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0|回复: 1

[转贴] 经济日报╱弗格森(Niall Ferguson)】 2014.02.12 03:08 am 图/经济日报提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2 08: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日报╱弗格森(Niall Ferguson)】
2014.02.12 03:08 am

8479641-3340442.jpg
图/经济日报提供


或许我们该把2013年称为「怀丝经济学」年。正如已故英国女歌手艾美怀丝(Amy Winehouse)在歌中唱的那样:「他们想送我去戒毒,但我说:不、不、不。」去年,以美国联准会(Fed)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都高唱这首歌。

去年夏天,联准会和中国人民银行都暗示要让货币政策正常化,但两国市场反应都比预期还激烈:美国债券殖利率飙升,而中国银行间拆借利率暴涨,最后两国的货币当局都选择让步。

这样的问题很多流行歌手都遭遇过:经过多年的刺激后,想戒就是没那么简单。

诚然,维持某种形式的经济刺激,依然有强大的理论支持。去年11月,一度是柏南克接班人呼声最高的桑默斯认为,美国经济可能陷入「长期停滞」。其它经济学家也依然担心欧洲、甚至美国,这几十年来的良性通膨可能转变成恶性通缩。

但仍有迹象显示,世界经济整体出现正面趋势。国际货币基金(IMF)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年增率将从2013年的2.9%升到3.7%,之后四年将保持在4%或更高,高于1980、90年代和进入21世纪后的平均增长率。

先进经济体表现不佳,但其它国家复苏增长,这种不均衡的情况衍生(至少)七个问题,尤其是对全球主要央行本身。这些机构在这个相互连结的世界里,他们的决策不可避免会影响全球。

问题一:联准会在新领导人叶伦的带领下会怎么做?比起戒断疗法,看来她当然更愿意进行长期治疗。量化宽松退场是迟早的事,但叶伦对美国劳动市场真心的关注,表明她会不顾其它指标的暗示,在更长时间内承诺低利率政策。此时的挑战在于,若其它指标显示复苏已经来临,要如何让这种新的「前瞻指引」机制发挥效用。

美国经济好转的迹象不止一个,市场对这些利多消息的反应极可能是忽略前瞻指引,仅聚焦量化宽松的退出,并推高长期利率。

上述反应的短期后果,可能是1980和1987年我们曾亲眼目睹的股市大回档。

问题二:其它央行将如何应对华府不停变化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知道,即使西班牙、爱尔兰和希腊都显示出经济复苏的迹象,欧元区周边国家仍尚未准备好迎接高利率,他们的失业率依然高得惊人。此外,欧洲最大的政治风险依然是民粹主义。

问题三:建立银行联盟是欧洲金融体系可持续复苏的先决条件,民粹主义者能否破坏这项复杂进程?答案是也许不会。事实上,民粹主义成功甚至可能促使社民党和基民党联合组成欧洲议会「大联盟」,可能代表欧盟悄悄「德国化」的目标又迈进一步。

在此同时,日本对修复货币政策更是兴趣缺缺:安倍政府显然希望日本央行加大刺激经济力道。没有央行的经济刺激,日本通膨年增率达2%的希望注定不会成真。

问题四:日本能否在美国退场的同时维持QE?也许可以。但该政策能让增长和通膨维持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所谓结构性改革的「第三支箭」,而这支箭至今尚未触及真正的目标。

这与中国形成鲜明的对照。至少某些证据表明,人行已恢复紧缩货币政策,以便对国内影子银行体系实现针对性的信用紧缩。因此最后三个问题是:

问题五:中国能否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刺破信用泡沫,并贯彻三中全会后公布的结构性改革?

问题六:如果问题五的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庞大的新中产阶级将如何反应?

问题七:北京领导人面对国内不满,是否会像去年在外交领域采取强硬的政策?

我不会假装知道最后几个问题的答案,但这些答案可能是决定「戒后世界」状况的关键。(编译廖玉玲)


发表于 2014-2-12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人也是个大好反指,不信可把他这几年来的旧案都挖出来鞭尸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 12:05 PM , Processed in 0.0417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