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0

[新闻] 中国相关担忧加剧 农产品价格仍坚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9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尔街日报》  2014年 03月 19日 19:26

初迄今,有关中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的担忧已经伤害了铁矿石、铜等工业大宗商品的价格。不过,农业大宗商品的价格却依然保持坚挺,部分原因是中国食品需求仍然旺盛。

今年以来,铜价累计跌幅已达12%,布伦特原油价格也下跌了4%。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从投资重工业上转移到了别处,引发中国工业增加值或将放缓的担忧。

围绕中国负债累累的金融体系的担忧也加重了下行压力,因为投资者们利用工业大宗商品来支持借贷,随着银行开始收回贷款,借款人不得不将大宗商品在市场上抛售。

与此同时,棕榈油这种用途广泛(既可作为烹饪用油,还可用于生产家用洗涤剂)的商品的价格今年攀升了3%。可用于榨油的大豆价格上涨了将近10%。中国人的另外一种主要口粮小麦价格的涨幅超过11%。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中国需求并非影响到大宗商品价格的唯一因素。棕榈油的供应量就受到巴西、东南亚的干旱天气的影响;另外,乌克兰这一全球最大的葵花籽油生产国纷争不断,也有一定的干扰。 

不过,中国日渐壮大的中产阶级以及城镇化进程趋势帮助农产品价格保持坚挺。

工业大宗商品很可能逐步复苏,特别是在中国正推动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未来几年迁移至城市之际,这将刺激房屋、基础设施的建设。

然而目前来看,中国从依赖投资推动增长的模式转向消费支出为主的模式,再加上大规模新增的铁矿石及其他矿石供应,这种情况对于工业大宗商品来说是不利的。

这种趋势对中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铁矿石价格下降会推低钢铁厂的成本,但农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普通中国消费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同时也可能推高通胀率。

对于部分向中国出口大宗商品的国家来说,价格上出现的分化同样令人喜忧参半。

拿印尼来说,部分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会推迟该国推进基础工业多样化的进程。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之一,因此价格上涨对于这个一直难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的国家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一些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担心近年来出现的资源热潮已经对印尼的工业发展构成伤害。荷兰国际集团(ING)称,虽然2003年制成品出口占印尼总出口的63%,但到了2012年,在资源热潮的影响下,这一比重降到了52%。从另一方面来说,棕榈油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从4%升至9%,矿业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从6%大幅升至17%。

包括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内的一些观察机构希望看到大宗商品行业所谓“超级周期”(super-cycle)被打破,进而扭转这样的趋势。印尼上月实施了未加工原材料矿石的出口禁令,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推动这一进程。

诚然,棕榈油价格仍低于2008年达到的高点,但目前价格上涨的情况令价格回升至2012年以来没有出现过的水平,这可能会妨碍发展制造业所急需做出的努力。

Wayne Arnol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 12:00 AM , Processed in 0.0472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