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2013年 12月 17日 10:29
如 果每个人都认同美国股市尚未到达泡沫阶段,那为什么这个话题还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最近媒体上关于股市和泡沫的讨论猛增:《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Justin Lahart表示,过去三个月中,通过Factiva搜索“股市”加“泡沫”,返回了391篇新文章,数量高于去年同期的130篇。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已经上涨25%并且一再刷新纪录高点,一些投资者担心涨得太多、太快。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首席投资策略师利兹•安•松德斯(Liz Ann Sonders)则给泡沫相关讨论泼了盆冷水。
周一她在MoneyBeat节目中表示,泡沫通常意味着一定程度的高估值或杠杆过度,她认为当前市场并非如此。
松德斯在上个月发布的报告中将三个指标与此前牛市时期的进行了对比,来说明为什么市场看起来并无泡沫。这三个指标是:标准普尔500指数10年滚动回报、股票估值、当前上涨行情的幅度和持续时间。
她于周一指出,当前股市估值仍然明显低于曾经的泡沫时期的水平。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00年创下高位时,按照前一年收益衡量的市盈率为28倍,而目前的市盈率为17倍;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峰值时的市盈率为142倍,而目前为22倍。
受经济危机影响,投资者连续四年将数十亿美元资金撤出股市,只是今年才开始再度入市。这种趋势显示市场尚未达到泡沫阶段。
松德斯说,最近的环境促使人们轻易使用泡沫这个词来描述当前的市场状况。
这种心理一定程度上源于投资者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市场触顶(分别在2000和2007年)。她说,很多人在前两次中受了伤,大家不想重蹈覆辙,因而会更迅速地给市场贴上泡沫的标签。
她说,过去四年三个季度股市确实实现了可观的上涨,但她认为还是要根据估值等传统指标来判断股市是否出现了泡沫。
现在市场还没到那个阶段,至少暂时还没有。
Steven Russolil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