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0

讲中国故事的日本歌舞伎木版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1 08: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中国故事的日本歌舞伎木版画

2013年11月21日 09:04:1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a902.jpg

  表现世俗生活题材的木版画。

a903.jpg

  木版画《金瓶梅》 (局部)

a904.jpg

  木版画《二十四孝的故事》 (局部)

a905.jpg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前日本歌舞伎木版画展的海报。

  
近日,61幅日本歌舞伎木版画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展出,这些歌舞伎木版画是日本浮世绘的一种,以歌舞伎演员为主角。在19世纪的日本,这些彩色的木版画是歌舞伎演出的纪念品,他们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家设计,但是价格并非昂贵,可以被大众所接受。有趣的是,在展出的61幅作品中,有近1/3的作品涉及中国元素。

  根据《金瓶梅》改编的歌舞伎中,主角在怒打老虎;歌舞伎演员扮成水浒英雄横扫地狱,似乎在揭示1864年的日本政局动荡不安;色彩明丽的《三国演义》英雄造型,表明1874年的日本新政府正将日本现代化,反映在新政权下,剧本创作者可以尝试更广泛的主题,艺术家们可以大胆地使用色彩。

  歌舞伎木版画曾经被禁

  歌舞伎起源于17世纪江户时代,是日本传统舞台剧,其融合了戏剧、舞蹈、音乐和杂技等元素。歌舞伎的特色之一是只由男演员表演,这样的传统沿袭至今。在演出中,男演员经常会男扮女装,也正因为出色地扮演了女主角,某些男演员一举成名,有些男演员从孩童时期就开始男扮女装。从第一场演出开始,歌舞伎艺人获得第一个艺名,随着他们舞台生涯的进展,他们获得新的艺名。演员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艺名,从展出的木版画中体现出来。舞台上,歌舞伎演员身着精美、颜色亮丽的服饰,并浓妆艳抹,戴假发,他们使用夸张的动作和语言,表演侧重的是风格,而非写实。歌舞伎剧情复杂,通常关于英雄之间的征战,关于忠诚与背叛,偶尔也包含一些幽默的片段,或者轻松的舞蹈。但是无论怎样精彩或者曲折的剧情,吸引观众来观看演出的主要是演员。

  到19世纪初期,歌舞伎成为日本都市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歌舞伎另外一个特点是对战士和英雄人物的塑造,并用一种野蛮夸张的风格表现剧情,歌舞伎的主题往往和当时的政治时局紧密联系在一起。19世纪30年代,日本的政治经济开始混乱,从1842年开始,也就是天保改革时期,日本政府开始控制大众文化和消费市场,之后的5年时间里,歌舞伎演出和木版画的生产全部被叫停。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策展人露西娜·巴克兰(Rosina Buckland)解释,“在当时的日本官方看来,歌舞伎演员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他们被禁止和有名望的阶层公开交流,但是实际上,歌舞伎演员如同今天的明星,拥有声誉和财富。也许正是担心这样的社会影响力,政府对歌舞伎表演惶惶不安,并严格控制”。之后的20年,政府逐渐放松了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但是依然严格控制歌舞伎的演出和相关木版画的出版。木版画在出版前,必须获得政府审查部门的许可证。如今,这些审查标识对于标注木版画的出版日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从1850年开始,日本遭受外国势力的入侵,这种氛围可以从展出的木版画中感受到:有些木版画充满讽刺味道。1868年,在当权将近250年后,日本的幕府统治被推翻,一个旨在将日本现代化的新政府成立,新政府开始借鉴西方的技术、习俗和服饰。歌舞伎表演也全面复兴,这些变化可以从歌舞伎的不同主题中体现出来。政府审查制取消,歌舞伎的主题更广泛,木版画艺术家被允许使用进口颜料,木版画作品的色调更鲜艳明亮起来。

  饱含中国文化的木版画

  如果不是读说明,很难把眼前这幅名为《三位演出人物》(1874)的木版画中的主角和《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张飞、关羽联系起来。三个人物浓妆艳彩,表情夸张,刘备正准备前扑,张飞一脸警觉的深情,关羽奋马扬鞭,生动形象,充满活力,仿佛三个人都要从画中一跃而出。图说解释,在这幅木版画中,三位著名的歌舞伎演员被想象成《三国演义》中的英雄的形象。木版画《七福神的酒会》(1868)展现的是在日本信仰中被认为会给人们带来幸运的7位神明聚会喝酒的场景,图说解释,这7位神明,有6位来自中国。每位神明各司其职,有的能够带来长寿,有的能够带来财运,但是通常7位神明会被安排在一起出现。这幅木版画中的7位神明不过是7位歌舞伎演员,通过这种方式,艺术家巧妙地让7位演员同时亮相,更独具匠心的是,7位神明中只有一位女性神明,弁财天,而在这场歌舞伎演出中,也同样有一位女性角色,不过,由男演员峰吟子(Tanosuke Sawamura)来扮演,他也正是木版画中女神明弁财天的替身。

  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被用在了日本的歌舞伎木版画中。元代的郭居敬根据24个孝子的故事编纂了这部书,告诉人们要遵循儒家思想规范,勇于自我牺牲,忠诚,孝敬自己的父母以及祖父母。让歌舞伎演员化身“孝子”的目的,不过是一种优美的呈现,让明星们获得更多的目光和支持率。木版画《三十六花撰》(1861)是舞台剧照,讲述的是郑成功(Watonai)的传说,这部歌舞伎发生的背景是国姓爷合战(The Battles of Coxinga),剧中,郑成功的母亲是来自九州的日本人,父亲是流亡的明朝大臣,郑成功和他的爸爸、妈妈、妻子返回中国,帮助明朝对抗外族入侵。展览中可以看到一幅武二郎赤手空拳打猛虎的木版画,而这幅木版画是根据中国的《金瓶梅》改编的歌舞伎的剧照。在木版画《水浒》(1859)中,日本武士变身英雄公孙龙。

  系列木版画《八犬传》(1833)再现的是同名歌舞伎的舞台场景。木版画说明,《八犬传》的主角是八位由念珠转生的武士,出生时,他们分别带来八个汉字:仁、义、礼、智、忠、信、孝、悌,这八个汉字代表的是儒家的8种美德。八位勇士诞生在不同的家庭里,但是他们的名字中又都含有“犬”字。《八犬传》以日本室町时代的真实历史环境作为背景,但在故事构成上却受到《水浒传》的深厚影响。比如,剧评家分析,在《水浒传》中,天上一百零八个魔星转生人世间成为一百零八名英雄豪杰,而在《八犬传》中也出现了一条串着108颗念珠的项链,其中的八颗大珠飞散之后转生为这八位勇士。

  木版画影响了欧洲艺术家

  歌舞伎木版画是日本浮世绘的一种,大英博物馆的日本展馆这样解释“浮世绘”:浮世绘这个词最先用于17世纪末,主要针对拥有营业许可证的娱乐场所和歌舞伎剧院,浮世绘作品用来描述充满诱惑的城市生活和乐趣。在1665年创作的《浮世绘的传说》中,日本作家浅井了意(Asai Ryōi)写道:“只享受当下,享受月亮,雪花,樱花,枫叶,歌唱,喝酒,带来的快乐,我们随波漂浮,漂浮,眼前的贫穷阻挡不了我们的快乐,我们拒绝垂头丧气,如同随波漂浮的葫芦: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浮世绘。” 后来,浮世绘被广泛理解成表现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包括人物和场景,如美人、歌伎、浪人、花街柳巷和旅游风光等。

  1867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歌川一派的浮世绘作品令欧洲的艺术家们眼前一亮,这种和欧洲绘画传统完全迥异的创作技法,给印象主义画家两个重要的启示:一是如何用纯色来绘画,另一个是如何采用新的构图方式。并且,浮世绘作品首先追求的是形式美,题材的选择在其次;这种绘画方式所运用的散点透视,把人物画得横云遮月,写意挥洒。

  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克洛德·莫奈,埃德加·德加,文森特·梵高和保罗·高更等,从浮世绘版画那里获得丰富的灵感。马奈融合浮世绘技法,完成了《吹笛少年》。纳比派代表画家皮耶·波纳尔非常推崇浮世绘,并进一步将印象主义的客观性和象征主义对文化记忆与情感的基本主张相结合,将现实感情化。在浮世绘的影响下,波纳尔更倾向于使用明亮的色彩,继而成为色彩主义者,他是纳比派画家中最善于驾驭色彩的一位,获得“色彩魔术师”的称号,他的作品经常出现橙黄翠绿,于逆光中显现缤纷的色彩变化,并混合自我幻想与视像,这些风格的形成,也都与浮世绘对他的创作的影响分不开。

  ◎ 深圳特区报英国特约撰稿人 崔莹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7 04:59 PM , Processed in 0.0282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