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0

盘点上海市民“十大才艺”(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8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3-4-8 08:26 PM 编辑

盘点上海市民“十大才艺”(上)

日期:2013-04-05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婷;范昕;张裕



c1.jpg c2.jpg 用绒线绣出来的作品毛茸茸的,有油画效果






c3.jpg 丝竹活动从不间断,上海现有江南丝竹乐团60余个




李守白的海派剪纸 c4.jpg




庄小蔚海派玻璃艺术作品 c5.jpg c6.jpg



市民文化节上,蛋糕裱花成为体验的热门项目 c7.jpg c8.jpg



  
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正如火如荼展开。在这个完全属于市民的节日里,处处活跃着普通百姓的身影,他们站上舞台,成了公共文化活动的主角。

  据不完全统计,仅文化节开幕当天举办的1500余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市民自我展示、自我娱乐的活动达到50%以上。青浦区朱家角镇当天提供了20余个文化团队的展示机会,却引起了全镇100多个业余团队的“你争我抢”。杨浦区辖区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殷行街道当天活动共吸引辖区企业职工、在校师生、社区居民、志愿者等近4000人次参与其中。而在远离市区的郊县同样是一片欢乐,枫泾镇的“金山农民画”体验活动、南桥镇的“社区好声音”大家唱、东平镇的“百人腰鼓大展示”等活动也纷纷搭建平台,给百姓自我展示的空间。

  多才多艺的市民还真不少。这边厢,阿姨们用彩色的羊毛绒线娴熟地创作着被誉称为“东方油画”的绒绣”。那边厢,爷叔们三五相邀,寻个座、要杯茶,从《中花六板》起头演奏,享受着“丝竹聚会”的欢乐。而在校的学子们也不甘落后,带来了美轮美奂的玻璃艺术。不少市民表示:“只要给个舞台,‘阿拉’不会坍台!”而在接下来的十个月时间里,市民文化节还将不断涌现出以市民为主体构成的百支优秀合唱队、百支优秀舞蹈队、百支优秀戏剧表演团、百支优秀活动运营团队和百名优秀儿童画家、百名市民创意设计者、百名优秀社区文化指导员、百个优秀群文原创作品、百位市民收藏家、百位市民摄影家等。上海社科院学者巫志南认为,以市民为主体的文化发展方式将由此在上海生发、成型,而市民“自我表现”的文化艺术活动也将快速成长、走向繁荣。在这里,一个个平凡的梦想正在起飞。

  

绒绣:彩点组合出“东方油画”

  绒绣,又称绒线绣,用彩色的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布上绣出一个个彩点,彩点组合成画。“上海绒绣”源自欧洲,经过本地绣工百余年来不断摸索,融进了中国传统的苏、湘、蜀、粤四大名绣的技艺,艺术表现力已经青出于蓝,立体感强、色彩浓郁沉稳,被誉称为“东方的油画”。绒绣能表现的题材面广,尤其适合人物肖像。洋泾港畔,上海绒绣保护传承基地,绒绣工艺师唐明敏开始了又一天的创作。一针一针,绣针牵着的绒线不停地变换颜色;有时她会停一下,从面前堆着的数千种不同颜色的绒线里选出几根,每根拆成几股,再把它们搭配混合成一根——这是在调色。

  “上海绒绣”的制作过程大致分为三步:先放样,用打格子的办法将原稿复制到网眼布底子上;再是染色配线,根据原稿画面色彩,按照色调、色相、色差的细微分别,染出所需的各色绒线;第三步是绣制,一般先绣轮廓,再绣各个色彩块面,最后细部刻画。

  每一步都有许多考究。比如配线,制作绒线的羊毛得是新西兰进口的,因为纤维长、韧性强,一斤毛可以做出976根绒线,每根长1.44米,而且都可以劈作4股;关键是,用这种材质的绒线绣出来的作品毛茸茸的,更有油画效果。至于绣制,全程手工,每一针绣出一

  个小彩点,一幅画少则绣几万针、多则几十万针,而且每一针都要选配绒线颜色。

  大幅绒绣作品气势恢宏、雍容华贵,因而成了装点高档场所的首选。比如,人民大会堂上海厅、香港厅、澳门厅、国宴厅等十个厅均悬大幅绒绣作品,既有翻版国画,也有翻版繁华的城市景象。优秀的绒绣作品还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要员或重要机构。

  

江南丝竹:雅聚中的曼妙时光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苏浙沪地区的一种民族器乐合奏形式,“丝”是用丝弦发声的乐器,“竹”是竹制乐器。上海开埠700多年,江南丝竹流传了300多年。寻个座、要杯茶,从《中花六板》起头演奏……半天时光不知不觉就快快活活过去了。这样的“丝竹聚会”,是上海市民的心头好。

  在我国的音乐历史传承中,江南丝竹堪称一朵绚丽的器乐奇葩。“一曲丝竹心已醉,梦听余音夜不寐;内中奥妙谁得知,仙乐霓裳人间回。”这首流传民间的诗歌,就道出了江南丝竹典雅、柔美、清丽、细腻的魅力。

  20世纪初叶,上海便成为丝竹精英荟萃的音乐文化中心。无论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众多丝竹演奏团体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一种由丝竹音乐爱好者们自发组织的,集交流、研究、演奏为一体的聚会组织形式——丝竹雅集悄然发展,成为江南丝竹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1911年,在上海四马路文人俞达夫所办的“文明雅集茶楼”(位于今福州路山西路口)内出现了第一个丝竹集会,之后的20年时间内,大约成立了近50个丝竹乐队。老城隍庙的湖心亭民国初年就有丝竹乐队在此演奏,除了在文革中短暂停止外,直到今天,湖心亭的二楼仍有一支江南丝竹乐队在演出,很多中外国家元首都曾经与他们合影留念。

  在上海,丝竹活动从不间断,全盛时期覆盖了整个上海市区和郊县,丝竹乐爱好者常在固定场所进行演奏活动,相互交流,共同琢磨,使江南丝竹这一乐种有更多的发展。据统计,上海现存江南丝竹乐团60余个,在上海的文艺舞台上仍占据一席之地。

  

海派剪纸:当代气象跃然纸上

  剪纸艺术当属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汉,到南北朝已相当精熟,清朝中期以后尤其繁盛。可传统民间艺术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海派”剪纸就是其中的代表,往往善于结合外来美术的特色,极大地反映当下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走向,从实用型转向更为强调作品的装饰美学功能。

  一手拿起纸,一手握上剪刀,因循着老师教的“对称法”,只听“咔嚓”、“咔嚓”声响,小朋友们也能创作出一幅幅颇有个性的剪纸作品。枫林街道的林曦明现代剪纸艺术馆里,这样的活动不时举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与剪纸艺术来一场“亲密接触”。几十年来,海派剪纸大师林曦明都居住在徐家汇枫林街道。三年前,街道出资筹建的林曦明现代剪纸艺术馆落成并对公众免费开放,林曦明将其珍藏的80多幅剪纸作品捐献了出来,直言“剪纸来自民间,应该回到民间”,从此,这里也成为上海剪纸艺术的传承基地。

  比如林曦明的剪纸艺术早已成为独立的艺术作品,被誉为“东方的马蒂斯”,夸张变形而又顺乎自然,纯真动人而又寓意深邃。他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自幼学画,少年时又随父从事民间艺术创作,因而其剪纸作品渗透着绘画的各种元素,融合了绘画的布局章法,不仅取中国画的诗意和抒情性,也将西方油画中的抽象图式大胆“拿来”。这样的作品形式简练新颖,改变了传统题材那种层次交错、变化繁复的技法,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看得懂。

  

玻璃艺术:光的“漫射”最是迷人

  玻璃艺术指的是以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艺术”为主体,“玻璃”为载体的玻璃造型艺术,玻璃视觉艺术。

  玻璃能够如何改变生活空间?又将发挥出怎样的社会价值?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活跃着一支将玻璃“玩”成艺术的队伍。“磁力”来自学院的玻璃工作室,国内最早开展玻璃艺术教育的机构之一,远赴西方学习玻璃艺术归来的庄小蔚教授创办于2001年10月,如今既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也开设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公选课。

  玻璃作为一种材料,可以制造出各种形状,可以施加任何色彩,也可以借助切、磨、抛光、窑铸、烧制等机具加工和蚀刻符合某种功能与审美需要。玻璃艺术对于工艺有着极其复杂与严苛的要求,比如其热加工类加工方法可细分为吹制、铸造、压制、熔凝等9小类,冷加工类加工方法可细分为化学蚀刻、冰花、切割造型、彩绘等12小类。多种工艺综合的手法甚至新加工工艺的发现往往都是为了达到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

  玻璃艺术往高端走,真正难的是思想创意,而非技巧,实践起来固然需要极其小心谨慎,但更不能胆怯和缺乏想象。艺术家其实是在不断地通过材料、技术和纪律的约束来做出某种可识别的、可接受的“个人风格的作品”,同时又包含着一种可控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在庄小蔚看来,玻璃艺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凭借着技术手段向我们展示了艺术家观察事物的眼光。它是光线的艺术,光通过特殊加工的玻璃可以产生“漫射”的效果,如同电影中的“慢动作”,表现出来的是一粒子弹穿越鸡蛋的细部运动方式,通过它使我们了解到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动态平衡的诗一样的意境的奥秘。

  玻璃艺术也可以走平民化路线,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创意手工活动。玻璃工作室一位研究生创出玻璃DIY技术,以家用微波炉来烧制玻璃,透过微波加热将各种彩色玻璃溶合成美丽的玻璃饰品。一般的家用微波炉加热能力其实无法达到烧溶玻璃的800度,不过借助微波集热盒,提高温度变得有可能。先将小颗粒状的玻璃材料搭成各种造型,再盖上微波集热盒,放进微波炉里,加热10分钟左右,一个个斑斓的玻璃彩珠就能烧制完成,配以挂饰,便是吊坠、戒指、耳环等饰物。

  蛋糕裱花:让奶油像花儿一样绽放

  蛋糕艺术装饰,本源自西方饮食文化。上世纪30年代,凯司令的华人技师凌庆祥却执意带着“左右手”长子凌鹤鸣、次子凌一鸣结合中华民族的特点,对蛋糕原有的花色造型尤其是蛋糕裱花技艺进行探索。立体裱字技艺就是当时的独创,许多精细的裱花嘴也被自制了出来,具有民族特色的“寿星祝寿图”“王母献寿图”“松鹤延年”“龙凤呈祥”“花篮图”“生肖图”等吉祥图案,配以寿桃及各种花卉制作用于各类喜庆蛋糕,各种花卉和动物造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裱花未必能填饱肚子,却足以用来赏心悦目,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南京西路1001号的上海“老字号”西点店凯司令里,蛋糕裱花技艺已经流传了近百年。时至今日,这里的蛋糕少有插片和水果,就靠裱花做足功夫。

  裱花全靠手上功夫,没有一两年锤炼不能上手,手的力度、转动速度、双手的配合都得揣摩,柔滑的奶油稍不留神就会“不听话”。不可缺的还有审美细胞,比如该如何为一个圆蛋糕“谋篇布局”,哪里写字、哪里画图,花篮与花朵、兔子与草地怎么分布,图案如何迎合潮流节拍、针对老人、小孩等特定人群的审美,都有讲究。最终它需要满足的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看上去,须得色泽淡雅,抹面平整细腻,饰料饱满,线条精细流畅,图案美观、造型逼真、文字清晰;咬上一口,糕胚还要内质细腻,富有弹性,夹层饰料厚薄均匀,口感油润,入口而化,奶油香味浓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30 05:28 PM , Processed in 0.0311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