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7|回复: 0

[转贴] 东南亚排华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7 05: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4-5-27 05:37 AM 编辑

东南亚排华往事

来源:观察者网 尹鸿伟博客
2014-05-27 14:50:54

如何在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中保证国家前进的方向,同时不引发当地对华人的种种责难,已经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政治课题。

目前全世界海外华人大约有3000多万,其中大部分生活在东南亚,华人在东南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且在不少国家人口中比例不小。印尼2.4亿人口中约有1000万华人;泰国6500万人口中约有900万华人;马来西亚2500万人口约有600万华人;新加坡300多万人口中华人占76%,为中国之外唯一以华人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越南9000多万人口中华人大约有100万,为越南第八大民族。

2014年5月13日,越南部分地区的反华示威演变成大规模暴力事件,上千家中国及日韩投资企业被打砸抢烧,造成人员死伤。事态虽然在中国及国际社会的有力督促下得到平息,却已在事实上形成又一次“越南排华事件”,不由令外界再度回忆起东南亚历史上屡屡出现的类似情况。


a317.jpg

2014年5月13日,越南部分地区的反华示威演变成大规模暴力事件


怒海风暴

众所周知,南海问题一直存在主权争议,越南是与中国争议最为强硬的国家。

2013年10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越南,中越两国领导人表示要致力于推进对南海有争议的海域资源共同开发,使“曾经令中越两国谈之色变的南海问题获得突破性进展”。而2014年5月因中国将巨型钻油平台移入西沙群岛(越南称“黄沙群岛”)海域,越南国内的抗议声浪日益高涨,最终在5月13日引爆恶性排华暴力事件。

不过,越南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类似的排华事件,许多历史书籍和资料都记录着越南曾经的恶劣行径。1979年2月起,中国和越南之间爆发了长达10年的边境战争,越南之前的排华行动便是原因之一。

1975年,越南北方以武力统一南方后,便开始有计划地排斥华侨和华人。起初越南只是将南方比较富有的华人赶走,中国方面没有干预;随后越南开始驱逐北方的华侨,华裔政府官员被解职,独立开业的华商被迫停业,华人学校被关闭,这才引起中国政府的抗议并且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越南在1977年掀起了全国排华高潮,强行把大批华侨驱赶出国,并强迫每个离开越南的华侨交纳12两黄金。这些华人都被赶上破旧的渔船驶向怒海,造成了大量人员被抢劫、杀害及饿死病死的人间惨剧。

a318.jpg

1975年,越南北方以武力统一南方后,便开始有计划地排斥华侨和华人。


按照联合国难民事务处后来估计,越南仅1979年掠夺华侨难民的财产就可达30亿美元。从1975年到1984年间,越南政府共驱赶了超过150万越南华侨出境,这些几乎被勒索、抢夺一空的难民大部分被联合国收容后入籍到西方国家,也有一部分由中国政府收容安置。由于中越两国间还长期存在领土、领海争端,以及1978年越南出兵占领柬埔寨等复杂因素,最终在1979年2月导致中越边境战争爆发。

澳大利亚《时代报》当时对为数众多的难民进行采访后认为,越南要对中越争端及大量难民的产生负主要责任。由越南造成的巨大难民潮一直令全世界震惊,尤其从海路逃亡到外国而遇险死亡的越南华侨人数更是难以统计,他们的悲惨遭遇至今不断被后人提及。

据中国民政部原部长李学举主编的《民政30年》一书统计,目前在中国生活的“印支难民”达30万,主要以越南驱逐的人员为主。仅1978年4月至1979年6月,通过云南河口、广西的东兴及凭祥口岸拥入的越南难民即达26.5万多人,到1980年初达到28万多人。中国将全部越南难民进行了安置,其中华侨农场安置16万人,农垦、林场安置7万人,其余为社会分散安置。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来自马来西亚、印尼、缅甸、印度等国8万多归难华侨同样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善意对待,至今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西、海南6省(区)196个安置单位,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均与

越南难民共同生活。

自1991年中越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相对顺利,尤其在2004年确定北部湾的海上划界,2008年完成了陆地边界勘界,最后只剩下了南海问题。由于南海的情况非常复杂,不但涉及到六国七方的主权声索,还关系到世界不少国家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利益,因此一直悬而未决。但中越双方从来都没有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出让步的姿态,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时时存在明争暗斗的情况。

5月16日,中国外交部边海司司长欧阳玉靖表示,多年来越南在南海中越争议海域共划出57个油气区块,其中在产的油气田有七个,钻井平台有37个,其中包括越方在所谓的117、119区块打的两口探井,该区块距离中国西沙群岛海域只有60多海里,中国出于维护中越两国关系的大局,以及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考虑,仅在外交层面对越南提出了交涉。

因为南海主权争议,升格为反华、排华暴动的后果,引发了越南与中国之间自1991年以来最严重的外交危机。2014年5月15日,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表示,虽然越南发生针对中海油981号钻油平台的抗议活动,但中国在南海管辖海域钻井勘探的这口井一定要打成。以往很少公开发言的中国军方,对国际社会显示出了强硬的姿态。

5月18日起,中国决定派出2架包机和5艘船舶前往越南河静省,计划接回在越南各地的大约4000名中方人员,意味着中国已经主动从越南撤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越南多地发生打砸抢烧外国企业的严重暴力事件,造成中国公民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了中越交流与合作的气氛和条件;中方从即日起已提升中国公民赴越旅游安全提示级别,调整为“暂勿前往”,并暂停部分双边交往计划。

“集体谋杀”

由于历史和地缘关系,东南亚一直是海外华人聚居最为密集的地区,中国人迁徙到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以前。

a319.jpg

因为南海主权争议,升格为反华、排华暴动的后果,引发了越南与中国之间自1991年以来最严重的外交危机。


背井离乡闯荡的中国人,以吃苦耐劳和聪明才智著称,他们渐渐在东南亚各地站稳了脚跟,也为当地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华侨、华人群体。由于在东南亚大多数国家华人的经济地位都略高于当地土著族群,甚至控制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个别偏激的族群一直对华人有不满情绪,以至于有什么社会矛盾产生,就会把不满情绪发泄在华人身上,或者说华人经常会成为当地各种矛盾的替罪羊。

二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纷纷获得独立,华人在当地被排斥的情况越来越突出,甚至至今也没能得到完全改变。不仅仅在越南,其他如缅甸、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甚至新加坡都先后出现和存在排斥华人的情况,不过各个国家的具体原因及表现有所不同。

印尼曾经是排华问题最为严重的东南亚国度。1945年11月发生了泗水惨案,1946年3月发生了万隆惨案、6月发生了文登惨案、8月发生了山口洋惨案、9月发生了巴眼亚底惨案,1947年1月发生了巨港惨案等。进入20世纪60年代,印尼仍然随时发生针对华人的暴力活动,1974年甚至还由反日运动引起排华骚乱,而世人最为熟悉的是分别在1965年和1998年发生过针对华人的暴力行动。

1965年,印尼领导人苏哈托镇压了所谓的“共产主义政变”,随后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清共运动”,决心把印尼的共产党人赶尽杀绝。由于中国曾参与援助印尼前政府,同时许多华人都参加了共产党活动,因此导致大量华人遇难。这场“反共大清洗”中估计有50万华人遇难,美国中央情报局称其为“二十世纪最惨的集体谋杀”。1965年排华事件后,中印两国由友好国家变成相对敌视,1967年10月甚至断绝了外交关系,直至1990年7月始才恢复。

从1998年5月13日到16日,印尼棉兰、雅加达等地区的回教极端组织发动了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暴行,大批华人被杀害,妇女被强暴,许多受害者不堪受辱自杀或精神失常,大批华人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逃离印尼,被称为“黑色五月暴动”。在数天时间里,仅雅加达便有5000多家华人商店和房屋被烧毁,近1200人被屠杀,468名妇女被强奸。国际舆论认为,1998年的事件其实是1965年行动的延续,目标是要践踏华人自尊且赶走华人。

同年,在位32年的苏哈托专制政权终于伴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而崩溃。

1966年,中国的“文革”风波影响到了缅甸。出于对中国当时极“左”政治的排斥,缅甸军政府教育部规定所有学校内不准佩戴毛泽东像章,但由于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执行过“左”政策,协助华侨师生对军政府进行抗议,引发了政府的血腥镇压,中国大使馆也被攻击。缅甸军政府为此策划了大规模的反华排华行动,事件在1967年6月27日至28日达到高潮,大批暴徒对华人进行蓄意打杀,破坏和抢夺华人的财物。此后缅甸华人受到了极端歧视,所有华文学校被关闭,华文报被停刊,华文被禁止使用,华人彼此间不敢用母语交谈,甚至不敢承认是华人。由于军政府实行严酷的排华政策,大批华侨被迫离开缅甸,许多人因此倾家荡产、迁徙流离。1967年8月后,数年间离缅华侨约为三万人,约占当时华侨总数的十分之一。

a320.jpg

1967年,由于军政府实行严酷的排华政策,大批华侨被迫离开缅甸,许多人因此倾家荡产、迁徙流离。


1969年5月13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发生了官方定性的“种族冲突事件”,共造成130多名华人死亡。这次“5·13事件”发生在马来西亚的大选结束数天后,由于华人工会代表在大选中失败,决定全面退出马来西亚政府内阁,引发了拥华与反华民众的对立,最终演变成流血冲突。事后有证据证明事件是有预谋、明确针对华人的行动,目的是打压当时华人持续上升的政治势力与社会影响力。国际媒体指出:“‘5·13’明显是有目标的、被指使的事件,90%的伤亡者都是华人。”

在1975年之前,即红色高棉在柬埔寨建立民主柬埔寨政权前夕,柬埔寨华人已达60万。但经历了1975年至1979年红色高棉的短暂统治后,柬埔寨华人数量大幅下降到30万左右。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占领金边后,将华人划入“资产阶级”阵营,宣传“华侨都是资产阶级,有史以来都是吸柬埔寨人的血”,使全体华人面临着比高棉民族更为严酷的阶级斗争。

柬埔寨在红色高棉执政的三年零八个月中,经历了一场惨绝人寰的空前劫难,城市居民遭到大驱逐、大掠夺、大迫害,全部“疏散”到农村进行繁重的劳役。红色高棉还以“清理阶级队伍”和肃反运动进行大拘捕、大屠杀,前后至少造成全国100万以上人死亡。而在这些残暴行为中,华人社会总是首当其冲,由于正值中国“文革”时期,极“左”的国内外政策导致华人们得不到任何帮助,完全处于求助无门的境地。直到1979年2月红色高棉垮台,华人的噩梦才得以结束。

a321.jpg

柬埔寨金边郊外杀人场纪念塔,无数死难者的头颅里有许多华人冤魂。(尹鸿伟/摄)

1977年,老挝与越南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接受了越南对老挝的全方位影响,并配合越南采取了一系列反华行动。1978年7月,老挝要求撤销中国大使馆经济参赞处驻孟赛的代表处;1979年2月中越边境战争爆发后,老挝即发表声明支持越南,同时单方面宣布停建由中国承担援建的孟南巴至琅勃拉邦公路,命令中方限期撤回筑路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在老挝工作的中国专家,同时赶走中国记者并停止新华社万象分社的工作;1979年6月,老挝进一步限制中国大使馆人数,撤销武官处并要求大使馆人员限期离开老挝。

泰国虽然没有出现过暴力排华行为,但在20世纪初至1944年期间,仍然出现了“限制华人政治权利、打压华人经济、阻止中华文化传播”等情况,并在二战结束后很长时间里延续类似的政策。为了生存,许多华人主动放弃原来的中国拼音姓氏,而改用有相同意思的泰语文字来当作自己的新姓氏,或者选用当地泰国人原有的姓氏,对外不再强调或自认是华人,被称为“华人改姓名运动”。这样的情况直到1990年以后才有所好转,主要原因在于泰国人逐步认识到“华人把握了泰国的经济命脉,泰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华人”。

a322.jpg

菲律宾的排华情绪一直都很浓烈。


菲律宾的排华情绪一直都很浓烈。1986年发生了反华示威事件,1988年发生20多起华人被劫杀案件,2003年发生反华大游行,都说明部分菲律宾人对中国仇视的态度。2010年8月23日,马尼拉发生退休警察劫持香港游客事件,事后一些菲律宾警察和学生甚至赶到事发地拍照留念,被外界认为体现了菲律宾人对华人的漠视甚至仇恨心态。

“潜在敌人”

1954年,中国宣布取消双重国籍政策,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地的华人开始积极融入本国社会,特别在泰国和菲律宾,仅从姓名和语言上已经很难分辨出谁是华人。在东南亚,目前真正能以一个大族群的规模保持华人传统的,只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

筹办于1953年,开课于1956年的新加坡南洋大学,其兴衰史一度被认为是东南亚华人的兴衰史。虽然各种华人都希望让自己的后代有机会进一所华人自己的大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直到1968年新加坡政府才承认南洋大学的学位。1980年南洋大学被政府命令停办,意味着传统华人在新加坡的失败。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原南洋大学校址上新建立了英文教学的南洋理工学院,1991年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

许多人认为身为华人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一直推行英文教育,原因很简单:去中国化;打造英文环境,吸引西方投资。但他做得非常成功,新加坡人英文远比中文好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新加坡也因此迅速成为东南亚唯一的发达国家,国际地位可与欧美媲美。几年前,也有人提出将南洋理工大学恢复为南洋大学的校名,不料遭到了绝大多数南洋校友的反对,他们认为南洋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现在南洋理工大学的英文环境完全不是一回事。

2006年,已改任新加坡内阁资政的李光耀公开批评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国歧视当地华人,使当地的华人被边缘化,结果引发新马两国政府的激烈辩论。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反指新加坡其实也歧视马来人,强调新加坡的马来人才遭边缘化,以及李光耀已被全球华人边缘化。

事实上,“排华”的历史情况并非仅仅出现在东南亚,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都曾经出现。直到中国成为二战的战胜国后,华人的待遇才有所改变,加上后期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及华人自身的努力,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华人情况才逐步好转。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一度宣称要“对东南亚输出革命”,而东南亚国家也将新中国视为“将要入侵他们国家和颠覆他们民主政权的红色恐怖国家”。尤其“文革”期间中国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和口号更是强化了这一政治策略,与东南亚各国华人的往来非常密切,对各国的共产党力量也竭力相助,并且鼓励和帮助当地华人夺取政权,将华人视为中国革命理想在东南亚地区的载体。

中国“文革”开始后,东南亚华人被动员“不单造中国人的反,也造外国人的反,宣传毛泽东思想成为海外华侨的爱好与责任;不单要向中国人宣传,也要向外国人宣传”,远在海外却深陷于中国国内的政治运动。

由此,大量东南亚华人不断成为所在国共产党武装革命的主要力量,不但成为本国政府意识形态上打击的对象,更成为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矛盾中煽动民族主义的牺牲品。由于中国在公开场合一直表示“互不干涉内政”,因此东南亚地区无论是政府引导,还是民众自发的反华行动,都很少遭到中国政府的反击。

由马菲泰三国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倡导成立的东南亚联盟,早期事实上是一个重要的“反共反华联盟”,一个保卫自己安全利益及与西方保持战略关系的联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才逐步扩大成员范围,并与中国等外部国家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直到中国决定停止“文革”,对外不再支持东南亚共产主义革命,对内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以后,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才逐步正常起来,东南亚华人的处境才开始得到逐步改善。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威胁论”又重新在东南亚地区抬头,加上一些领土领海争端及投资贸易摩擦,中国再度被东南亚视为“潜在敌人”,华人的处境又再度变得尴尬起来。每当有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发生某方面的争执或冲突,当地华人的利益便会受到冲击,甚至出现一波接一波的排华行动。

以上的情况已被学术界公认为排华事件的三个历史阶段。鸦片战争到二战期间主要是种族歧视原因导致排华,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时期主要是政治意识形态问题所引发,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则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总而言之,无论哪一个阶段东南亚出现排华情况,都或多或少地与中国自身的情况有关,或者说与中国的涉外政策与行动有关。

许多例子已经证明,中国的每一次涉外行动,都会影响到海外华人的生存与发展。另外,个别政府还把排华行动当作转移国内矛盾的最佳选项。

总之,东南亚华人命运的变迁,始终与中国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国国内的每一点变化,都会影响到华人在外的生活。而随着中国与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各种排华隐患也将长期存在并随时可能爆发,需要更加高明的智慧方能应对。

原标题:南洋血:东南亚排华往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7 02:10 AM , Processed in 0.0309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