朗运动吧?一杯水放面前,看不见水波,水没动吗?实际上水分子在里面欢腾着呢,可大家运动方向不同,宏观上貌似静止,难以看到改变。这就是热闹的死水。

加国各种工会,各种宗教团体,各种社区团体,各种党派,就像一个个水分子,依据自己的利益,朝不同方向运动。负责协调工作的从政者永远关注当下的选票而非未来的选票,所以在各团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永远不会去真正平衡大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于是大家角力到平衡,平衡的结果可能是谁也动弹不得。

上述说法太写意,问个具体的问题:多伦多交通够堵吧,你们认为这个问题能解决吗?我看是解决不了,别指望能用上新的高速,别指望修出高架,别指望新建地铁。堵吧,多伦多只会越来越堵,五年十年后大家都 要堵疯的时候,政客们会来拯救大家的。注意不是部分人堵疯的时候,而是大家都赌堵疯的时候。

海湾河水遍布各区,将大温哥华分割成片,现况是交通并不发达,可温哥华一年才能休几座桥?中国仅修一条宜巴高速,就能架起桥梁138座,这事儿若放加拿大,难度人类与登陆火星差不多吧。为什么,没钱,大基建就得加税,咱的税率已经够高了,“万税之国”的帽子都有了,加税咋行?那么先借钱,然后收费还贷行不?不行!别人家门口的桥不收费,凭啥我家门口这座桥就要收费?咱一样也交税啊。有钱?有钱也不行,当地居民说了,修了桥,交通方便了,会住进更多的人,咱不喜欢。所以你们就天天在路上堵吧,这么堵还往我这儿跑,怨你自个儿脑袋不好使,别怨我不让修。看,怎么着你都没法修。

这就是博弈,各团体间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动弹不得。

任何一个行动,都能得到一些选票,但同时也失去一些选票;而不做任何动作,将矛盾转移到群众中,“一些人不愿意修,不是我的错,我已经努力过了,可怜可怜吧,继续投我的票”,反倒可以多得到一些票。

这儿征集意见,那儿征集意见,多热闹啊,可最终人们都在桥上路上堵着呢,死水一潭。


2. 加国利益格局已经稳定,中产=驴子+穷人

出国前一直以为国外的中产是小富人群,银行里有存款,日子过的虽不奢侈但也相当的从容。多少收入算中产?各位自行判断:2013年加国人均年收入3.9万,年收入前10%的人数出来,他们平均收入8万(没想到我这个收入还是前10%,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叹息)。可实际上,中产收入扣了税等后拿到手的只有6-7成。没房算什么中产?所以中产总要买房的,买房就得贷款。每月要还贷,还得交房产税,汽车保险/油开销等等,所剩无几,形同月光族,就是穷人一枚。

此外,工资年度涨幅一般只有2-3%,即中产收入数十年不会大幅增加。不涨工资无存款,就必须老老实实做二三十年房奴,期间如果失业,各种账单等着付,压力就超大,所以中产只有像驴子一样不停的干活,存够钱每年旅游一趟就是中产唯一的追求。

如果你在国内有个自己的房子,有个脑力工作,尽管你是月光族,恭喜你,按照加国标准,你是中产了。而且加国中产还特羡慕你,因为你不用拿税后工资的一成去交房产税。

中产工资20%-30%交税,税后工资的约10%再付房产税,购物再支付约12%的消费税,也就是说全社会40-50%的中产收入,以税收的形式上缴给了政府,如同佃户每月向地主交租,然后留下本月口粮。

所以政府是最有钱的人,坐拥40%的社会收入,更重要的是,他是花这笔钱的人,他是商人最大的客户。这些钱在政府的支配下,流向一个个成熟的管道,管道的另外一端是医疗体系,教育体系,基建,社团,公司等等。这钱花的是否合理?没人知道。浪费是另一种贪污,只不过利益输送更加隐蔽更加安全稳定。我看到公园有造价超过一万加币的户外遮阳伞(中国也就两千人民币一个吧);造价10亿加币但不可用的安省健康IT系统,等等。现况是,政府会告诉你,这钱用哪儿了,但你永远不知道是否值得花这么多钱。

管道那端的不同体系,也是不同的利益集团,集团内外博弈,已经达到稳定的状态,有多少管道,每个管道分多少,已经确定,因为已经挤不出一分钱来修桥梁。中产在其中的角色,就是当好驴子,不断的产出,维持这些管道的运转。

中产这种一辈子当驴(67岁才能退休),必须不停工作否则生活品质就会大幅下降的现象,时常让我以为政府专家从宏观角度计算过,佃户交多少租子,来年不会饿死,也不会有钱购买土地,必须干佃户一辈子。

中产有没有怨气?现况是欢呼免费医疗的中产,忘记了自己在交税;而交税的时候,想着这税非交不可,还好有余粮生活。再说了,很多中产,也是从管道中获得收入。抱怨?抱怨有啥用?

所以,在加拿大当中产,只是一头有草吃的穷驴,还得一辈子驴。

记住,国外的“中产”,就是“穷人”这个词儿的马甲。


3. 寻遍加拿大没有一个气候好的地方

看着加拿大的地图,找不出一个气候好的地方,到处都是极端气候。几乎占全国半数人口的安大略,半年冬天,数个月得呆在室内;新兴城市卡加里,今年五月还在飞大雪,六月却满树绿枝,可十月又得开始飞大雪;有人要说了,温哥华好啊,冬天不冷。是的,温哥华的冬天不冷,这是加拿大冬天唯一不冷的区域。可是,他有连续半年阴雨天,注意是连续!是半年!阴天!冬日更是黑云层层覆盖恍若在拍灾难片,偶尔露个太阳全城欢呼。这半年树枝上,直面天空的草地上,处处见摩丝—一种是喜阴生长在潮湿环境的植物。

不过,如果你喜欢抑郁灰淡的情调,来温哥华吧,分量十足的半年忧郁期。

4. 加拿大是一个架构在鼓励自私基础上的社会

加国人保护野生动物,包括熊。可是,如果一头熊攻击过人,那么政府一定会尽力找到那头熊,杀死它。我保护你,但我是不可侵犯的,你我的利益并非平等的。

为了涨工资,BC全省教师又开始了数年一度的罢工,到现在还没结束,学期末没老师上课,学生都呆家里,当下没人知道暑假后学校是否有老师。这种公共事务人员的罢工,在加国非常常见。他们不关心给社会造成多大损失,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会拿着自己的业务要挟社会,尽管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薪资待遇已经让人羡慕。

我理解,加国的逻辑是,人人聚焦自己的利益,那么社会利益就得到了保证。可现实是,老师罢工,学生家长的利益丢失了,得请假在家看小孩;小孩的利益丢失了,没人给他们讲课。

表面上,加国有各种慈善行动,各种有爱。但是,就像对待熊的态度,我永远是绝对的第一位,我们不是对等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岗位都是如此态度。

5. 加国政府是没有诚信的政府

这国家移民(微博)政策朝令夕改。你根据今天看到的约定,勾画出一副景象,按照这约定做了各项动作计划,他明天能将约定全部推翻不认账。这个特点很多人多人体会到了,不多写。

6. 加国是可以合法以多欺少的社会

新鲜出炉的C-24法案给出,在某些条件下,加国的公民权可以被剥夺。我想,公民若违法,可以关监狱,公民权怎么能够被剥夺呢?可2014年制定的法律,就能有这样的条款。

久远一点的,有排华法案。

当前的,还有越来越苛刻的居留权和入籍规则,完全是在压迫没有公民权力但同样纳税的绿卡居民。

这些不合理的法案,都能程序化的通过。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机制,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可是,多数人的观点,只代表多数人的利益,他不代表道德,不代表正义,只代表利益。于是,少数人的利益可以被合法的剥夺。被剥夺了公民权,别喊冤,因为这是法律规定的;也没地儿喊冤,咱加国是法制社会,一切以法律条款为准,况且此法案还规定,被剥夺公民权的人没有任何申述权。

这是加国的以多欺少机制:立法,执法。

虽然法律条款在多数时候,都以正义的形象出现,但是,民主社会的法律,并不代表正义与道德,它本质上只是多数人的意志与利益的反应,这是由法案产生的程序决定的。法律条款是人定的,设立条款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立场。加拿大就是一个以讲利益为根基的社会,只有低层次的是否守法与不守法的概念,高层次的正义与道德观念非常弱化。对比来看,老祖宗以商人逐利而轻商,推行仁德,是很有道理的。

法制社会就一定好吗?被合法但不公平剥夺了权力的人,最多也就获得几十年或百年后迟来的道歉。此时,我觉得中国的信访制度成了优点。

我的理解:民主社会的少数服从多数,以及表面上权力的分割,只是一套管理体系,他无关正义/非正义,道德/非道德。就像武器,可以用于救人,但也可以用于杀人,武器本身没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属性。所以,别幻想民主社会一定是公平,正义的,别对这体系赋予太多的泡沫,看到这个社会很过分的剥夺部分人的权益时,也别惊讶。因为他仅仅是少数服从多数的体系,而非错误服从正确的体系,并非宣扬仁义的体系。

有人问多数人的选择错了怎么办?这个简单,现况是,若干年后,政府出面口头倒个歉,然后往事就算一笔勾销了。排华法案,土著寄宿学校都是现成的例子,扯远一点,德国人不也这么干的么。

啰嗦一点:在这个机制下,政府一定会关注民众的族群结构,主要是人数。因为他需要提前评估,若利益之争涉及族群时,谁会成为少数。

7. 加国社会极度消极而中国的社会积极进取

“公共事物应积极进取”。中国属于大政府,政府有强有力的主导权,没钱也能借到钱修路修桥;加国是小政府,一切按部就班,没钱就不修,大家都忍,哪天都忍不住了,好吧,咱们下年加税(都受够了,没人反对加税了),把这路桥修了,这么一趟程序下来,十年过去了。我顽固的认为,多数普通大众忙于一日三餐,眼界十分有限,只空有力量,而无长远的眼光,加上人性本懒和自私,所以靠普通大众来决策,只有等火烧屁股开始疼了才能有结果。因此公共事物的决策,不应过多受非专业人士的影响。

但是在加国,决策不但受大众影响,更为不幸的是他很可能只受少数普通人影响。为什么说少数?相比于“得到”选票,政客更关注“失去”选票,不做,可能啥事儿没有;做了,会失去部分选票,此时当然选择不做。这现象导致针对一个公共事物,潜规则是否决票的权重大大高于赞成票。所以在公共事务方面,加国有时候沦为一否决制,这种体系里面,做点儿事情是很难的。写到这里,有人可能反问,少数人真的有这么大权力吗?为啥政府可以拿数百亿加元买军舰,却没钱修一座桥?我没有查询过买军舰的决策过程,我不能回答,所以说我上面的描述仅仅是针对普通公共事务,例如修个桥,修个路,建个地铁啥的。大政府+专业人士,可以保住快速的做正确的事情。而小政府+准专业人士,就是一潭热闹的死水。此外,前面提到少数人可以被欺压,这里又提到少数人可以做否决。矛盾么?不,因为决策权不在百姓手里,民众可以提意见,但决策者只根据自己利益做决策,所以结果不一。

所以相较而言,中国体制更加的积极进取,而加国体制更加消极守成。中国充满希望;而加国充满无望。

8. 加国社会是带病毒生长的社会

在加拿大能发现各种奇怪现象堂而皇之的存在,比如“卖淫合法,嫖客有罪”;比如小学中学生可以自己选定性别;比如hastings大街诡异的吸毒人群;比如光屁股路鸡鸡游行;还有所谓宗教自由下的邪教等等。有人欢呼这是自由,可我觉得很多现象是披着自由外衣茁壮成长的病毒。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失控的社会。虽然当下还看不到很危险的局面,但是打着自由的旗号,会不断新生各种病毒,而且各种病毒会继续成长。是否有一天,这个社会将陷入明显的病态?这个可能性完全有。或许当今加国的高税,懒惰,入不敷出,就已经是病态?中国的体系,即使被感染,那也是细菌,可以高效解决,加拿大的感染,来自于其认可的社会基本规则,属于病毒,没法儿清除。

9. 完全不靠谱的医疗系统

医疗虽然不算社会宏观大面儿,但也是重要的一面,值得关注,所以还是拧出来专门批一顿。

急症平均等待时间三小时,有人胃疼,三小时没轮上,轮上看时已经不怎么疼了;医生觉得你不会马上完蛋,贵点儿的检查可能等很久,例如有人等8个月做CT的经历;还有人胃部不适待转专科医生检查,排在四个月后。很多人乐于宣传这个系统的“免费”,对“奇慢”装作没看见。

这么一个烂系统,仍然有很多人大唱赞歌,主要是看上两点:

“免费”:虽然不住院时,需要自掏药费,好歹医生出诊是免费的。可是,即便是这种有条件的免费,在其背后,都有政府给医疗机构付账,例如医生的出诊费。政府的钱哪儿来的,税收。所以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平等”:就算你是总理/富豪,在加国看病也得跟老百姓一样排队。加国没有私立医院,据传是人们不愿意,因为担心私立医院抢走公立医院的资源,使得小民得不到好的医疗服务。于是公立奇慢,私立无门,所以有钱的话,要么回国看病,要么去美国看,否则就一起等啊等啊等啊等。

医疗最重要的不是平等,也不是免费,而是及时。加国这奇慢的医疗系统,有钱无钱大家一起带病等待的系统,与人人平等人人挨饿何其相似,完全不靠谱。

一些朋友建议我坚持坚持,保留身份,在此感谢好意。但是,看到很多这种来来回回的朋友,迷失了,在中国也不习惯,在加国也不习惯,最后尴尬无比。所以,既然知道这里不是我的地儿,就走的干干脆脆吧。

文化差异,重要程度远超种族差异,文化才是人的根本,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模式,文化的最基本载体,是且仅是语言文字。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07: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叶卡过期 1662名中国“太空人”遭拒回加国(图)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4-11-5 07:42 AM 编辑

枫叶卡过期 1662名中国“太空人”遭拒回加国

文章来源: 明报
于 2014-11-04 20:57:09

a330.jpg 在海外但枫叶卡已过期的“太空人”,必须先申请永久居民旅游文件才能返回加拿大。据移民部的统计显示,去年单是北京、香港及上海3个移民部签证办事处,申请旅游文件遭到拒绝的人数竟高达1,662人,占全球被拒人数三分一,其中北京被拒达940人,是全球各签证办事处中最多。

移民律师王仁铎透露,这些被拒的人士当中,有人是已接获领取枫叶卡通知,以为已成功换得新卡,没想到在申请旅游文件时却遭到拒绝。

移民律师李克伦(Richard Kurland)透过《资讯自由法》(Access to Information)取得移民部在2013年度有关旅游文件申请统计。统计显示,虽然全球旅游文件通过率达到70%,但香港申请通过率只有47%,北京通过率为58%。

李克伦说,旅游文件申请最多来自亚洲/太平洋地区,其中又以北京一年处理2,382宗占最多,在被拒人数当中,又以北京一年被拒940人为全球最多。

若比较通过率,发现中国几个签证办事处的通过率明显偏低,其中又以香港通过率只有47%,在698宗申请当中,有353宗被拒绝;北京通过率58%,上海通过率为68%。

亚洲其他主要签证办事处方面,新加坡的通过率也低,只有53%,新德里64%,马尼拉则有70%。

李克伦分析,北京办事处被拒人数为全球最多,自行撤回申请的人数也达到136宗,也是全球最多,这说明居住在北京的申请人可能自认达不到保有永久居民资格所需5年内住满2年的时间,所以决定放弃申请,也等于自动放弃永久居民身分。

未能达到5年住满2年条件

他表示,造成申请旅游文件被拒的原因,绝大多数是无法满足过去5年在加拿大居住2年的条件,以致丧失永久居民资格。

移民律师王仁铎指出,虽然法律上,即使申请旅游文件被拒,还不算是丧失永久居民资格,申请人仍可向法庭上诉,但他提醒,旅游文件被拒个案上诉成功机会,不到5%,比例非常低。

而他知道当中有不少人,其实是已接获新的枫叶卡发出通知,才去签证办事处申请旅游文件回加拿大,没想到即使新的枫叶卡已经发出,在海外的签证办事处仍可以重新审核申请人的永久居民身分,并拒发旅游文件。

申请旅游文件被拒者 律师建议经美陆路返加

移民律师王仁铎指出,中国申请人由于不是加拿 大给予免签的范围,因此当被通知领取新换发枫叶卡,人在中国的永久居民通常会去申请旅游文件,但如果永久居民是来自加拿大免签地区如台湾,则随时可以持台 湾护照入境,不需经过旅游文件这一关。他因此认为旅游文件的要求,对于来自需要签证国家或地区的人士,特别不公平。

对来自要签证国家人士不公

王仁铎说,申请旅游文件被拒问题,甚至比人在加拿大,申请枫叶卡换发被拒更为严重。

他表示,一旦申请旅游文件被拒,申请人想上诉,移民官会视申请人是否曾在过去一年入境加拿大,决定是否给予一次性入境签证,如果过去一年当中未曾入境,则移民官不会给予入境签证,申请人若仍想上诉,建议先到美国,从陆路方式入境,再申请上诉。

去年中国几个签证办事处申请旅游文件被拒人数高达1600多人。

王仁铎说,这当中很多人已接获领取新枫叶卡通知,以为既然通过枫叶卡换发申请,代表永久居民身分已被确认,因此去申请旅游文件应不会有问题,但其实不然。

他解释,申请旅游文件时,移民官可重新根据新的时间计算,计算申请人在申请当时的过去5年,是否住满2年,而申请人回到原居地居住愈久,即愈有可能达不到要求,而被认为丧失永久居民资格。

王仁铎表示,移民部建议人在海外的人士,若无枫叶卡,即应去申请旅游文件,如此建议其实可能让他们重新被检视有无永久居民资格。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5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说的这些,在他决定申请移民的时候就这样呀,当时他自说自话,来加拿大错了。

加拿大,一百年前就这样了,没变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6 09:40 AM , Processed in 0.0326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