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0|回复: 4

访谈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李木源林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5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14-8-26 12:19 AM 编辑

       p167819038-1 (1).jpg

       和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李木源林长神交已久,一直有愿想到新加坡居士林去参观学习。去年8月,成都崇州白塔寺住持果平法师,受新加坡居士林之请前往讲经,相邀我一同前往,如此殊胜的因缘,使我有缘聆听李林长的开示,也有缘在居士林学习。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不仅是广大信众的精神皈依的家园,还为推动各宗教间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在各宗教团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自道阶老和尚创办以来,经过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近年来在林长李木源居士带领下,大力推进弘法、慈善、教育、医疗、宗教交流等事业,备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赞誉和肯定。而李林长个人的修行成就也让人赞叹不已!

   在此我们把李木源林长请进我们的行愿会客厅,希望对他的访谈和介绍能够给读者带来学佛的信心和切实的帮助!
  
  放下生意 55岁离家修行
  
   谭天:李林长,很多学佛的读者都知道你曾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和太太育有四个女儿,有一个幸福的家,你是怎样说服她们同意你放下世间的一切到居士林专职为佛教事业服务的?

   林长:是的,我到居士林常住以前是一名商人,做的是工业油和建筑材料等生意。其实,从20多岁开始,我便在居士林活动,或许是服务社会的工作越做越无法自拔,不知不觉便会把所有时间放在这方面,常无法分身照顾家庭。渐渐地,希望全心全意处理居士林事务的念头越来越强,常想放下一切,全职为居士林服务。十多年前,我已开始向家人提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当孩子渐渐长大了,能够独立后,我便逐步将业务转交给家人。 8年前时机成熟了,在我55岁生日时作出了抉择,放下一切,到居士林住了下来。她们也很理解。

   (8年来他天天为慈善事业忙碌,前4年他竟没有回过自己家。过年过节,也是忙着为贫苦无依的老人家张罗吃的用的,没时间和家人吃团圆饭。在居士林他没支薪,坦言生活简单,花费也少。如今律己甚严,每天做完早课,7时45分步行去公共泳池晨泳,9时25分会到居士林自己洗衣晒衣,吃两片面包喝杯饮料,就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一直到晚上11时检讨当天的过失,策划明天的工作。李林长笑指手表说:“我的手表25元用了好多年,修理手表的店员说每个人像我的话,手表店都要关门了。以前我做生意时也有Rolex King,现在绝对不可以戴,连这身衣服也是孩子买的。朋友说我很吝啬,我承认。自己舍不得上素食馆,顶多去观音斋吃两块钱,钱一定要用到位。看那些老菩萨用自己省吃俭用的血汗钱来添油。自己怎么敢花费?”)
  
   谭天:难道你不想念家人吗?

   林长:人总是有感情的,但有的时候必须衡量大爱和小爱,如果你看到自己付出那么一点点,却能让别人的痛苦减轻,烦恼得以解决,那种快乐是无法言喻的。而且孩子大了,也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

  (虽然李木源不回家,家人倒时不时到居士林探望他。以前,李木源拥有排屋和公寓,现在却睡在居士林一个又小又窄的房间里,据悉他这个房间没有厕所,只有一间床和一个桌子,挤在一起,要站都没有地方。还在居士林二楼进办公室的通道上。他在房门上贴了一张通告:严禁女性单独进入,清洁女工除外。可见他处事严谨的作风和简单的生活态度。对于这点,李木源没有什么不习惯,他说;“反正睡觉只需要一张床,不需要那么大的地方。”)
  
   谭天:很多人都不理解过简单生活的学佛人,他们会认为那很苦,人在世上就是快乐享受,你是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

   林长:那是他们没有身在其中,体会不到里面的快乐。我们的人生一定要有一个目标,学佛人的的目标就是要为众生服务。做一些好事,多修行,多念佛。我们学佛其实是很快乐的,我碰到很多高官,也碰到很多有钱人,很多类型的人我都碰到过了,他们并不快乐。反过来,你看那些学佛老太婆,穿得破破烂烂,拿着念珠坐在那里念阿弥陀佛,你说:“老菩萨,你好吗?”“好!”“快乐吗?”“快乐!” 笑的时候只剩下一个牙齿,她还跟你笑,内心的一种纯真。你叫她去害人,不会;你叫她骂人,她也不会,她也不会发脾气。多么快乐,完全没有伤害,好像一汪很纯的水,不是一杯烈酒。我们的生活虽然很平淡,但很快乐,乐在其中,不了解的人是没法想象到的。佛教徒其实都是在享受生命。所以如果有人需要佛教的这种快乐、安详,应该来学佛。
  
       母亲引导我走上学佛之路
  
   谭天:李林长您又是怎样开始您的学佛之路呢?

   林长:是母亲的一场病改变了我的人生。在我小学的时候被老师带去领洗,中学参加青年团,是一个活跃的基督教徒。当时母亲病重,我结束了自己的生意来照顾她。一次母亲吩嘱我去光明山点灯,一翻到佛书就被吸引住了,并在日后亲近宏船法师和广洽法师,深受他们的身教影响。一次母亲对我说:“有空念佛。”当时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因缘,一开始就会念阿弥陀佛,所以对净土宗就很喜欢。
  
   谭天:应该说,您母亲是你学佛的启蒙人?

   林长:是的。母亲是此生启发我最大的人。从小就灌输布施的精神,叫我拿钱给乞丐,我回答她说要等到我发达后,她反问这辈子若不发达,就不用做好事吗?你有两角钱,先给他一角,凡事不要管别人怎样看,最重要对自己的良心负责。母亲病重时,几乎整个乡村的人都来探望,我妈妈有屋出租,对方十年没交屋租,她非但没有追讨,还为他孩子煮饭做衣。她一向广结善缘,从不跟别人计较,教导我们对人好,有难时就有很多人自动来帮忙。因此我从小就爱亲近老人,拥有很多老人朋友。1967年母亲往生后,我自己也休息了整年,最大的体悟就是病苦,并在那一年来到居士林。后来从事板材、建筑及股东生意,在个人生活方面我也按照母亲的教诲来做,只是爱运动,从不上马场和夜总会,坚持做生意不需要无谓应酬;并在业余参与佛教活动。
  
  学佛不是求什么,是要为佛教和大众做些事情
  
   谭天:凡是学佛的读者都知道,刚学佛时对佛法的认识,和随着时间推移后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李林长对此有着怎样的理解呢?

       林长:以前很向往佛教,认为佛教可以让我们得到很多利益。可是当我参与一段时间的佛教活动后,我认为一个佛教徒不是要在佛教里面去求平安、求生活稳定、求发财、求菩萨保佑我们什么。我们应该为佛教做一些事情,把佛教的精神弘扬出去,而不是要从佛教里面得到一些什么。通过我以后深入的研究,体会到佛教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思想里面。佛教2000多年,中华民族5000多年,这两股力量合在一起的话,力量非常大。只要一个人肯去深思明辨,里面的内容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年轻气盛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要得到,认为拥有就好,争取什么都要。而学佛以后,会看淡这一切的。对人情方面,对服务社会,我们会更加积极的,为什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谭天:能谈谈您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缘分吗?

   林长:我刚去居士林的时候,男性不超过5位,女性大概是20多位,我看这个大殿,为什么没有站满人呢?我就想,我应该把学佛的好处告诉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来学佛。所以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够负责的话,我要做一个地方,让大家日日夜夜都想来,不是一个星期来一天,是希望每一天都能够来,只要他能够动都可以来。所以现在,我看到很多老菩萨,他们好的时候来,生病的时候也要来,往生以后牌位还要放在居士林。我看了非常欣慰,这是我们多年努力的结果。正如他们所说的:“我生为佛教徒,死也是佛教的一份子。”

  学佛不可无善知识
  
   谭天:学佛几十年来,李林长在世界各地包括大陆,接触过海内外的很多法师、居士大德,那么这些人有没有对您产生重大的影响?

   林长:我很有福报,碰到很多老法师。比如茗山法师,我非常尊敬他。他做事情非常严谨,坐姿、讲话,一举一动,都在教导我们年轻一辈。比如在居士林,我跟他在一起谈话,他的侍者就讲:“法师昨天睡不好,很晚才睡。”茗山法师听了这句话,就说:“**法师,不可以这样讲话的。李居士是自己人,是不要紧,如果别人呢?你讲这句话意思就是要赶他走,说我累了要睡觉。”他吃东西呢,很多菜,他拿了一个盘,要吃的夹在这边,他说大家用吧,你们夹了菜就要吃完啊。他们说:“老法师啊,全部吃完吧。”他说:“我夹在这边是我的,我要吃完;那边是公家的,我吃不下,我不动。这边我要负起责任,我要把它吃完。”吃完以后,还要放一些水,把里面洗得干干净净,这样喝下去。所以他在新加坡教导我们非常非常多。每次来,我就找一些年轻人,只要茗老在那儿吃饭也好,走路也好,你们陪着他坐,你会得到很多宝,这个是书里得不到的。他穿衣服穿得是非常非常整齐,每个纽扣要扣得整整齐齐。你看茗山法师的日记,看了非常感动,所以茗山法师日记我叫我们年轻学佛者要多看。他的心非常细、非常广、非常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还有普陀山妙善老和尚,他对建筑对管理要求非常严格。我跟他很熟,他每次说:“李居士啊,普陀山跟居士林是一家人呐!”还有九华山仁德老和尚,仁德法师1987年跟我讲:“我想盖个佛学院。”88年我去的时候,是7月份,晚上6点多了,我刚一到,就把我带到了甘露寺,说:“这个地方做佛学院,好不好?”我看了一下,说:“糟糕,没人烟。”他说:“我就喜欢这个地方,走上去也走不到,走下来也走不到,学生断在这边是最好的。年轻人的心躁,如果这边是九华街,他们会去买东西呀,会去赶经忏啊,就把他们弄坏了。”听他一解释,我说:“非常好!”他说:“你要护持啊!”我说:“好!”我答应他。

   赵朴老念《心经》给我听,他是用梵语念的,念起来很大声,很高兴。我看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问 我:“李居士,你懂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南无是皈依、归顺,阿弥陀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是年龄啊,无限的年龄;无量光呢,遍一切处。你看你念这句话,所有遍一切处的佛菩萨给你念到完,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佛都念到!念这句佛号的福报是最大的,要多念。”

  新加坡的广洽法师总跟我们说的:“做人,最主要要有人格。没有资格,不要紧;没有学问,不要紧;没有钱,不要紧。没有钱有什么要紧?为富不仁呐!你有学问,衣冠禽兽做什么?我什么也没有,但我有人格,我是个学佛者,我是个出家人。”所以他一辈子对人格很看重,做人做事很到位。我的体会是学佛不能没有善知识,不能没有同参道友。
  
   曾为肉狂今食素
  
   谭天:李林长听说您吃素前很胖很胖,99公斤,腰围48寸,买T恤找不到尺码,开车时肚子顶着驾驶盘,现在看你那么清瘦很难想象你当时的情况。你是怎样开始吃素的?

   林长:呵呵。的确,十多年前我看到菜会怕,人家要请我到素食馆宴席,我宁可跑去吃虾面。(他形容在吃素十斋时期很痛苦,一到月尾三天就要发神经,明天要吃素,半夜两、三点还跑去肯德基吃个够;初二,一早开斋急忙开车去吃肉骨茶。接着他讲了下面的故事。)

   1988年佛教总会在新加坡要传戒,广洽法师希望我支持,发动大家受戒。我就想,如果要劝人受戒,自己也必须发心受戒。师父劝我受菩萨戒,但那时我还很喜欢吃肉,于是就跟师父说,我要吃肉,顶多十斋日吃素。到戒场时被一位师父很严肃地跟我说:“做什么菩萨,还要吃肉!”说也奇怪,在受戒后,要回家之前,本来我还特地打电话请家人要煮好料(荤食)等我,但一回到家,一直感觉家里有臭味,好像死老鼠的味道,但又找不到死老鼠。后来才发现,那臭味是来自我平日最爱吃的鱼肉中,从此以后,我只要闻到肉味,就感觉是死老鼠味,自动就不敢吃。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那么爱吃肉的人,竟然会改吃素食。这就是佛法的不可思议。心改变身体命运就改变,环境世界也改变 。
  
  看淡生死不怕癌
  
   谭天:我们知道林长您是一个癌症患者,还有不少疾病,可近20年来,你却一直快乐的生活着,担负着居士林繁重的工作,您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林长:在1986年,那时我整天咳嗽,咳了两年多,后来去照透视,医生跟我讲:“李居士,对不起,告诉你,你肺部有恶性肿瘤。你心里要有准备,要不要切除?”我听后整个手脚都软了,口都干了。平时说不怕死,到这个生死关头,该怎么办?头脑一片杂乱。可是我强笑着,摇摇头,说:“我回去思考一下。”回来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我没抽烟,我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可是我想到,这是因果,该走我就走,不该走,我还是会活的。

       我记得经论上讲,要念佛,念佛就消业障。病能好就好,好不了,我也一定能够往生西方。那时候我整个星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念佛号,一直念佛号。过了差不多半年,再去看医生,他说已经扩散到肠了,肠也有瘤。我说:那不要紧,我已经知道了,我应该走哪条路。” “以前我听到死很害怕的,可是我现在不会怕了。经书里面说极乐世界是很好的,很庄严的,在人世间找不到这么美好的地方。为什么这么美好的地方我不去?我应该快点去。我一定能够去的,所以我就一直念佛,求往生。

       结果去医院,起先是两个星期一次,后来一个月,后来三个月,后来一年。医生说:‘李先生,你这个东西没有扩展了,没事。’在1999年,我去北京,还去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身体,里面还有一粒瘤,可是现在瘤还没有动静,在那边冬眠啊,没事情。” “以前我的心脏三条阻塞,其中一条要搭桥。最近到中国去检查,医生说我的心脏还很有力!我们学佛的人要将生死看得很淡,要学印光大师,在房里挂个死字自我警惕;便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了。人是越紧张越短命。”

   (现在他每天念佛,不遗余力为佛教大众服务,不但办居士林,佛教图书馆以及弘扬佛法的培训班。还教儿童读经,安顿老人、照顾老人、教老人念佛,甚至到监狱演说佛法,为人助念、帮死人沐浴穿衣化妆,只要是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学佛的事,他都脚踏实地,亲自热诚地去做。结果他有癌症也没怎样,心脏病没开刀,也没怎样。后来检查的结果,他心脏原本阻塞的三条血管,竟自然恢复正常,而且身体越来越强壮。他游泳可以每天游一千五百公尺,甚至可以一次游五千公尺。坐船大家都会晕船,他也不会,而且还会帮忙医生照顾病人。
   这不是奇迹,是因为他会把自己内心里的病毒灭掉,使心恢复清净、真诚、慈悲,于是全身的细胞自动重新组合、重新排列,身体自然就会恢复健康!)

  佛教徒要多做慈善
  
   谭天:有人讲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宗教,就会天下太平,您怎么看?

   林长: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同一对夫妻生的孩子,也未必能够和睦共处。“你看邻近的国家烧教堂,你烧我的,我烧你的,这个寺院尽管很有钱花了一千万、两千万来兴建,一暴动把它烧掉就没有了,如果能够促进彼此间了解,多做善事,也许就会改观。”
  
   谭天:很多世间人都认为佛教是寺院宗教,很少走入社会融入民间,不像其他宗教为社会大众服务。对此您如何看?

   林长:当我们去接触别人,越觉得自己渺小。当你认为自已第一,就是看不起别人,所以我们经常要研究别人做些什么;我们要每天跟别人学习。

   有一位老菩萨,信佛四十多年后改去领洗,我当时听了很惊奇,跑去老人院探访她以了解原因。原来,老菩萨在养女结婚后,就进入一家寺院帮忙,一个月十元单钱,一住十多年,上辈的住持把她当成自己人。这次她病了没人照顾,从房间爬到大厅呻吟:“我病了,给我水喝!”他们说:“你病了最好回家。”老菩萨哀泣:“我已没家,一切给了养女。”“那么,你去找你的养女吧。于是,致电通知养女将她领回去,养女嫌她又病又脏,一个星期之后将她转送老人院。

       老人院的修女,把她从轮椅抱进房间,亲吻她一下:“你放心,从现在开始我会好好的照顾你。”宗教,她一辈子信仰的寺院不要她;亲情,含辛茹苦养大的养女也不要她。反而一个素来陌生的修女不嫌她脏,抱了又吻,使她的眼泪一直流。她想了两个星期,结果去领洗,她说:“我不信天主教,我只信观世音菩萨,这些姑娘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当时就很感慨万千。我们是否要检讨?人家修女只有四套衣服,两套白两套灰。连衣都舍不得买,穿破了向教会申请替换;我们教界有的衣夹要打金镶钻,一条珠链动不动就要几千块钱,反而是我们不能做到,人家示现。所以我们佛教徒要多检讨自己,一切从我做起要多做慈善,多关心社会各界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的人。
  
  孝亲敬老 感恩先辈
  
   谭天:我知道你们居士林每年都要向社会上的老弱贫病者颁发度岁金,这是居士林数十年如一日的济贫活动,能谈谈此活动的社会意义吗?

   林长:这是我们居士林回报社会、孝亲敬老、感恩先辈的一个传统活动。这是根据福利部调查贫户的名册,每位贫老红包八十新币,每年都要发出几十万新币的度岁金。有人问为何不寄去他们的邮政户口,何必让老人家跑一趟。其实来说这是一种祝福,跟老朋友聚首,顺道拜拜佛,接受各法师的祈祷后拿一封红包,年三十晚再请他们来聚餐。如果你的女儿只是把红包寄到你的户口,钱再多你又有什么感想?若拿两粒柑十块钱亲自上门来拜年,相信你也会老怀告慰。

   颁发度岁金是为了感恩这些先辈,我们有今天是由他们带来的,印度劳工把一块一块石头顶在头上填路、挑夫一层一层楼挑石灰爬上去、苦力把一包一包米扛上舢舨……每一座楼、每一片地都有他们的血汗。脚踩到铁钉,用胶鞋拍一拍继续上路;他们穿的不是什么名牌鞋,而是用汽车外胎割下绑上绳子,连围裙都是用牛奶袋缝的,刻苦耐劳,生活节俭,如今老了没有公积金,有的孩子早死,有的家庭在中国只身住在这边,每个月政府给一百多元,现在样样涨价,年要怎么过?过年,每个家庭团聚,他们老人家心里却很痛苦。他们为社会付出这么多,所得的又是什么?我们有没有照顾他们?天天说孝亲敬老,有没有真正的敬老?所以我们一直坚持每年为老人做这样的事,就是要倡导孝亲敬老的社会风气。
  
   谭天:我们有看到新加坡居士林有很多老人在这里吃素念佛,都很虔诚和快乐,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这和居士林所做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他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吧?

   林长:现在在新加坡有一个普遍现象,老人家病了,孩子虽有公积金和保健储蓄,一闻医药费就色变,大儿子推给二儿子;二儿子推给三儿子,推三推四,最后大儿子说由我来签,先扣我的,你们每人要预付一千元,接着兄弟们又为利息而争吵,老人家一拐一拐来居士林拜佛,点支香哭着向佛倾诉,眼泪流完了,也就舒畅多了。这说明老人家对居士林的信任。在居士林,有不少中风老人来拜佛而康复,这也给了老人们的信心。我们以科学的角度分析就知道,真正来讲中风病人需要运动,来这里跟大众既拜佛又绕佛的,全身都动了起来,再说念佛也能打动我们的气脉,“阿”一声拖得长长的,将气从里边吐了出来,扩大了肺活量。何况这里大众一心念佛,充满祥和的气息,自然是好磁场,这跟你到解剖室和验尸房的磁场是两码子事。 所以你能看到老人们的气质和其他地方的老人不一样。
  
  学佛从学做人起
  
   谭天:你认为学佛该从什么做起呢?

   林长:学佛从学做人做起,佛法在世间,你若连基本做人都不行,不必深入经藏,不必找什么高深法 门,就从眼前去学习。我们往往为一点点小事在争,座位他坐中间我坐旁边也不喜欢,还讲什么众生平等?十方善款,就要善用,将钱存放在保险箱里就跟存树叶没有两样。如果不信因果就不要踏入佛门;要问自己的良心,我做的是不是佛教徒该做的;我花费的是不是我个人所能花的?佛教并没有错,而是弟子有私心错了,我们依法不依人,要报四重恩,分分秒秒为佛教为众生作事。而且,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凡是劝导向善的正信宗教,我们都应该互相了解支持。
  
  从容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挫折
  
   谭天:您在居士林服务曾经也被人诬告在居士林“吃钱”,接受反贪污局调查,历时两年,审问13次,有过从早上六点多问到晚上七、八点,一位问完轮到另一位,采取疲劳轰炸,百般恐吓,逼您招供的经历。您是如何面对这突然来到的挫折?

   林长:这是考验我的定力。整个调查过程,让我学会很多东西。当年在寺院的管理委员会,我做事很认真,为杜绝内部舞弊,让我一找到证据,有关人士就会革职,不管服务多久都不宽容,还因此闹上劳工仲裁庭。在担任司理时,我也是大刀阔斧,追究到底,发现有人私印收据;对厨房整天有人做生日,派请帖让供货商送礼的现象亦不姑息,因此得罪不少人。我认为,你要当司理,就要负起责任。你当警察,别人偷东西,你要不要捉?

        当我被告上反贪污局时,他们不只要看我的银行结单,要查我的生意账务,家庭成员从大问到小,还会质问居士林某年某月某日某一条账的细节。若不清楚,你还当什么司理?简直失职!我们做坏事肯定死。不偷不骗,法律是很公平的,自会还你一个清白。因此学会每样东西要清清楚楚,我并没有挫折感,反而从此定力很强,不会给人骂几句就生气。现在我很喜欢人家对我提出反对意见,人家对我怀疑,我会严格要求自己,顺境反而会害人,一遇逆境做事就会战战兢兢。就象高速公路太笔直,时常会发生意外,反而弯弯曲曲的小路不危险。
  
  24小时开放 居士林空门不关门,70多年每天为民众提供免费素食
  
   (当我第一次来到居士林门口,很感概居士林根本没有门,任你自由出入。在居士林出入口处有副对联:空门不必关,净地何须扫。这里每天供应正餐十多道菜,一日三餐都可以自己动手。

   一到周末,厨房更加忙得不可开交,早午晚餐,总计有上千人前来吃饭。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又被戏称为新加坡免费“大食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为大众提供免费素食,七十多年来风雨不改。)

   谭天:新加坡居士林天天为大众提供免费素食,民众究竟会吃掉居士林多少白米和蔬菜?会不会把居士林吃空啊?

   林长:我们每天都准备了早餐、午餐、晚餐,为民众提供免费素食。不管是特地来拜佛,还是路经此地,想吃点东西,喝杯茶水,我们都非常欢迎。近年因为经济不景气,很多人失业,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就到我们这里吃饭。另外,一些劳工和环境不佳的人,也来这里解决三餐。这里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宗教种族,一律招待。每天平均要吃掉200公斤的米粮,200至300公斤的蔬菜和水果,消耗量相当惊人。不过,居士林完全不担心粮食吃光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必买米买菜,许多善心人士知道我们天天为大众提供免费素食后,都自动自发,无限量地送米粮、蔬菜和食油到居士林来。
  
        谭天:天天要准备“千人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在居士林有多少义工?

   林长:居士林目前共有1500多位义务工作者,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多个领域,有律师、医生、画家和会计师等,大家都把为大众服务视为一大善事,因此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好心有目共睹,自有人助。像居士林大开方便门救济贫老病弱,一路无求付出,十方回报更多!其实,在进行访问时,李林长一直只谈居士林,不谈个人,而且不断强调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没什么好谈的,向他要一张名片,他说没有。身为居士林林长,常代表寺院出席活动、义会,怎么会没有名片?他说:“正因为代表的是居士林,所以大家只须要记得居士林,不用记得我的名字,我并不重要。”当我问及居士林这么庞大的人力物力如何管理,李木源回答:“用心管理。”好一个用心管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居士林的介绍,以前我曾经转过贴,这次介绍林长李木源,主要是为了三藩师兄罹患肺癌的事,我记得林长李木源也患有肺癌,在《看淡生死不怕癌 》有谈到这件事。那是86年的往事了,现在林长已经是高龄老人了,上台拄着拐杖,还患有中风和洗肾等身体状况,可是还是没有被肺癌带走,还是健在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报道来自腾讯,有重复,但也有一些更为有趣的情节
新加坡居士林林长李木源的学佛路

一、入佛因缘

        我出身于一个乡村大家庭,有九个兄弟,一个姐姐,母亲跟我从小感情就非常好。在我25岁那年,我母亲病了。当医生宣布我母亲是得了癌症以后,我整个人几乎要垮了,可是我母亲比我更为坚定,她说不要紧,人总是要走这一条路的。但我总认为我必须陪着母亲,就从那一年开始,把一切工作辞掉,整整3年,我陪在母亲身边。我是24小时在身边,陪她一起吃住,带她看医生。我母亲是从中国移民过去的,小时候家里很贫穷,在中国闽南这一带是属于“拜拜”的,就是初一、十五吃素,只懂得拜观世音菩萨。母亲病了,起初我还会扶她去庙里面,去观音庙拜菩萨。我们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是最大的,每个月她就喜欢去那边。请一些素斋回来然后吃,她很高兴的,我陪她一起吃。后来病重了,起不来了,可是她总交待我说,只要初一、十五你替我去观音庙上炷香吧!我就去把斋饭请回来,本来母亲没胃口,但她看素斋很喜欢的,就吃了,所以我就陪着她吃斋。这几年我陪着母亲,母亲的行为感化到我。

        我记得小时候有乞丐来,在外面拿一个铜罐子摇啊摇,说:“请施舍我五分钱吧!”以前新加坡五分钱很大,我母亲看一看我,我小声跟妈妈说:“等将来我长大发达以后,我再给他钱嘛。”母亲说:“如果你这一辈子不发达呢?等你发达,这个乞丐已经往生了。那你要做不是做不了?你这裤袋有多少钱?”我摸一下,有两毛钱。母亲说:“你应该拿一毛钱去送给他,让他买个饼也好。”我听了真的就拿一毛钱给了那个乞丐。乞丐看到我很激动,又看了我妈妈,点点头。我感觉到这个布施是很好啊,是很有爱心的,所以我总记着母亲的话。母亲是一个乡村妇女,那时候父亲经济好转了,那边建了几间屋子出租给别人,父亲给母亲很多钱。在母亲往生的时候,结果在母亲的衣服箱子里面找不到钱。父亲不了解,她的钱拿去哪里了?在守丧期间,很多人在那里哭,有的在我们屋子住了10多年,没有交屋租,母亲从来不提出。他们说我们经济很困难,住你们屋子,一向来没有交屋租,你妈妈还让我们住,使我们非常感动。

        在我母亲病重期间,我忽然间整天会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不懂为什么会念。当我在念的时候妈妈就很高兴。当我不念的时候,她就不讲话,显得比较痛苦。当我再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她就一直点头,那我就一直念了。当时我就想,为什么会有六个字,又有四个字?那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要念就念。母亲埋葬后,我很消沉,每天我就会搭车去坟墓那边。有一次我从墓地搭错车,搭到南洋佛学书局,看到书架上有很多佛书。我就拿了一本课诵本,一本李炳南居士写的关于净土的书,就带回家了。带回家后,就拿着这个课诵本念起来,那时大概是母亲往生后第七天吧,我每天从前面念起,从“戒定真香”开始一直念下去,每天早上念一遍,晚上念一遍,念到差不多有一个月。

学佛的启蒙老师

        有一天我看到报纸上登载说居士林在讲经,就找到了那个地方。那天讲经的是宏船法师,讲的是六度波罗蜜的忍辱波罗蜜。讲了一个小时,我听得非常舒服。因为我们年轻脾气会比较坏,讲到忍辱,嘿,这个很适合于我。我的脾气坏,这样会闹事的,什么事情看得不过意,就要跟人起争执。我就在想,这个佛相当伟大,我应该好好学习。那天下午他们在做晚课,一念起《阿弥陀经》,我一听就觉得很熟啊。他们一念我就跟着会背了,很高兴啊!从此以后,我每逢星期三、星期六、星期天,一定到居士林,这是我学佛的开始。

        一天,在居士林碰到一个老人家,那个老人家摔倒了,满身大便,看到觉得很可怜。因为服侍我母亲惯了,就扶他去冲凉房,替他冲凉换衣服。他儿子带了一包衣服在门口敲门,他说:“这是我爸,你替他换?”我说:“好!我替他换。”这个星期是这样,第二个星期又是这样的情形。我看了很奇怪,这位老人家为什么会这样?我就扶着他,给他坐好。第三个星期,我早上8点多去,老人家坐在大殿门口等我,他看到我,他说:“谢谢你替我换衣服,年轻人,你以后可以早点来吗?”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们很有缘,我教你一些佛理。”我也很高兴,他每个星期给我讲《心经》,叫我去看。看了以后,他问我:“会吗?”其实我是一知半解,我说会。他说:“会就好,那我问你,何谓观自在菩萨?”我回答不出来,他头摇了摇,喘口气,说:“年轻人,学佛不可以这样,会说会,不会说不会。如果一知半解,对你是不利的,你要彻底去了解。”我很惭愧,就开始认真了。所以那时候我看《心经》,也看《金刚经》,一部一部地看,看到《阿弥陀经》,他就给我讲《阿弥陀经》。讲到居士林,他说这是一个净土宗的地方,由流通处(1933年发起,1937年广洽法师做佛教图书馆的管理员),到今天。我们每个星期都诵《阿弥陀经》,所以《阿弥陀经》你应该会背,佛号你一定要念。

        老人家还给我讲入世法、出世法,讲了一段时间之后,问我有什么想法。我说:“我想要发愿,我要普度一切众生。”他说:“好,你跪在佛前发愿,可是你要发一个愿,永不退转!当你要普度众生,你会碰到很多很多困难的,你一定要永不退转。那将来呢?”我说:“往生我就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回来吗?”我说:“不回来,很苦。”他说:“你这个自了汉。”我问:“为什么?这边这样苦我回来做什么?”他说:“苦才要回来,从西方回来后度众生你就不苦了。比如你知道我们新加坡很苦,你出国去读书,留学。你有本事,你难道在外边享受,这边父母、兄弟、姐妹全部不要?你应该再回来,回来后把自己国家再建设起来,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我听了很感动。这位老人家叫林国培,88岁时往生。这次他的女儿也跟我一起来,已经89了。这是我学佛的一个开始。

二、学佛的心路历程

我爱自由,我爱平等

        我母亲病重的时候,一次叫我说:“有空念佛。”我也不懂什么因缘,一开始就会念阿弥陀佛,所以我对净土宗就很喜欢。我认为一个人在这个世间太苦了。那时我是基督教徒,基督教说天堂非常漂亮,那边只有快乐,没有伤心。可是我了解到净土,净土比天堂还好,是清净之土。天堂虽有快乐,却没有喜悦,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我认为去了天堂,还是要见主,去做主的奴仆。小时候我不喜欢做奴隶,我听到做奴隶就想到黑人,想到那些穷困的人家,我心里很痛苦。我去极乐世界,可以成佛,所以我想还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会适合于我。因为我是爱自由的,爱平等的,在西方极乐世界大家是平等的,自由的,所以我就很向往这个净土。

索取与奉献

        以前是很向往佛教,认为从佛教里面可以给我们得到很多。可是当我在佛教里面活动一段时间后,认为一个佛教徒不是在佛教里面一来就求平安、求生活稳定、求菩萨保佑我们什么。我们应该为佛教做一些事情,把佛教弘扬出去,而不是从佛教里面得到一些什么。通过我以后深入的研究,体会到佛教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思想里面。佛教2000多年,中华民族5000多年,这两股力量合在一起的话,力量非常大。只要一个人肯去深思明辨,里面的内容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哪。年轻气盛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要得到,认为拥有就好,争取什么都要。而学佛以后,会看淡这一切的。对人情方面,对服务社会,我们会更加积极的,为什么?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那时我去居士林,男性不超过5位,女性大概是20多位,我看这个大殿,为什么没有站满人呢?我就想,我应该把学佛的好处告诉每一个人,度更多的人来学佛。西方极乐世界还没有去以前,我们可以到佛堂里面来。其实每个道场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前一站。我们到这边感觉到非常快乐,希望整天留恋道场里面,那么将来肯定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够负责的话,我要做一个地方,让大家日日夜夜都想来,不是一个星期来一天,是希望每一天都能够来,只要他能够动都可以来。所以我看到很多老菩萨,他们好的时候来,生病的时候也要来,往生以后牌位还要放在居士林。我看了非常欣慰,我说他们这些人对佛教有一点认识,正如他们所说的:“我生为佛教徒,死也是佛教的一份子。”所以我们给他们讲,一定要发愿去西方极乐世界,肯定能够去的。他们来到居士林,感觉到这个地方非常快乐。我说居士林比西方极乐世界,千万分之一都远远不及。你只来到了这边,你想去更快乐的地方吗?要的话,你多来,肯定能够去那一边。来这边我们就开始慢慢培训自己,守规矩,要念佛,要吃素,要做好事。所以我希望把居士林道场变成一个接引人往生西方的净土道场,示现给别人看。

菩萨真的保佑哦!

        我在1986年,那时我整天咳嗽,咳了两年多,后来去照透视,医生跟我讲:“李居士,对不起,告诉你,你肺部有恶性肿瘤。你心里要有准备,要不要切除?”我听后整个手脚都软了,口都干了。平时说不怕死,到这个生死关头,我该怎么办?头脑一片杂乱。可是我强笑着,摇摇头,说:“我回去思考一下。”回来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我没抽烟,我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可是我想到,这是因果,该走我就走,不该走,我还是会活的。我记得经论上讲,要念佛,念佛就消业障。病能好就好,好不了,我也一定能够往生西方。那时候我整个星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念佛号,一直念佛号。

       过了差不多半年,再去看医生,他说已经扩散到肠了,肠也有瘤。我说:“那不要紧,我已经知道了,我应该走哪条路。” 在以前我听到死很害怕的,可是我现在不会怕了。经书里面说极乐世界是很好的,很庄严的,在人世间找不到这么美好的地方。为什么这么美好的地方我不去?我应该快点去。我一定能够去的,所以我就一直念佛,求往生。结果去医院,起先是两个星期一次,后来一个月,后来三个月,后来一年。医生说:“李先生,你这个东西没有扩展,没事。”在1999年,我去北京,何云还带我去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身体,里面还有一粒瘤,可是现在瘤还没有动静,在那边冬眠啊,没事情。

        在2001年的时候,有一天我头很痛,眼睛慢慢地盖起来。晚上不能躺着睡,要坐着睡,相当辛苦。我去检查,脑里面还是有一粒瘤,压到了我的神经线,眼睛都突出了,眼睛都盖住了。我想时间到了,就修改一下遗书,我其实八七年就写了遗书了。把我身边的钱除了做善事,一切要交给居士林,作为给贫穷学生买字典用。然后每天我除了做事就是念佛。大概一个月过后,有一天晚上做梦,看到一个金色的人拿了两粒药丸给我,他说:“李居士,这两粒药丸你可以吃。”我坐着拿着药丸,放在口里面,两粒,是绿色的,一粒比较大一点。他说:“你咬一下。”我就咬一下,哇,好香啊!咬了后,他说:“你喝杯水吧。”我就拿起杯喝水,喝完水后起来,手里拿着一个杯,口里很香。我就想,到底刚才是吃药还是做梦?那我也管不了这么多啊,放下杯子,就休息。

        差不多过了两个星期,又做了一个梦,我站在一个地方,感觉到脚下很软,哇,这个地方真漂亮!地上绿色的草,那些树叶,擦了油一样。花还会闪亮的。天上鸟在飞,那个鸟像蝴蝶一样,不是很快地飞,慢慢地像在跳舞一样,心想哪有鸟像这样飞的?这个鸟在那边跳舞,我看了觉得很好玩了。看了以后,呼吸一下空气,哇,那个空气很值得回味。这个空气不像我们这个空气,那个空气就像非常热,拿了一杯冷的饮料喝下去,整个身体很舒服很舒服。哇,这个地方真好!我就开始走,走的时候很轻松很开心,看到一间古老的屋子,还是玉做的,门还像宝石,漂亮,我就走过去了。

        一个小孩子,大概十五六岁,身材很好看,牙齿白白的,就开了门:“李居士,您回来了!”我说:“我回来了。”我很高兴,就进去厅里面,啊,太好了,就坐下来休息。那个金色的人走出来了,说:“李居士,你回来了。”我说:“是啊!”他说:“你该回去了,你不可以回来。”我说:“不,那边很辛苦,我不要,我要在这边,我不走可以吗?”他说:“不是,你要去做工的。”我说:“不要了,很辛苦。”他说:“不会,你要发心,回去帮忙,不要怕苦。”我说:“我眼睛很痛。”他说:“你回去了,回去就马上不痛。”我说:“不痛就可以考虑,可是眼睛张不开啊,一只眼睛盖住我很糟糕呢!”他说:“好吧,你在12月31号,你眼睛就能睁开。”12月31号是什么时候?他说:“是十一月十七。”我说:“好,可以的。”

        起来,嘿,刚才是在做梦还是在讲梦话?我看了看时钟,3点。那我就试试看,躺下去会不会痛?因为我是坐着的。慢慢地躺下去,不痛了,躺下去睡了。5点起来,看日历,12月31号是不是十一月十七?对呀!是那一天,很好。我就出来,他们看到我,因为每个人都很关心我,问我好些没有。我说:“你们放心吧,12月31号我就能开眼睛,十一月十七!”他们每个听了都以为我在说梦话,我说:“真的,能够开的,没问题。”那天刚好我们后面那尊阿弥陀佛像要安起来,我们铸造了一尊6.8米的阿弥陀佛像,要吊起来。安装的时候,我必须在那边拜,洒净。在我顶礼的时候,一顶礼眼睛就松一点,二顶礼就开了,三顶礼开到完了,拜三拜全部好了。好了后我就去看医生,医生说:“这个在我们讲是奇迹,在佛教里面讲是佛菩萨保佑你。你还是不会死,命比较大。”

        所以这几次让我知道,死不恐怖。我老了,可是我很开心。我相信我在这边也不要太久,越快去越好,可是我工作必须做,做到这边有一天不需要我,我就快点要去了。所以就等着这一天快点走,越快越好!

师友熏陶

        问:这几十年来您在世界各地包括大陆,接触过海内外的很多法师、居士大德,那么这些人有没有对您产生重大的影响?

        李木源林长:会的。比如茗山法师,我非常尊敬他。他做事情非常严谨,坐姿、讲话,一举一动,都在教导我们年轻一辈。比如在居士林,我跟他在一起谈话,他的侍者就讲:“法师昨天睡不好,很晚才睡。”茗山法师听了这句话,就说:“**法师,不可以这样讲话的。李居士是自己人,是不要紧,如果别人呢?你讲这句话意思就是要赶他走,说我累了要睡觉。”他吃东西呢,很多菜,他拿了一个盘,要吃的夹在这边,他说大家用吧,你们夹了菜就要吃完啊。他们说:“老法师啊,全部吃完吧。”他说:“我夹在这边是我的,我要吃完;那边是公家的,我吃不下,我不动。这边我要负起责任,我要把它吃完。”吃完以后,还要放一些水,把里面洗得干干净净,这样喝下去。

        所以他在那边教导我们非常非常多。每次来,我就找一些年轻人,只要茗老在那儿吃饭也好,走路也好,你们陪着他坐,你会得到很多宝,这个是书面得不到的。他穿衣服穿得是非常非常整齐,每个纽扣要扣得整整齐齐。你看茗山法师的日记,看了非常感动,所以茗山法师日记我叫他们年轻学佛者要多看。他的心非常细、非常广、非常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还有普陀山妙善老和尚,他对建筑对管理要求非常严格。我跟他很熟,他每次说:“李居士啊,普陀山跟居士林是一家人哪!”九华山仁德老和尚,仁德法师87年就跟我讲:“我想盖个佛学院。”88年我去的时候,是7月份,晚上6点多了,我刚一到,就把我带到了甘露寺,说:“这个地方做佛学院,好不好?”我看了一下,说:“糟糕,没人烟。”他说:“我就喜欢这个地方,走上去也走不到,走下来也走不到,学生断在这边是最好的。年轻人的心躁,如果这边是九华街,他们会去买东西呀,会去赶经忏哪,就把他们弄坏了。”听他一解释,我说:“非常好!”他说:“你要护持啊!”我说:“好!”我答应他。

        赵朴老念《心经》给我听,他是用梵语念的,念起来很大声,很高兴。我看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问我:“李居士,你懂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南无是皈依、归顺,阿弥陀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是年龄啊,无限的年龄;无量光呢,遍一切处。你看你念这句话,所有遍一切处的佛菩萨给你念到完,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佛都念到!念这句佛号的福报是最大的,要多念。”

        新加坡的广洽法师,他跟我讲:“什么宗最容易修?我跟你讲,净土宗。”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无论什么时间、空间,你半夜睡过去,坐起来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最好了,又不会影响到别人,大声小声你喜欢,无论什么时间都可以,无论什么地方,站住也可以,你在公园走路也可以念,你在搭公共汽车也可以念,在哪里都可以念。只有这个净土宗最方便。”后来他跌倒了,脑出血,去动手术,什么都忘记,可是一句阿弥陀佛不忘记,你跟他讲:“师父,好些没有?”他说:“你知,我知,阿弥陀佛!”他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年轻有精力可以念经,到你老了,没有精力再念经了,你就念念咒吧,念往生咒;到你病了,模模糊糊,往生咒还会记得吗?不能够,只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到你病严重了,南无都念不出了,你必须跟着呼吸,吸气-呼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到最后呢,你就只有出气念了,佛、佛、佛……。

         所以你一定要发愿,随时随地,想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这一些老一辈的法师,对我们影响很大,像广洽法师说的:“做人,最主要要有人格。没有资格,不要紧;没有学问,不要紧;没有钱,不要紧。没有钱有什么要紧?为富不仁哪!你有学问,衣冠禽兽做什么?我什么也没有,但我有人格,我是个学佛者,我是个出家人。”所以他一辈子对人格很看重,做人做事很到位。

        我很有福报,碰到很多老法师。我喜欢听他们讲话,因为在他们面前我可以学到很多、看到很多。宏船法师的度量,没得比。在光明山很多人偷米,我们反映说:“师父,有人在偷米!”他说:“在哪里?”走过去看,他还说:“你们不要跑,来。”他们问:“做什么事?”他说:“这个米不好的,要就拿这个,这个比较好。”我们说:“他们偷米您还叫他拿?”“他是没有米才来拿,送他嘛。要送就要送好的。”光明山那边,他们拜大悲忏,后面在炒米粉,炒到3点多,很多人排长龙,用塑料袋包。后面厨房不炒,宏船法师说:“哎呀,炒吧,人家拿回去给他父母吃、儿子吃、家人吃,这个天伦之乐应该的。”他们说:“师父啊,不是啊,这些人拿回去喂猪啊!”他说:“不要紧,连猪都会吃素不是很好吗?”

        我们有没有这个度量?我记得新加坡有个部长讲,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小学六年级会考,拿到好成绩,他的奶奶带他去逛光明山,他看到宏船法师很怕,他奶奶说:“快点叫师公。”他就叫师公。他说:“这个是你孙子?”“是啊,今年会考成绩考得很好。”宏船法师从裤袋里拿出10块钱,他说:“我没有什么东西,这10块钱你先买双鞋、买枝笔啊。好好用功读书,乖乖。”他回来时候他奶奶说:“哎呀,福报好啊,宏船法师还送你10块钱啦!”他想这10块钱我不可以用,结果他用一张纸把这10块钱镶在里面,某年某月某日宏船法师赠送我10块钱,鼓励我好好读书,叫我买一枝笔、一双鞋。这10块钱目前他镶在镜框里面,放在办事处。他说:“这个是宏船法师给我的奖状,鼓励我。可是老法师不认识我,这样多信徒他也不大认识我祖母,为什么会这样?所以今天我布施的对象,我不可以论人论事的。”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所以这个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三、居尘学佛

看破、放下、自在

        对自己的享受,自己的工作要看淡,名利、地位要看破。如果很执著自己的得失,追求东西的欲望很强,虽然你是学佛,当你要往生,这些就会变成障碍了。有钱的人会想,我做了一辈子,爬得这么高,忽然间叫我走,我哪里甘愿?这位子我还没有坐热,我要再多坐一下子;东西买来我还没有享受,就叫我放掉?这戒指我才戴几次而已;我还没看到我儿子结婚,还没看到我的孙,还没看到我的曾孙;我很多东西还没有看到,叫我怎么去往生?很多人学佛学了几十年,还这样说:“法师啊,我相信有轮回,我希望我死后再做回我自己可以吗?为什么?这辈子我丈夫对我很好,孩子又乖又听话,我这家庭很幸福,我希望这样幸福,我已经够了,我不要去西方极乐世界。”贪恋啊!

        我们普通做工,只要能够度过生活就好。我们要找一个正业,正当职业。杀业,我们不要去做;不正当的赌业,我们不去做。我们宁愿生活简单一点、清苦一点。可能在别人看我们是很清苦,但是我们本身是很快乐的。我认识很多有钱人,他跟我讲:“李先生哪,我晚上睡不好啊!我的钱可以用十辈子,可是我家的大小老婆,在家里打架;儿子跟媳妇要离婚;大儿子、二儿子在闹。我曾经跟他们讲,你们大家坐下来吃一顿饭,不要相骂,两个小时,一个人给50万,没有人要。我只是求两个小时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在一起,不能够。”所以学佛的人,要想着我们是个佛教徒,不要在名利地位中打滚,很多东西不要去强求。把聪明智慧用在救人上,为大众服务,不求名、不求利,跟大家打成一片。希望大家和和气气地在一起,有什么事情坐下来谈。我们有得吃,也要分一点给他们吃;别人有难,我们也要一起去承担。

亲情是无价的

         有一个新加坡的女强人,我问她你怎样分配时间?她说我连在飞机上都要用电脑,做梦都梦到做生意。我说她跟一台电脑有什么两样?日日夜夜在做,唯一的朋友——电脑,其他没有了。

        在科技时代,整天盯着电脑,假期运动他不要,朋友谈话他不要,只要电脑。他眼睛变成近视眼了,讲话也是面无表情的。现在IT世界,通讯用短信,有老人家说儿子买个手机给她,女儿不回来吃饭,连电话都不打,只是发个短信:“妈妈,不回来吃饭。”回到家里呢,孩子躲在房间里。以前我们是添好饭等父母来吃,筷子动了我们才敢吃。现代不同了,父母亲敲门了,“来吃饭啰!”“不要吵我了,我在用电脑!”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电视,父母亲看他们的片,孩子看孩子的片。大家在同一个屋里面,各有各的生活,已经没有往来了,没有感情了,完全没有了,他们也不出去了,他们也不相信任何人了。

敦伦尽分,为社会,为佛教做事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好处,最主要是我们能够为众生,我们能够付出一些什么东西广结善缘。大家能够在一起,为什么不去珍惜这个缘分?大家要珍惜自己分内的工作。比如《净土》杂志,如果能够把这个杂志办得很好,我希望有人抱着这个杂志对儿女说:“记得放两本在棺材里面,我棺材里面要几本《净土》杂志。”很多老一辈的他要往生了,他喜欢看的书再拿几本放在棺材里面,我们新加坡有啊,他要带去。如果我们能把《净土》杂志做到这样,每一期都要追着看,把整个净土里面的思想,告诉大家,那不是很有价值吗?那天我从上海坐飞机来南昌这边,飞机要下了,就听到介绍,江西这边有井冈山哪,道教龙虎山哪,等等。我就注意听,没有听到介绍庐山东林寺。我听了心里很难受,为什么飞机上你不介绍庐山东林寺?全世界佛教徒很多,佛教徒信净土的更多,为什么不介绍庐山这个主要的道场?可见我们宣传还是不够。

快乐的一滴水

        要是大家把佛教的事业尽量地做好,而个人呢,你从里面会得到一种享受。我们学佛的人会很开心的,看到什么都好,你会感觉到学佛的人菜根香,菜根都很香啊!所以我们要知道,佛教徒其实都在享受,你看这边大家都是多么高兴哪!“老菩萨,您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多么开心。看到佛像笑嘻嘻的,我们的福报有多么大!所以我们应该很庆幸成为一个佛教徒,是非常好的。

        我住的房间,你可以去问延续法师,这边我睡的房间里的厕所,比我那边(居士林)的房间还要大。我房间没厕所,只放一张床而已,一个桌子,挤在一起,要站都没有地方。可是这个很好,为什么?因为我一跌倒一扶就扶得到。地方大,我相信这个地方我很容易跌倒的。所以这些天走路特别小心,因为地方大,一点没得扶,地方小,手伸一下这边就摸到桌子,脚靠一下那边就有椅子,肯定不会跌,很有安全感。所以这些天我半夜起来,感觉有点不安全,怕跌倒。自己的事业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考虑清楚,一定要用功,如果不用功,就不会去的。我们剩下几年命,如果不拼着去西方极乐世界,这几年为了享受,而去了三恶道,三恶道是非常苦啊!我们用短暂的享受,换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痛苦,那就不值得了。

        现在我们用很短的时间修行,以后是享受无穷无尽的乐趣。为什么不用这短暂的时间,珍惜这个缘,做一些好事,多修行,多念佛。我们学佛其实是很快乐的。我碰到很多高官,也碰到很多有钱人,很多类型的人我都碰过了,他们并不快乐。反过来,你看那些学佛老太婆,穿得破破烂烂,拿着念珠坐在那里念阿弥陀佛,你说:“老菩萨,你好吗?”“好!”“快乐吗?”“快乐!”笑的时候只剩下一个牙齿,她还跟你笑,内心的一种纯真。你叫她去害人,不会;你叫她骂人,她也不会,她也不会发脾气。多么快乐,完全没有伤害,好像一汪很纯的水,不是一杯烈酒,可见她有她快乐的地方。所以我希望我们自己活着很平淡,很快乐,乐在其中,别人没法想象到的。所以如果有人需要佛教的这种快乐、安详,应该来学佛。

四、护持佛法

护持佛法要用心

        我感觉到护持佛法,要用心去做,非常用心。每样东西不要看在表面上,每样东西出来之后要去想细一点,去了解。比如请中国大陆法师去海外弘法,得考虑在外面可能发生事情。有没有跟宗教局、中国佛协稍微通一下气?应该讲些什么题目,那边的情形又是怎样?所以这些很细的东西我们要去想,可能要站几个角度想,不止站在我们的角度,还要站在背后的角度,四面八方。我们做事情要做得非常细。做一个护法如履薄冰,做错一点事情我们要负这个因果。

        所以我们经常讲,一个法师我们要护持他,他讲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听,讲些什么。我们佛门说 “离经一字是邪说”,如果讲法背离经典了,我们就不能去护持。有一些法师,年纪大了,有一定的地位,就散乱了,讲一些不该讲的。所以我们护持佛教的话,对东西要彻底去了解,多问几家,去想,从经书里面,不要去找外面那些空谈的,那些理论,那些杂志。所以要勤看经书,要去沉思,多多去想,而不可以一味追求名牌,某某法师,某某书,某某什么专家的话,有时候会误导我们的。所以在佛教我们作为一个护法者,尤其是一个决策者,必须要有冷静的头脑,要有智慧的头脑。决策和执行是两码事,做决策者你要经验丰富,你要想得很远,不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各方面都要想得清清楚楚,才能作出决策。

佛教要重视居士的力量

        我在6年前,2000年,跟叶小文局长讲过,不要忽略居士这一块。为什么会有法轮功?我跟一些学法轮功的人谈,我也曾经跟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谈,为什么你们不去寺院学佛?他们说我们去佛寺里面,法师都非常忙,忙香火忙什么,我们只是烧烧香做做功德就走了,问无所问。有一些说,我们是喜欢佛教,结果为什么学法轮功?因为他说是佛教的,所以我们把法轮功当成是佛教,所以很多人走错路。很多人退休的时候,50多到60岁,很闲旷。这个时候有时间他会去哪里?中国经济起飞了,精神空虚了。他想去研究宗教,研究什么宗教?中国主要就是佛教,所以他就去佛教。到寺院,有时候看一下,问问法师,法师说:“你去看吧。”不理睬他。他就会跑去基督教,有些跑去法轮功。

        如果把居士全部组织起来,其实居士是很大一股力量的。我每次说,佛已经有安排了,你看我们中国四大名山、四大菩萨,只有地藏王菩萨现比丘相,其他三大菩萨都有头发。观世音菩萨有没有头发?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有没有头发?佛讲过《维摩诘经》,金粟如来(注:维摩居士过去成佛,名金粟如来),我们知道居士也是能够做事的。他们身为居士身,心如果发起来的话,也是能够做事。只是要怎样团结,要怎样组织的问题。居士可能因家庭生活,没有很多时间全盘贯注在佛法方面,这方面可能会欠缺一点。所以有学问的法师,应该做居士团体里面的领导者,领导是做他们的顾问。宗教界懂得国家的政策,把国家的政策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跟其他宗教、其他种族应该怎么讲,怎么合作,怎样配合国家的政策。

        我感觉到其他宗教信众越来越多,天主教、基督教,在我们门口,把我们的人拉去信教,我们心里不紧张吗?他们教理不比我们透彻,为什么我们不弘扬出去?你看教堂每个星期做礼拜,穆斯林在讲道,几个佛寺里面每个星期有讲经?他们建教堂,一定要有讲经道场,每个星期要讲经。做家庭礼拜也好,聚会也好,他们要讲。所以他们去听道理,认为我是明白道理的人,我去听。在佛教只有烧香,拜呀、跪呀,我不需这种宗教,好像没有理论。其实佛教很多很多理论,没有人去弘扬。所以出家人忙,居士也可以弘扬,杂志、网络,各方面都可以做。我们一定要注意的,如果整个中国变成是基督教和天主教以及其他宗教,对中国国情不利。

        这几年基督教徒倍增,前几年他们印的《圣经》超过300万本了。他们从外国运纸进来,这边买机器,自己印经书,印《圣经》。那《圣经》从外国运进来,入口困难,海关又重。这边买机器自己印,到处在生产,他们把香港做基地,这样子做。在海外,他们想尽办法怎样度人。一个乡村里面抓到一个人,就可以慢慢把家庭变过来。一个家庭变成基督教徒,整个乡村亲戚朋友全部跑去信教了。佛教徒有没有?有些孩子出家,父母亲还跑去信基督教了;有些父母亲出家,孩子跑去信基督教了。他们会度人,是他们最光荣的。所以在佛教团体里面,我只要看到一家人来,“这个是谁?”“我的曾孙。”“哇,你是个了不起的曾祖母,能够把曾孙都度过来了。”全家大大小小来拜佛,我很高兴。我每次看到人家载米一车一车来,我不会动心的。我看到一家大大小小,一个人拿一包米,或一罐油,走进来,一家十多个,放在大殿供佛,烧了香去吃饭,啊,我很高兴,这个是佛教家庭。

        居士可以帮忙弘扬佛法,辅助出家人的。我们可以从在家的角度接引人学佛。你可以带你的同事来家里看看经书,去佛教图书馆;或者带你的同学吃吃素;或者带你的同学一起去佛庙里面。学校不可以讲宗教,可是你的同学可以参加我们的家庭活动嘛,我们的家庭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嘛。发动大家一起去佛庙,做义工,那不是度了他们吗?我们要有技巧,所以我经常鼓励那些年轻人,跟他们同学,跟他们家人,一起去做慈善,一起来佛堂里面帮忙工作,慢慢地他开始信佛了,他一信佛反而更虔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真的保佑哦!

至诚愿请阿弥陀佛保佑华浩师兄度过癌症难关,早日康复!
南无 阿弥陀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7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法師:長腫瘤、得癌症該怎麼辦?  youtube上有介绍。我很喜欢净空法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3 02:42 PM , Processed in 0.0487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