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1

难度极大:为何中国科学家至今同诺奖无缘?(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8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难度极大:为何中国科学家至今同诺奖无缘?

文章来源: BBC
于 2014-10-08 14:50:46

 
  a737.jpg 2014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物理和化学奖纷纷揭晓。获奖的有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科学家。然而,名单中仍是没有中国科学家的名字。

  学者表示,中国官本位的体制和鼓励“寻求正确答案”的教育使中国科学家至今同诺奖无缘。

  中国人可以说有很强的“诺奖情结”。今年诺贝尔奖预测时,预测获奖的名单中出现了四位华人面孔,得到了中国媒体的广泛报道。报道都特别提到其中两人是在中国国内受过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开放之后出国留学,做出了出色成绩。

  诺贝尔奖揭晓,四位华裔科学家没有获奖。中国媒体报道纷纷表示遗憾。

  然而,即使他们四人这次获得了诺奖,也是在国外研究的成果,不能说是中国科学研究的骄傲。

  诺贝尔奖建立100多年来,虽然偶尔也有华裔科学家登上领奖台,但至今没有一个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获此殊荣。这种状况也不断引起中国国内的讨论和反思。

  早在1996年,中国科技界的权威性报纸《中国科技报》就曾发表一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文章作者的结论是,中国未能赢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中国科学政策上的偏误造成,即科技政策上“重术轻学”。

  在北大校庆100周年的聚会上,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对北大学生说:“获奖与否关键问题是需要一个肥沃的土壤”。

  中国土壤的条件显然不够。

  曾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经济学家张炜在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表示,中国出不了诺贝尔科学家是体制出了问题。

  “中国目前的体制还是没有以科学家,以科学为本位,而是官本位。无论是资源的分配还是社会上对他们的承认,都是引导着科学家朝官本位的方向走。这就分散了许多科学家的精力。而且,在中国是科学家为官员服务,而不是官员为科学家服务。这是一个最直接的原因”。

  他说道,每个中国科学家背后都有好几个领导在领导着他。申请经费要找这些官员,他要得到这些官员的支持,否则很难做出成果。很多在海外学有成就的科学家回到中国,希望用中国的资源为中国做些事。结果发现要花费很大精力搞人际关系。不得不做一些官员喜欢的工作。被迫参加一些与科学无关的工作。

  今天的中国能成功发射卫星,把载人宇宙飞船送入太空,下潜到数千米的深海。不过张炜指出,所有这一切并不是开创性的。而不过是在延续别人的理论,重复别人的做法而以。不能代表一个国家总体的科学发展的水平。

  思维方法

  中国本土难出诺奖科学家也同中国体制所鼓励的思维方式有关。


  张炜说,中国无论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提倡的都是“寻求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鼓励学生按照他们的兴趣创造性地提出问题。

  他问道,如果在政治课,社会教育课等方面都要求学生循规蹈矩的寻找官方正确答案,又如何能想象学生们会在科学课上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呢?

  偏见?

  中国国内有一种说法,认为诺贝尔奖的评选存在意识形态偏见,也有说诺奖“重欧美轻亚洲”。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学者潘晓松表示,冷战以来,诺奖的评选一直是跟着政治潮流在动,就是说全球的政治潮流朝哪边波动,或者加上全球化以后的经济潮流朝哪边来动,他的关注点就往哪边挪。

  关注重点会变化并非没有道理,不过说诺奖评选存在意识形态偏见或重欧轻亚恐怕站不住脚。前苏联曾获得过十多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而获得诺奖的也有多名亚洲科学家。今年获得物理奖的就是三名日本学者。

  经济学者张炜说,对科学家的评定,不敢说完全没有偏见,但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在国际上讨论经济问题的时候,这种偏见是不大的。诺贝尔奖总体来说,大家普遍认为是公平的。

  他说,中国的问题是,从小到大的教育,妨碍创造性地思维。这种做法毁了两代人。因此从这两代人中要产生有创意的科学家难度极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0-9 03: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6 02:47 AM , Processed in 0.0277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