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快马加鞭未必马到成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4 06: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云“吞”恒生走在自掘坟墓的路上?

古语云,“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自去年年中开始,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商业版图呈现加速度扩张态势,微博、UC、高德地图、天弘基金、快的打车均被“收入囊中”。近来一个月,马云的收购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以62亿港元控股文化中国、参与佰程旅行网2,000万美元B轮融资、2.15亿美元投资美国移动社交软件Tango、53.7亿元港币入股银泰。4月2日,马云又以近33亿元的高价“吞下”内地首屈一指的金融领域应用软件服务提供商恒生电子。

如果马云的收购仅仅是为了迎合IPO而通过收购增加题材尚可理解,但是令人担忧的是马云野心可能远不止于此,其倾心打造的封闭王国,已经成为一个电商和支付领域的巨无霸,最终将损及社会利益,而马云近期携用户以令政府的举动或将成为阿里帝国崩盘的前兆——一个自我封闭却不断要求竞争对手开放的垄断企业,其所为的“民心所向”故事最终会讲完。

四年前,马云放出豪言“如果银行不改变,阿里将改变银行”。随后,阿里巴巴在金融界开疆辟土,让传统金融机构惊呼“狼来了”。自余额宝之后,马云又掷出一颗让金融机构头疼的棋子。4月2日,恒生电子公告称,马云控股的浙江融信以32.99 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恒生集团(恒生电子控股股东)。交易完成后,浙江融信将通过恒生集团持有恒生电子 20.62%的股份,马云成为恒生电子的实际控制人。

恒生电子是一家金融软件和网络服务供应商,成立于1995年,至今已有20年历史。据恒生电子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其在基金、证券、保险、信托资管领域核心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93 %、80%、90%、75%,在证券账户系统、证券柜台系统、银行理财业务平台、信托核心业务平台、期货核心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7%、43%、85%、41%、42%。

恒生IT金融系统几乎协助各大金融机构掌握和管理其重要商业数据,在金融数据服务细分行业内,被业内视为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一位基金行业人士称,金融机构的底层系统,早期很多是恒生电子开发的,导致后期的服务系统等都要嫁接在这个底层系统上,很难摆脱它。

马云控股后台系统服务商恒生电子,意味着切入了金融行业后端,更贴近金融行业。在用户端,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凭借支付宝、余额宝,涵盖了数亿用户(支付宝实名用户近3亿,支付宝钱包用户过亿,余额宝用户8,100万),马云后端、前端两手抓。

将恒生收入麾下,马云对金融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已初具雏形。资料显示,以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为招牌,阿里金融旗下关联公司甚多,至少拥有浙江阿里巴巴、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市阿里小微融资担保公司、重庆市阿里小微小额贷款公司、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商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众安保险、天弘基金等公司,涉及支付、理财、保险、贷款等多领域金融业务。

此前阿里金融的布局集中在产品层面,而最近的一些投资则偏向基础设施层面。余额宝、支付宝或者最新的娱乐宝都只是C(面向消费者)端产品,还要面临越来越严格的政策监管,核心争议就是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马云要控股天弘基金,并投资恒生电子以及试点获批的民营银行等,这些都是偏基础设施的布局,即便不掌握大数据,也夯实了底层系统层面的技术和客户实力,以此构成完整的金融产业链。

马云布局金融产业链,业内一直担心被阿里系垄断。上海一家私募机构合伙人称,阿里巴巴、支付宝、恒生电子的实际控制人都是马云,如果对马云系依赖度过高,不安感难以消除。最为不安的一点是,机构数据几乎都从恒生的金融电子平台“跑过”,一旦被阿里后台据此分析产品创新路径、客户交易行为等,就等于被阿里卡住了喉咙;而阿里本身还控股天弘基金,并和万向集团联手涉足民营银行领域。在涉及同业竞争的领域,恒生电子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同业者担心是否能公平竞争。即使有顾虑,金融机构换一家金融软件服务商的成本也非常高,可能性不大。如果更换服务商,金融机构还要承担系统切换的风险,与底层的数据库、系统架构可能不兼容。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去动底层系统。

分析人士提醒,马云“高大上”的全产业链布局,在对传统经济和金融生态进行改变甚至颠覆时,却不可避免的把市场整体利益当作筹码,通过“排除异己”的竞争抢占市场制高点,一家独大以谋取更大利益,最终损害其他市场主体以及消费者的利益。

马云这几年的“疯狂”业内有目共睹。阿里巴巴从一家互联网黄页公司起家,如今已经涉猎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云计算、物流、互联网金融等诸多领域。在政策红线范围之内,他怎么折腾都不为过。但在大肆收购扩张之后,马云的触角已碰到了反垄断“红线”。

从B2C到C2C再到移动电商,淘宝的份额都一家独大,无人能与他叫板。而支付宝在网民中超过1/2的渗透率远远领先于其他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独自做大后的阿里系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一直拒绝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开放,并涉嫌利用垄断地位打压竞争对手,如以安全为由拒绝淘宝卖家使用微信支付平台。随着阿里系的触角不断延伸,以颠覆传统为名展开金融创新,但其所谓的创新无不寄希望于自己能够垄断市场,所有的合作最终都希望能够自己控股,如余额宝上线后,阿里开始谋求天弘基金的控股地位,甚至在面临金融监管完善的时候,利用8,100用户绑架民意,对抗监管及银行。一方面指责饱受非议的银行垄断,一方面却在全方位的打造自己的垄断地位。要求传统银行对自己大幅开放的阿里巴巴,自己什么时间才能真正开放呢?

而此次马云控股恒生电子,意味着切入了金融行业后端,这家企业本身在业内就处于寡头垄断地位,两个垄断企业的结合,会不会损及其它竞争对手的利益?在阿里巴巴这个封闭王国内,卸磨杀驴的事情并不鲜见:对美丽说等导购类网站采取的要么归顺,要么封杀举动会不会在金融领域上演?如果有一天被并购的恒生电子为了阿里系天弘基金等的利益,拒绝对其他金融企业提供支持,乃至截留对方的数据为己所用,这种所谓的创新颠覆背后图谋的是什么?依然是垄断。在频繁触碰红线之后,业内忧心,欲望高度膨胀的马云可能正走在自掘坟墓的路上。

不仅如此,多维新闻在《阿里巴巴“野蛮生长”正沦为四十大盗?》的文章中提过,阿里的核心优势在于电商和支付。马云却忙着玩资本、赚快钱而忽略了对电商的管理,导致淘宝商城变“伤城”。不仅假货、水货泛滥导致消费者怨声载道,而且,各项费用的上调也引来商家集体反弹,2012年数千卖家围攻淘宝商城,就是最好的案例。

2014年虽说是马年,但马云在“快马加鞭”之后能否马到成功,不仅取决于政府的监管“靴子”何时落地,更取决于马云自身的态度。若他仍只是一味的埋头扩张,无暇静心思考资源的整合以及平台的开放,继续容不得竞争对手存在,将一切看不顺眼的、或是不合他意的对手,哪怕不是对手,试图逼向绝路的话,恐怕有朝一日,人们又该用“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来感叹马云的悲剧了。最后,把北京三环一处警示闯红灯的标语“停下来并不寂寞,冲过去将成为传说”送给马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 06:21 AM , Processed in 0.0376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