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亚兰兹(Brett Arends)援引专家意见揭示了一个重大事实,即投资于价值型股票往往可以在风险低于大盘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回报,这现实已经颠覆了现代投资(6.82, -0.20, -2.85%)理论。
以下即亚兰兹的评论文章全文:
传统的投资理论常常告诉你,想要获得比大盘更高的回报率,即所谓超越大市,唯一的方法就是去冒更大的风险。
这一理念就是所谓“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核心,你的投资顾问很可能就是这种理论的信徒。听起来,这似乎非常有道理,任何人都可以理解,因此这个假定也自然就被大家广泛接受了。
这个理念确实不错,只有一个欠缺——它是错误的。
一份曾经的研究已经发现,其实你完全可以在承担低于市场的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回报。这可不是小事,我们传统的金融学理念将因此而动摇。
低风险高回报?确实有点太难以置信了吧。在一个“完美的”和“理性的”市场当中,这样的事情是不该发生的!
业已过世的金融分析师豪根(Robert Haugen)和Guggenheim Investments的分析师贝克尔(Nardin Baker)曾经就此进行过非常细致的研究。在2008年的研究报告《不为人知的事实》当中,他们对美国股市1960年代以来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发现投资者只要投资于大型“价值型”股票,就可以持续获得好于大盘的表现,哪怕这些股票的风险本质上比大盘要低。“令人震惊。”他们写道,“合计起来,这预期回报最高的10%的股票风险更低,利润更大,获利的趋势是千真万确的。相对于当前的盈利、现金流、销售额和股息而言,这些股票的价格确实低廉。它们市值较大,而且价格动能较之前一年呈现积极态势。”
其实,即便传统投资理念的重要支持者们,现在也开始接受现实了,只不过他们还在试图说明,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这些价值型股票存在某种版秘密的“风险”的缘故。
这确实太违反直觉了,让人不能不要求一种说法。其实,说法并不难找,眼下就有一种简单的。投资表现如何,最重要的因素其实就是你为一支股票付出了怎样的价格。通常说来,投资者往往更容易为性感的,有动人故事的“成长型”股票付出更高的价格,而沉闷和乏味的公司,则很难激起他们开价的欲望,哪怕这些公司现在乃至将来都拥有巨大的现金流。结果就是,如果有人愿意特立独行,就可以获得不小的回报。
投资于价值型股票到底可以带来多大的优势,这方面一直就有争论,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同意,能够获得的回报确实是可观的,而且多少有点免费午餐的味道。法马和弗兰奇2007年发现,从1926年到2007年,在美国股市上,这优势大约有每年2个百分点的样子——考虑到大盘的年平均表现也不到10%,这已经非常可观了。
豪根和贝克尔则认为,优势很可能比这还要大。他们发现,优化过的低风险价值型股票投资组合从1965年到2007年,每年的表现可以好过大盘近5个百分点,而波动率几乎不会增加。
当然,对于这5个百分点,我不可能百分之百将其看作是铁律,毕竟时间和机会总会影响过去和将来的表现。关键在于,无论怎样,这样的优势长期角度说来总归是很可观的。
想要利用这样的规律,最直观的办法就是投资所谓价值型基金,或者股票收益型基金。事实上,这些基金的表现甚至会比价值型股票本身更好,因为它们还会进行重置,即在价值型股票价格变得昂贵时卖出,在成长型股票价格变得低廉时买进。(子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