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6|回复: 9

《活着》系列 第十八季:唤醒新闻当事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8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o.1:孙志刚身后八年——孙志刚篇


1.jpg
    孙志刚去世已八年。他的父亲孙禄松开了家小酒楼,过着平静的生活,但丧子之痛仍不时刺出。他唯一的安慰是,儿子的命换来恶法废除,打工者有了自由,晚上敢上街了,“我想志刚也没白死”。




2.jpg
    孙志刚,湖北黄冈人。2003年3月17日晚上,在广州前往网吧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扭送收容,3日后因遭毒打致死,年仅27岁。此事经南都首发报道、网络转载放大,举国震动。同年8月,1982年实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恶法废止。图为孙志刚的自画像。




3.jpg
    孙志刚的死,是他父亲孙禄松一生都无法放下的悲恸。2011年12月5日,志刚去世八年后,孙父站在志刚的墓前默哀,时间静止了。孙父说,刚得知儿子的噩耗时,他每天都会在志刚的广州住处凝望窗外,觉得志刚还会回来。




4.jpg
    2004年年底,孙禄松花了32万元买下一栋位于黄冈市区东坡大道22号的三层小楼,由二儿子孙志国开起了“孙氏酒家”。有人建议他取名为“孙志刚酒家”,孙禄松断然拒绝了。他说自己儿子因推动法制而死,不能拿来赚钱。




5.jpg
    孙志刚的弟弟孙志国与妻子一起每日操持酒楼的生意。这样的日子很平静,也不乏快乐。




6.jpg
    孙志国的孩子是孙父的开心果。




7.jpg
    但孙志刚的母亲却一直无法走出阴影,长年吃素,不和家人一起吃饭,不爱接触外人,见到记者会情绪激动地要求记者离开。图为孙母坐在家里用药水熏烤自己痛风的双手。左下是孙志刚当年为母亲作的画像,未完成。




8.jpg
    在菜市场里,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经常来买菜的老人是孙志刚的父亲,他的儿子用死换来恶法废除。在他们眼里这位平易近人的老人是那么得友善、和气。





9.jpg
    在菜市场里,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经常来买菜的老人是孙志刚的父亲,他的儿子用死换来恶法废除。在他们眼里这位平易近人的老人是那么得友善、和气。




10.jpg
    孙禄松回老宅探访。老宅位于离黄州城区20多公里的陶店乡幸福村,何家冲湾55号,紧邻汇入长江的大巴河。孙志刚是何家冲湾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为此孙禄松宴客九桌,请来电影队,纵情欢庆。孙禄松打开老屋的们,回忆奔涌而出。




11.jpg
    孙志刚手巧,有灵气。孙父说,他很小就能无师自通画出福禄寿图。这张就是志刚儿时的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2.jpg
    孙志刚手巧,有灵气。孙父说,他很小就能无师自通画出福禄寿图。这张就是志刚儿时的作品。




13.jpg
    每次翻开儿子的作品,“孙志刚”这几个字总是会让父亲心口一紧。




14.jpg
    孙父找出志刚的油画作品。孙志刚聪颖早慧,很早就展现了他的艺术天赋,缠着父亲孙禄松教他画画。画鸭子、兔子等小动物,落笔即活,生动可人。现在,仍有数十幅画作遗留在家,由于保存不善,多有损毁。




15.jpg
    志刚的照片和他参加工作后设计的广告作品。




16.jpg
    志刚的照片和他参加工作后设计的广告作品。




17.jpg
    志刚的照片和他参加工作后设计的广告作品。




18.jpg
    孙禄松在家里保存着所有关于孙志刚的新闻报道和资料,他说看着这些难免心痛,但知道有人记住志刚,又感安慰




19.jpg
    孙志刚周岁时和父母的合影。孙父从湘渝铁路建设回家后做了木匠,1976年,孙志刚呱呱坠地。




20.jpg
    孙志刚求职的自荐信,字迹遒劲有力。




21.jpg
    孙志刚之死,引发网络强烈关注。2003年也是网络显示强大力量的一年,在孙志刚死后,不少网友自发撰写墓志铭并打印邮寄给孙禄松。




22.jpg
    孙志刚之死,引发网络强烈关注。2003年也是网络显示强大力量的一年,在孙志刚死后,不少网友自发撰写墓志铭并打印邮寄给孙禄松。




23.jpg
    擦亮了墓志铭,孙父让我们记住“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制进程”的值得纪念的人——孙志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o.2:一个死囚家庭的生存记录——夏俊峰篇


1.jpg
    小摊贩夏俊峰因刺杀城管被判死刑,他的妻子张晶秉持东北女人的倔强扛起了家庭重担,一直没有放弃上诉。11岁的儿子夏健强有出色的绘画天赋,却在父亲出事后变得性格孤僻,被同学欺负。




2.jpg
    2009年5月16日中午11点,沈阳,夏俊峰与张晶夫妻俩正在摆摊卖烤肠,突遭城管执法被抓。在城管局接受处罚时,夏俊峰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用水果刀刺死两名、重伤一名执法人员,被判死刑,并向原告赔偿65.9万余元。张晶不服,坚决上诉,被法院驳回。目前案件仍在复核阶段,夏俊峰被关押在看守所里,张晶则苦苦守护着家庭,守护他们的儿子夏健强。




3.jpg
    自从丈夫夏俊峰出事后,妻子张晶便走上了漫长的上访路,在疲惫与绝望中,她开始信奉佛教。




4.jpg
    夏健强6岁开始学画,获奖无数,是全家人的骄傲。现在他仍坚持习画。绘画已经成为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5.jpg
    父亲出事后,儿子的世界也颠覆了。夏健强曾写过两篇与爸爸有关的作文,他写道:“一天,我在楼下玩,一个男孩对我说:‘你爸上电视了,他拿刀扎人了。’我说:‘你胡说!’我哭着跑回家找妈妈,妈妈抱着我哭成一团。我好想爸爸呀!”。




6.jpg
    夏健强的性格越来越孤僻,总是闷在家里写写画画。家中墙壁上是他画的“植物大战僵尸”。




7.jpg
    夏家一共得到20余万元热心网友的资助,但夏健强每次要求妈妈在学校门前为他买零食时,张晶都劝阻儿子不要乱花钱——她知道,今后用钱的地方会很多。




8.jpg
    夏俊峰的父亲夏忠新没有工作和退休金,为了贴补家用,60岁的他仍环卫部门做临时工,每天凌晨1、2点出门扫大街,要工作10余个小时。他回家后多数是上床睡觉,而给爷爷盖被就成了夏健强喜欢的“工作”。




9.jpg
    夏俊峰的母亲苏秀君今年62岁,膝盖不太好,行动不便。守在家里的她经常抬头看挂钟,盼着亲人早些回来。




10.jpg
    在夏家的饭桌上很少出现肉菜,有点好吃的都会可着夏健强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张晶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袋50斤的大米,张晶从一楼扛到六楼要十来分钟,中间还要休息两次,等她到家放下米袋,双腿仍在发抖。以前,这些体力活都是丈夫夏俊峰做的,现在她失去了靠山,不得不咬牙面对。




12.jpg
    儿子是她唯一的寄托和希望。现在,张晶除了为丈夫上诉奔波,其余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照顾夏健强。冷冷冬季,在张晶送儿子上学的路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感人瞬间。




13.jpg
    儿子偶尔在家淘气时,张晶也从不对他打骂,总是默默地收拾着“残局”。




14.jpg
    每次送儿子到学校准备分手前,张晶都不厌其烦地叮嘱他不要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




15.jpg
    但担心的事情还是难免发生。2011年12月12日,就在记者采访前一天,夏健强的头被同学撞向花坛——这已是他最近第二次被同学欺负了。




16.jpg
    因为没有同学愿意和自己玩儿,热心网友送给妈妈的国产智能手机便成为夏健强最好的“朋友”,他经常躲在角落里摆弄。




17.jpg
    2011年9月夏健强过生日时,附近一位卖DVD的好心叔叔送了一台便携DVD机给他,夏健强用来看动画片,十分投入,连母亲在一旁喊他吃药也无动于衷。




18.jpg
    除了照顾儿子和公婆,张晶每天都要用网友送给她的笔记本电脑上网查看自己的微博。夏俊峰的照片很少,他与张晶结婚时连婚纱照都没钱拍,但从微博头像上,可以看到这曾经幸福的一家三口。很难想象,身高只有1.65米的夏俊峰会杀死两个身高1.8米以上的执法人员。




19.jpg
    尽管最高法院的复核迟迟没有结果,但张晶仍将案件的有关材料准备妥当,随时准备动身赴京。




20.jpg
    夏俊峰喜欢养花、钓鱼。在出事前那个月,他亲手栽了一颗四季红,如今已枝叶茂盛。2011年12月16日,在夏家拍摄合影时,夏健强执意抱着爸爸那盆四季红才肯拍照。




21.jpg
    夏健强在折叠过的三种彩纸上画了爸爸、妈妈和自己,他希望有一天全家人重新生活在一起,但如今父亲生死未卜,梦想不知能否实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o.3:为何我的眼泪还不冬眠——宜黄拆迁自焚篇


1.jpg
2010年宜黄拆迁自焚事件轰动全国,事隔一年,落马官员不出意料地纷纷复出;而事件受害者钟家母女罗志凤和钟如琴则备受烧伤病痛的煎熬,在医院里度日如年。支撑她们活下去的惟有家人的亲情。作者/落泪 编辑/王崴




2.jpg
2010年9月10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强拆钉子户引发自焚事件,钟家大伯叶忠诚不治身亡,钟家母女罗志凤和钟如琴重度烧伤。右上图与下图为自焚现场,左上图为2010年9月18日,钟如琴的妹妹钟如九在南昌被强行带上大巴的绝望一瞬。2011年12月5日传出消息称,被立案调查并予以免职的宜黄县原县委书记邱建国、原县长苏建国近日复出,重新步入官场。




3.jpg
自焚只是一瞬间的事,但自焚后引发的痛苦,却持续终生。自烧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钟家母女一直在北京304医院接受治疗。




4.jpg
钟如琴最受不了的,就是浑身的包包点点,“有的包包还长了好几条腿,像虫子一样,自己都看不下去,人家更不敢看。”




5.jpg
母亲罗志凤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在用手抚摸自己的伤疤。几乎不开口说话。




6.jpg
早晨是粥、牛奶和两个鸡蛋。八点钟发药。经历了这次震荡,钟家母女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需要依靠药物来坚持支离破碎的生活。




7.jpg
在按摩室,医生给如琴按摩身体,同时传达给她很多积极向上的思想。




8.jpg
泡澡的时候,需要融进一到两包盐,给皮肤消炎止痒。




9.jpg
洗过身体后,如琴坐在床上休息,手套安静的躺在身边。戴手套是为了防止在伤口恢复的过程中手指粘连。




10.jpg
看着窗外滴水成冰的冬天,她们很想像以前一样能感觉到寒冷,然后躲在被子里呼呼大睡。然而现实是,烧伤后,她们的皮肤总是感到燥热,只能盖一条薄薄的毯子,并需要电风扇整夜对着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大姐如翠带着如琴去医院做B超,如琴在烧伤后已经一年多没有来例假了。




12.jpg
如琴每天都会看着镜子自言自语:“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是没有恢复。”如琴也希望和自己的姐妹一起逛街玩耍,有工作和人生理想,有疼爱她的男人。可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追求现在都显得奢侈。“冰是睡的水,为何我的眼泪还不冬眠?”如琴这样写道。左上小图是如琴烧伤前的样子。




13.jpg
钟家最小的妹妹钟如九给二姐如琴换床单。她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照顾妈妈和二姐。




14.jpg
如九给如琴剪掉身上的皮屑。




15.jpg
如琴在如九的看扶下出门散步。北京冬日的阳光照射在姐们俩相互依偎的后背上。在如九看来,姐姐就是个需要悉心照料的孩子。




16.jpg
病房里面,钟如翠给母亲罗志风用机器做按摩。从烧伤皮肤下传出的瘙痒正无休止地折磨着罗志凤和钟如琴。如果没人帮助,她们几乎无法伸手去挠。每天这样的按摩会做两个小时以上。如果内心的伤痕是片平静的海,那么身上的伤痕就是不断掀起的浪花。一次次无休止地涌出来。




17.jpg
如九为母亲理发。




18.jpg
医生给罗志凤抽血。钟家人很感谢304的医生,说他们态度好,照顾得也周到。




19.jpg
钟如奎是钟家老三,在北京他负责全家人的饮食。下午三点多是他去市场买菜的时间。如奎这样一个大男人,放弃了以前的工作和生活,来到北京和家人在一起,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每天衣食住行都是他安顿好。这件事情改变了全家人的一辈子。




20.jpg
如奎送来了午饭。时而他也会和家人互动些小幽默,改变下病房的气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如凤希望二姐整形以后能和以前一样,并有个人疼爱她。回想这一年多,她说:“如果可以回到从前,我们宁愿什么都没有,只要健康,只要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就好。”




22.jpg
在离医院不远租来的公寓里面,六哥钟如田躺在沙发上睡着了。他在微博上帮助一个患白血病的小男孩募捐了30多万元,手术一次成功。




23.jpg
如奎精心准备的饭菜静静摆在桌上,等待妈妈和二姐回家一同吃。




24.jpg
这所公寓是宜黄政府出钱为钟家租的,但是新任领导也没有表态以后怎么办、医药费会承担到几时。钟家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25.jpg
饭后,如琴看着搞笑的动画,忍不住笑了起来。每天在医院的生活很乏味。回到家上网看看有趣的东西,可以让她获得短暂的快乐。




26.jpg
母亲则回到房间里,又开始抚摸脖子的疤痕。如奎与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母亲耐心做交流,虽然话语很少。




27.jpg
在北京的一年多,钟家人都离开了原有的生活轨迹,团结一心,无微不至地照顾妈妈和二姐。是家人的温暖给了她们最大的力量。




28.jpg
如九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已嫁人了,但如九说,在妈妈和二姐身体恢复之前,自己会一直陪在她们身边。如果有朝一日她们身体好了,自己就开个小店,几个姐妹一起做点小生意,一家人过上开心正常的生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o.4:挖出我的“丰衣足食”

图文/陈晓东 编辑/王崴 

2010年9月,媒体披露郑州64岁的退休老矿工陈新年由于买不起新房挖“地下标间”后,引起轩然大波,陈家夫妇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几十家媒体的采访,打乱了原本平静的生活。随着媒体报道热潮渐渐冷却,他们失去了社会的关注,到如今一年多过去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并无明显改善,依然住在地下。

媒体报道对陈家最实际的帮助是,他们能领到住房补贴了。从2010年11月开始,陈新年开始领取每月78元的廉租房补贴;4个月前,政府提高了补贴标准,每月增至100元。“一年多下来,我们共获得1102元补助。”妻子刘舒拉说。这些钱虽然不多,但能找补下他们的生活。现在夫妻俩的廉租房申请已经通过了房管部门的审核。不光陈新年家有廉租房指标,他所在的棚户区中的所有居民都分到了指标,居住在这里将近三十年的张大妈高兴地说:“陈新年挖地下标间的事儿政府很重视,办事处给我们登记发放租金补贴,并且填写廉租房申请表,将来我们都会住上政府的廉租房,我们都很感谢陈新年”。

现在已经65岁的陈新年仍然闲不住,着装时尚、喜爱运动,全白的头发染成黄色。他说:“我不认为自己是个老人,这样你就不会老,从着装到干活我不比年轻人差。廉租房我们已经排上号,但是没有房源。啥时间住上新房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我现在的生活很充实。”

他28岁时进入平顶山六矿当矿工,一干就是三十年,退休后,老陈骑着三轮车捡砖头,自己搭院建屋,用五六年时间把妻子刘舒拉厂里分的一间房拓展到一个院子、四五间小简易房,又用将近3年时间在棚户区地下挖了一个40平米左右的地下室,包括一套十几平方米大的标间和一个厨房烟囱。

室外一个小院子里种着葡萄树,高压线下开垦了一个小菜园子,收获的季节把青菜分给棚户区的邻居们一块吃。陈新年妻子生活非常讲究,爱干净,每天一个小院子打扫好几遍,衣柜里的衣服叠成“豆腐块”。

“地下标间”明显比地面上的房间温暖。这里放着一张单人床,墙角处摆着几盆花草。墙壁上挖了个小洞,洞里放着西红柿、黄瓜等蔬菜。通道的尽头,是做饭的灶台。

陈新年老人说,他虽住房紧张,但是生活还过得去。有人生活比自己还窘迫,要先轮着人家。不可能因为一家一户的情况特殊,就特事特办,那样的话,对其他人也不公平。

两位老人说,今年7月份,他们受上海电视台邀请做节目,平生第一次领略了大都市的繁华。随后不久,他们又和多名舞友结伴,到华东五省市游玩。“俺俩都是乐天派,年纪不小了,得抓住岁月的尾巴,好好享受生活。”

通过劳动创造生活、通过双手改变生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红色思想”仍然影响着他这一代人。现在夫妇两人每天跳舞健身、打拳散步,天气冷时搬到地下御寒。他们住在自己挖出的“地下标间”里,一边平静地生活着,一边期待着未来的廉租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退休矿工陈新年用3年时间挖出一座40平米的地下居室,堪称2010年“蜗居代言人”。他成为新闻人物后,政府给他开了每月78元的廉租房补贴,却迟迟等不到房源。现在他依然住在阴暗的地下躲避冬寒。作者/陈晓东 编辑/王崴




2.jpg
这座“地下标间”有40平米左右,包括一套十几平方米大的标间和一个厨房烟囱。去年9月被媒体曝光,变成“蜗居”的极端案例。2011年12月16日,距离陈新年夫妇“一夜成名”已经过去一年多,记者再次造访了陈家。没想到,陈新年夫妇竟然还生活在这里。




3.jpg
这片棚户区就是陈新年夫妇居住的地方,毗邻高档小区。棚户区内巷道狭窄,屋壁削薄。之所以陈新年要挖地下室,一是老来闲不住,找点事情做;二是地上的房子实在不好住。




4.jpg
这座地上的砖瓦房,是陈新年用捡来的砖头搭建的。最初只是妻子刘舒拉厂里分的一间房,后来被拓展到一个院子、四五间小简易房。由于材料粗陋,至今屋顶还漏水。




5.jpg
从2007年开始,陈新年操起使了30多年的开矿工具,在自家院落旁边挖起了地下室。他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点开凿着地洞,开凿着畅居的梦想。




6.jpg
陈新年每天从地下挖出来的黄土有四五百盆,都被他用来种菜养花了。




7.jpg
这些就是陈新年挖地洞、造屋的工具。




8.jpg
至今,陈新年的妻子刘舒拉谈到老伴儿挖掘“地下标间”的艰辛时,还忍不住落泪。




9.jpg
去年11月,陈新年开始领取廉租房补贴,每月78元;4个月前,政府提高了补贴标准,每月增至100元。廉租房也排上了号,但是没有房源。陈新年夫妇依然住在棚户区里。随着冬天来临,砖房里越来越冷,刘舒拉的手被冻伤了。没有办法,为了避寒,夫妻俩又搬到了地下。




10.jpg
地下标间的温度有11度,虽没有想象的高,但也强过地上的砖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陈新年夫妇随遇而安,住在这里仍觉得满足。陈新年说,他虽住房紧张,但是生活还过得去。有人比自己还窘迫,要先轮着人家。不可能因为一家一户的情况特殊,就特事特办,那样的话,对其他人不公平。




12.jpg
现年65岁的陈新年仍然闲不住,着装时尚、喜爱运动,全白的头发染成黄色。他和刘舒拉经常到社区广场上跳舞。他说:“俺俩都是乐天派,年纪不小了,得抓住岁月的尾巴,好好享受生活。”




13.jpg
陈新年的妻子刘舒拉是一个干部家庭出身,负责厂里的会计,从小养成爱干净、特讲究的习惯,一个简陋的衣柜里,衣服叠得像五彩豆腐块儿一样。




14.jpg
陈新年夫妇在院子里开垦了一个小菜园子,把收获的青菜分给棚户区的邻居们一块吃。




15.jpg
从小习武的陈新年每天在房顶上打拳健身。




16.jpg
陈新年爬上屋后的高压线塔摘梅豆角。65岁的人,身手一点儿不比年轻人差。




17.jpg
陈新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使自己家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不过有时他看着近在咫尺的高层住宅楼,也会陷入沉思。




18.jpg
也许他会想起,自己为了节省空间和砖瓦,从1米高的门洞里钻进地下室。




19.jpg
还会想起,他和老伴儿在地下室狭窄阴暗的过道里炒菜做饭,油烟呛鼻。




20.jpg
陈新年是老一辈人。通过劳动创造生活、通过双手改变生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红色思想”仍然深深影响着他。




21.jpg
“啥时间住上新房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我现在的生活很充实。”陈新年与世无争。棚户区随时可能拆迁,陈新年的地下标间不知道还能存在多久。陈新年夫妇一边平静地生活着,一边期待着未来的廉租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5 08:39 AM , Processed in 0.0393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