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9|回复: 1

[新闻] 彭博专栏/Fed撒钱防通缩 避免步日本后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7 09: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日报╱席林】 2013.03.27 02:46 am

  
联准会 (Fed)祭出积极刺激措施,原因之一是担心出现通货紧缩。

大约十年前,Fed特别指派12位顶尖经济学家研究日本的通缩。他们的结论是,对抗物价长期下跌的最好办法就是启动刺激措施,规模要大,而且要快。这正是联准会今天所做的。

Fed忧心,好不容易使经通膨调整的实质利率为负,以鼓励民众借贷,通缩却可能使Fed的努力功亏一匮。由于央行目标利率无法低于零,当物价下跌,实质利率就会呈现正值,这也是日本长久以来面临的问题。

不过,由于消费者物价指数一直上涨,联准会把名目利率形同降到为零后不久,联邦资金利率便一直为负。但借贷并未因此激增。商业银行摆在联准会户头里超额准备高达1.7兆美元,即可见一斑。此外,联准会也担心,若长期通缩走势确立,就没有能力升息,也意谓出现下一波经济疲弱走势时,联准会就没有降息的空间。

联准会官员也担心会出现通缩的预期心理,若预期物价下跌,买家会延后采购,使库存过剩和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恶化,迫使物价实质下跌。一旦通缩疑虑成真,原本的买家会观望更久,引发物价持续下跌。

国会和白宫也不喜欢通缩,因为企业获利和家庭收入少了,政府财政收入也会减少,纳税人也纷纷掉到税率较低的级距。有人搬出阴谋论,认为政府鼓吹通膨,是为减轻债务的实质价值。从我多年来和决策官员谈话中,我未曾感受到有这样的政策考量。事实上,他们才更担心通膨会出现扰乱经济的后果。况且,通膨就算能减低联邦政府实质债务,也会被政府采购和受益给付成本相对提高所抵销。

究竟什么是引发通货紧缩的根源?整体的物价通缩,起因于商品和服务供过于求。货币学派人士受到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的影响,始终认为无论通膨或通缩,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但这种假说忽略了供需平衡这个货币供给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日本近20年来最广义货币供给M2虽有3%稳定的年增率,仍无法免于长期通缩之苦,更何况连政府债务都大幅升高了。无论货币和财政上刺激的办法,都不敌日本消费者扩大的储蓄和家庭1990年代乃至于近年来企业的撙节支出。

同样地,在美国,货币和财政政策并未克服民间企业去杠杆化的趋势。不仅经济成长仍然疲弱,通膨也已形同消逝。对美国来说,物价普遍紧缩是未来几年最可能的走向。财政刺激措施受上门会预算争议影响,正逐渐萎缩。国会和欧巴马政府显然也开始正视,该如何应付婴儿潮世代退休后所形成的赤字。联准会承诺,只要通膨维持节制,会无限期实施量化宽松措施,直到失业率降到6.5%为止。

不过,一旦企业结束去杠杆化,经济恢复成长,联准会势必得摆脱庞大的超额准备。当前财政和货币措施被通缩强大力道抵销的情况,都只是暂时的。

(A. Gary Shilling是新书《去杠杆化时代》作者、彭博专栏作家/编译刘忠勇)


发表于 2013-3-27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1 12:29 PM , Processed in 0.0350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