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0

美国国家安全局:从“没有这个局”到“没有秘密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8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3-6-28 10:43 AM 编辑


美国国家安全局:从“没有这个局”到“没有秘密局”.  

2013-06-28 08:20:14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张亦驰



s217.jpg 布什通过NSA提供的保密通信装置进行通话。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棱镜门”事发之前,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缩写NSA)偶尔会出现在美国影视作品中。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有这么个机构吗?NSA给人的印象,正如其缩写的另种解读——No Such Agency(没有这个局)。不过,在斯诺登爆料之后,NSA大曝于世。自此,NSA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No Secret Agency(没有秘密局)。

“棱镜门”事发后,NSA官网一份2012年为庆祝该机构成立60周年而制作的外宣文件开始引起关注,这个题为《国家安全局:保卫祖国60年》(以下简称《60年》)的小册子讲述了NSA不平凡的复杂过去:它犯的错像立的功一样多。

NSA存世已六十年

沿第95号州际公路向北,从32号出口出来转向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方向,进入一条双向高速公路,通过老的1号出口,然后会爬上一座小山。当你到达山顶,就会立刻发现一座虽然无法堪称宏伟但也称得上特别的建筑矗立在你脚下。常年生活在马里兰中部的人大都知道,这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

站在小山顶上所见,只是美国国家安全局这个庞然大物的冰山尖端。从米德堡的总部,通过卫星天线与电缆,它的触手延伸所及编织了一个包括4个密码中心、遍布全世界数千家分支机构、超过30000名雇员的巨大网络,借助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手段和技术,保卫美国的安全,偷听别国的无线电和网络通信。

不过,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被称作米德堡的地方并没有这个建筑,更没有工作人员。据NSA官网的记载,NSA前身是1949年5月20日成立的国防部“武装力量安全局”(AFSA)。1952年11月4日,根据杜鲁门总统的秘密指令,在AFSA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国家安全局,以全面负责通信情报工作。

NSA刚成立时,曾设想通过建立新的指挥中心统一协调众多分散的机构。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让美国政府最终决定保持分散状态,以确保其不至于被苏联对华盛顿的核袭击一窝端。NSA最初选址在肯塔基州的诺斯克堡,因为这里足够偏远并且得到良好保护。但是NSA的领导觉得这里离华盛顿实在太远,这会妨碍他们和国防部以及其他情报机构交流的效率。最终,他们选择了马里兰州的米德堡,这里距离以华盛顿为中心的核爆区域有足够远的距离,足以求生。

大兴土木始于1950年代后期。朝鲜战争以及冷战对峙,让AFSA/NSA一边运作,一边不断扩张。米德堡的建设一直延续到1968年才算完成。

而据《60年》披露,NSA的建立和扩充,与中国还存在些许关系。

早在1946年,马歇尔出面调停国共内战,为了了解中共的态度,美国开始对中共的通信进行监听。到了1950年代初,红色中国则成为其最主要的监控对象。1950年6月2日,朝鲜战争爆发。AFSA的分析人员根据中国军队的通信情报分析了从中国中部到沿海地区再到东北的军队,通信情报提供的信息包括位于中朝边界的中国军队的数量。不过,截获的信息,没有说中国军队已经进入朝鲜。于是美国对中国的行动发生了误判。

朝鲜战争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美国的政策已经倾向于减少军事和情报单位。“然后,几乎在一夜之间,美国开始快速、大量扩充军队和情报部队。”《60年》称。而这一政策最终催生了NSA。

而且,这一政策还导致NSA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不断膨胀。1952年NSA共拥有7600名军事和文职雇员,而如今,其雇员超过了3万人。

从古巴到苏联

冷战开始前后,美国监听重点逐渐从德国、日本转向苏联、东欧、中国以及朝鲜。为此,美国开始兴建大量监听设施,最终一个三级通信情报系统出现在世界范围内。前进基地收集处理“时间敏感”并且无需复杂装备处理的信息;中级站通常在战区一级设置,处理那些需要更多步骤处理,但是仍然不得不快速分发的信息;需要大规模计算机处理或许长期研究的信息才被送往NSA。此外,海军和空军运作的机动情报收集平台也融入其中。

在古巴导弹危机中,NSA及其监听站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60年》的披露,1962年11月16日,肯尼迪总统被告知,苏联正准备在古巴部署可以安装核弹头的导弹。“一旦部署完成,这些导弹将能够攻击美国任何一个大型城市。”

由于采取了高效的隐蔽和欺骗措施,NSA未能提前获得苏联打算部署导弹的任何先兆。重压之下,NSA全力以赴——NSA改造了白宫形势分析室,使之可以直接接受信号侦察情报;NSA派出重要员工坐镇,随时向总统提供决策建议;最关键的则是,NSA情报收集专家同“海军保密群”(海军的密码组织)合作,他们利用技术调查船实施侦察监听。仅仅5天,NSA就获得重要情报。通过对“牛津号”侦察船传回的监听信息的分析,NSA推测苏联已经掌控了古巴的防空网。

导弹威胁已经足够清晰,肯尼迪决定采取行动。22日,他宣布对古巴港口实施海军封锁。

危机进入到一个关键点。美国人想知道,苏联船只是会转向还是挑战美国舰队的封锁?以及美苏舰只之间的潜在冲突,是否有可能演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更广泛的战争?很快,位于大西洋的一个海军信号侦察测向站截获了苏联船只发回本土的信息,NSA定位这些船只的位置。他们发现,一些苏联船只突然停在了美国舰艇的封锁线之外,另一些甚至早早掉头。显然,“苏联人比美国人更不愿意因为古巴而打一场核战争。”《60年》称。

不过,在古巴危机之后,NSA紧接着在北部湾事件中犯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低级错误,而这个错误直接导致美国深陷越南。

1964年8月1日,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Maddox)在北部湾遭到北越鱼雷艇袭击。由于NSA事先截获了通信情报,“马多克斯”号成功地击退这次攻击。事后,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公开警告越南,再发生类似事件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而三天后,“马多克斯”号驱逐舰和“特纳·乔伊”号(Turner Joy)驱逐舰报告,可能遭遇了第二次攻击,但实际上这是通过雷达情报判断的,即便是“马多克斯”号的舰长也无法确认。这一次,NSA的侦察站又及时给出了确定第二次攻击存在的信息。不幸的是,他们错了。他们把当天截获的北越关于第一次攻击行动的讨论,想当然地当成了4日的新的攻击。

“这个错误几个月都没有被发现,于是这个失误却成了一个关键因素,确认第二次攻击促使约翰逊政府很快命令对越南设施进行报复性轰炸。”《60年》中这样写道,“此外,这次事件让美国政府确信,他们有正当理由获得在东南亚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新的国会授权。”最终的结果是,约翰逊政府及时找到了一个理由来推动它的越南计划。

冷战更多的是美苏之间的较量。1980年代,NSA了解到苏联在某个设备中种植了一种精密的窃听装置,据推测装在了美国盟国在莫斯科的大使馆里。为此,美国决定调查美国的设备是否也被如法炮制,以确定其驻外使馆的通信和行动是否安全。“枪手”计划由此诞生。NSA替换了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所有电气设备的每一个零件,然后集中美国国内专家排查每一个零件。最终,一名技术员对从一台IBM打字机上拆下来的部件进行X射线拍照后,发现一个能够记录、储存并且传输打字机的键盘敲击情况的小玩意。最后,总共在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和住列宁格勒领事馆的打字机中发现了16个窃听装置。NSA分析,这些装置安装了5年。由于NSA在“枪手”抢目上的成功,美国政府的其他部门都开始找该局进行保密技术检查和咨询。

一个使用计算机的人可能是最大威胁

冷战时代NSA参与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行动就是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期间,NSA在“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期间提供了关键的信号情报侦察,在整个冲突期间,该局提供了大量侦听来的信息,并为战场提供了安全的战术通信,被布什称为“沙漠风暴中的无名英雄”。

而苏联的解体一度让NSA失去了目标,不过这一切到“9·11”事件之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他们转向了反恐情报,紧盯互联网。

实际上,自从1980年代,NSA已经开始涉及反恐情报行动,但“9·11”事件表明,NSA在对付非传统敌人方面还没准备好。2001年的夏天,负责反恐事务的NSA分析员发现了超过30条征兆“某件事即将来临”。但是没有一项征兆包含与任何攻击有关的目标以及时间的特定信息。一些分析师认为,9月10日针对阿富汗重要领导人的暗杀或许就是这些消息所要预示的事件。

攻击发生后的第二天,媒体报道称NSA已经出版的两份报告或许预测到了悲剧。“事实是,9月11日之前NSA拥有两条截获收集的片段信息,暗示11日将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发生,这些截获的信息除了这种模糊的暗示没有任何其他信息,没有细节、时间或者地点。实际上NSA并不知道在美国有攻击者。”《60年》这样解释。

不过NSA因祸得福。恐怖袭击导致NSA的规模急剧扩大以及权力提升,监督重心移向网络。“对手已经发生了变化,冷战时期,NSA首要关注的是苏联,应对不期而至的危机,就像1962年在古巴。苏联解体之后,对手则变为了一些国家。现在,一个使用计算机的人就可能成为我们最大的威胁。”

自1999年到2006年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职务,后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退役空军上将迈克尔·V·海登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杂志采访时称,早在“9·11”事件之前,他就意识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NSA在收集信号情报方面的工作会逐渐衰退,并最终“变聋”。他呼吁国会批准监控互联网。2000年,他在众议院特别委员会的一次关于情报工作的公开的听证会上称,德国人对潜艇的通信以及苏联人对导弹基地微波传输对他们而言都没有秘密可言,但是现在,所有你需要的数据都存在于海量的信息之中。这次听证会加速了对互联网情报的收集工作。

“9·11”让他们获得了想要的一切,包括监控民用通信和网络的权利。在此之前受限于美国法律,他们还有些缩手缩脚,甚至因此遭到了美国总统的批评。

在经历很多次失败的试探后,通过雇用私营公司,NSA开始取得成绩,因为这些公司在技术上远远比NSA的官僚们精通。这些公司主要负责建立监视系统,并负责系统的日常管理和技术维护工作。

据《大西洋月刊》网站报道,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市的帕兰迪尔技术公司是NSA最紧密技术合作伙伴。另外一家是“鹰盟”公司,而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子公司则负责运行NSA公司IT项目。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在其网站上描述自己是“情报委员会首席信息技术管理服务提供商”。《赫芬顿邮报》报道则称,“在美国,与情报机构签约后为其工作的公司达1931家。他们要执行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恐怖袭击、间谍业务等任务,美国政府每年为这些人人均花费12.65万美元。”

2013年6月,随着“棱镜门”的爆发,这一切都不再是秘密。

网络编辑: 小碧 责任编辑: 史哲 姚忆江 实习生 杨宝宝 岳进祥

.






shar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6 08:38 AM , Processed in 0.0452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