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5|回复: 0

跟着走,就成佛——乘宗法师开示(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8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14-6-9 11:50 PM 编辑

webwxgetmsgimg.jpg


      这个修行成就的步骤我将它归纳起来,取个名字叫做“实修成就五要诀”,这是济群法师整理的,但我觉得他整理的蛮有道理的,我稍微阐述一下。

的确,不管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应该讲这五个重点,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叫做【跟着走,就成佛】。OK,这五个重点是为了要生起智慧。智慧不是随随便便就有办法生起的,观念这个东西是最难调整的。为什么呢?你会发现,其实你最相信的是你自己,你不要觉得你皈依了三宝,其实很多时候你真正皈依的是你自己。今天说你皈依佛,皈依佛,皈依僧,有一天你生病了,产生了一些问题,还是会求助三宝以外的一些力量,不是吗?去求神问卜。

      我们说我皈依法,今天你选择的是佛法的智慧,但是你在面对烦恼的时候,经常还是会选择你的烦恼来回应烦恼,不是选择佛法来回应烦恼。很难的,我们还是选择跟随自己的观念。要调整这样的观念,我们需要一些次第的步骤。

      这个次第的步骤,接下来可能会有一些深,但是,在座的都是老参(笑),他们跟我讲了今天来的都是老参,那我就讲了哈~

      第一个重点,就是皈依。第二个重点,是发心。第三个,戒律。第四个,正见。第五呢,止观。OK,老掉牙了,对不对,但是能不能成就,就看这五个。今天讲的主要是正见,但我先讲皈依和发心。皈依,大家都知道了,你们都有很多的皈依证,各种各样的,各寺大和尚发的,可以免去各种不同寺院的门票。但是皈依的意思是什么?在智慧面前要谦虚,这个是皈依的意思。你今天在面对你生命中的烦恼的时候,我觉得皈依是一种选择。你的生命有不同的选择。在面对同样的一种烦恼的时候,你选择用烦恼回应它,那是你的选择。你皈依佛,就是皈依觉悟的精神,皈依法,皈依智慧的精神,皈依僧,皈依清净的精神。你在面对生命中烦恼的时候,多了一种选择。你选择用觉悟的精神,智慧的精神,来回应你的烦恼,那么这就是皈依的意思。而不是说我现在皈依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仿佛找到了一个保佑你不会堕落恶道的,好像买一份保险。我们现在好多人学佛了,好像买一份保单嘛,那个保单额度越高,我们觉得越安乐,我造业也没关系了,反正三宝加持。

      不是的,学习做一种智慧的选择,这是皈依的意思。有这样子的基础,自然对三宝的功德,生起很大的信心。否则我们现在在拜佛,如果是学习藏传佛教的,你在那边拜佛,或者是初一十五的,如果有人问你,哎呀,你为什么要信佛呀,你说,因为佛很好啊!佛怎么样好啊?佛大慈悲啊,大智慧啊,对不对?人家问你,佛怎么样大慈悲,大智慧啊?呃……反正就是大慈悲大智慧啦!所以我们跟佛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知道吗?你在这边拜,那边拜,他从来没跟你说过话,从来没有没有对你多一点微笑,但是你会相信他在保佑你?我们对他的故事很熟悉,但是如果问你,佛,他在面对自己的生老病死,或恐惧的时候,内心那一个真正的方法是什么让他后来不恐惧,我们很模糊。所以我们跟佛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所以在皈依的时候,其实更要认识到,佛陀的那个精神,今天不细讲了,否则讲不完。

      第二个呢,我们要学习发菩提心。任何一个法门,都要学习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的核心重点,我想有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要利益他,我愿意改变自己。就是这句话。为了要利益众生,你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而不是为了要利益他,我要改变他。我们拼命地要改变别人,跟你一样变成模糊的佛教徒。你自己都是迷迷糊糊的,还叫人家跟你一样,迷迷糊糊地学佛。我们现在经常都是这样,以为,我发菩提心,行菩提道,我要影响更多的人跟我一样来学佛,不是的。

      其实菩萨利益众生,是伟大的一种精神,他不是把每个人都变成佛教徒。菩萨利益众生的核心的精神是,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帮助他遇到的每一个人和生命都能够跟慈悲智慧的精神更贴近,这个叫做利益众生。而不是帮你身边的每个人都领到一本皈依证。好像佛菩萨每个月都有领皈依证的业绩压力,好像这个月皈依五百个,你奖金多发,不是的。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思维。佛一直在赞叹菩提心,可以说没有菩提心,就没有大智慧的佛。但是我们现在经常是被我执包装的菩提心,想要获得的是自我的成就感。所以你要好好思维这句话,为了要改变众生,我愿意改变我自己。只有你自己的心跟悲心智慧更贴近,你才能带给别人更多的慈悲和智慧。

      所以我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佛教徒,最缺的是脑子清楚的佛教徒。那偏偏呢,脑子不清楚的佛教徒认为自己是脑子清楚的佛教徒。然后很热情的和别人分享佛法,可是常常给别人造成很多的压力。就例如,跟一个没有学佛的人去吃饭,也许有素的,有荤的,别人在那边切牛排,要七分熟的。他开始切牛排,你拿出念珠,开始念往生咒,表示出一个悲悯的表情,最好还对着牛排吹口气。他本来吃的还好,你这样子的做法,没有谁再敢吃下去了。所以一个菩萨,他不会造成别人的压力,他也不会用佛教的文化去恐吓别人,他唯一考虑的是,我怎么用慈悲和智慧,或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他人跟慈悲智慧的距离更贴近。这是菩萨的悲心。因为文化不会帮助他解惑,精神可以帮助他解惑。所以发菩提心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为了要利益他,我愿意改变我自己。

      有这样子一个积极的态度来改变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地调整自己,然后力量比较稳固后,慢慢的去学习奉献自己,成就众生。这就是伟大的行菩萨道的精神。在佛经里,有这样一个很生动的形容:两个人都掉到泥坑里了,都快要沉下去了,其中一个是菩萨,这个菩萨呢,看着他身边的这个人很痛苦,他很担心,他需要帮助他超越,获救,可是你要帮,两个人都在泥坑里面呢,你要帮助他获救,你要怎么样?你要自己先获救。他努力地要往岸上爬。他这么努力的往上爬,是为了他自己,还是为了对方?是为了对方,不是为了他自己,这就是发菩提心。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我最关心的是我自己有没有解脱,不是关心众生有没有解脱。所以我们读过的那句发心的偈颂,叫做【为利众生愿成佛】,嘴巴上是这样讲,骨子里是为利自己愿成佛,有空的话,顺便帮一下众生。

      有一个学佛很久的人,他在一个日商的大企业里面工作,有一次公司要办员工旅游,他来组织,他就很烦恼。他烦恼什么呢?公司组织去日本旅游,去到日本一定会吃什么?生鱼片。他说,我已经受过五戒了,也受过菩萨戒了,这样会不会罪业很重,我该怎么办。他问我,该念什么咒,可以清净这样的业障,我说,你很担心吗?他说,是。我说,有很大的问题吗?他说,是。我说你是一个超级的小乘人,我就分析给他听,你也只不过呢才遇到这一次情形,还不是你亲手杀,对不对?这个状况的确是不好,有一些恶业,但也不是那么严重,你就心疼的不得了。有没有发现,全世界那么多人天天在杀生,杀那么多,一辈子都在杀生,从没有过想过解脱这件事,甚至也不知道自己是在造恶业,天天就这样过一辈子,你有为他们心疼过吗?木有啊!对不对?你现在为这一点点,还不是你亲手杀,间接地累积一些恶业,就心疼的不得了,你到底是怎样的菩萨,那么虚伪。

      现在,看到有些人拼命的念佛,发愿往生西方,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念佛,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啊?他说,师父啊,你不知道,人间好苦啊。那我说,人间好苦和你学佛又有什么关系?他说,当然有了,我要赶紧去啊,成佛啊!我说,为什么要去成佛?他说,成佛就没有苦了,说这话时,眼睛还会发亮。难呐,你这样的心很难的,没有办法发菩提心。最关心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解脱,不是众生有没有解脱。这个就是我们修行不得力的根本原因。我们发的菩提心是很狭隘的。

      有一位大师,叫宗喀巴大师,他说,其实佛在经典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教义,如果一个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他能以众生的解脱为他自己的志愿,心愿。心心念念总在想我怎么能让众生尽快地离苦得乐。这样他成就自己的速度会更快。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注意力不是只有自己。你会发现,现在有一些精神抑郁的人,都是因为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你跟他说,非洲还有更多的人比你还苦,他说,我知道,但是我还是觉得我最苦。为什么呢?心量太小。所以我们学习发菩提心,要发大心,为了要利益众生,我要成佛。要成佛,得学习智慧,不学习智慧是不行的。是不是?所以学习佛法要有大的精神。你看寺院里,大悲楼,大雄宝殿,不是小雄宝殿,对不对?你看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不是小慈小悲,我们不会念南无小慈小悲观世音菩萨。要学习大的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7 08:07 AM , Processed in 0.0320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