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1|回复: 0

[转贴] 山雨欲来风满楼:悼念高华去世一周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7 08: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晨  

  
  起初,我并未意识到今天是高华先生去世一周年的日子,而是通过一位朋友的提醒,才知道历史上的今天,还有这么一个故事需要我们去尊重和怀念。至少,已经不同于去年的悼念形式,而是继续通过回忆,通过可以倚靠的记忆来对高华先生有一个缅怀的心境。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得到噩耗的我们是万分悲伤的,不久之后我的一位“导师”就把《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通过电子邮件传给了我,我的回复是:“十分谢谢您,此书已经看过了。再拜。”是的,如此之好的书,又有什么理由不去阅读呢?而后,我靠着自己的悲切所形成的一股力量,写了两篇公开悼念高华先生的文章,一篇是《有这么一个高华》,另外一篇是《再怀高华先生》。这与杨奎松教授的《悼念高华》与许纪霖教授的《悼高华,忆高华》比较起来,内容与力量要显得薄弱的多,但是我觉得,这是我作为晚辈所应当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在这两篇悼念性的文章之后,我在微博上收集了部分人的语录,将其编辑成为《缅怀高华微博辑录》。通过自己的回忆,与高华先生的面雅之情;通过自己的记忆,与高华先生的“对话”,才有了这样的举措,才有了这样的本分。
  
  如今,一年的时光,说快也快,说慢也慢,仿佛就是一转眼的功夫,却似乎又是昨天的事情。本来非常好的心境却因为得知“去世一周年”的消息之后,便的比较沉重,但这样的心境不是与喜悦对立而存在,而是因为那些作品与认识本身的沉重,是在知识与人格意义上被外向化后的沉重。这也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独立纪录片人胡杰在他的微博里这样说道:今天是高华去世一周年日子,上午,我们南京的朋友和高华的爱人及孩子,在细密的雪中前往普觉寺高华的墓地,在到达时发现,已经有一束花静穆在高华的墓前。
  
  历史学者范泓如此说道:今天是高华先生周年祭,一年前,我们最亲爱的朋友离大家而去,那种心痛,此生难消!平生第一次这样大哭,祖母走的时候,作为长孙,我没有哭,我从小是祖母带大的。那天,章大姐、张鸣兄、秦晖老师都赶来了,张鸣兄在向高华遗体告别时,忍不住高喊一声:高华兄,天会亮的!在场的人,无不大恸!
  
  其实我相信还有很多有良知的人都在怀念,只不过用着不一样的方式而已。因为,这样的日子,我们是不敢忘记,或者说是不能忘记的。或许,我们还可以这么理解:人类为了自己的尊严和对真相的诉求,在不断的努力,或者是斗争。然而,其中的某些人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就犹如那些先烈所追求的那种精神一般。因为理由只有一个,他们相信:这就是对的。
  
  为人类知识的发展与历史的面纱被揭开的努力一致,发生在俄国的“哲学船事件”,也同样是权力与良知的博弈,虽然最后的结果有些悲惨。流放的知识分子,最终也或多或少的在他乡促就了他者的崛起,但是没有尊重良知的人却得到了历史的抛弃。其实,很多问题的规律都是如此,只是在部分人看来,利益往往导致良知被遮蔽,又以暴力与谎言来应对反对它的人。这就构成了没有机会使用,或没有资源使用暴力的人处于弱势地位而流落他乡或心灰意冷,曲水流觞。
  
  时至今日,当我们反过来从这样的个案来思考宏大的历史与人类经验的时候,需要反思的恰好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追问过去,我们在一次次的精神洗礼中意识到了什么,又还有什么需要改进;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又失去了什么,又有什么需要保护。或许,关于良知的探讨更甚于关于底线的思考,我们越来越朝着“冲破底线”,却不守护道德的红线迈进,在“没有原则就是原则”的行事方针背后,历史的教训何况早已在书中交代的一清二楚。特别是高华先生这样有良知的学者所撰写出来的作品,及他的人格尊严,给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如康德所言的“一颗繁星”。
  
  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当我们直面利益的时候,最容易忘记的就是教训。所谓“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俗语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只是,现在是伤疤未好,却依旧需要“痛”下去,这就足以我们反思,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为了众人的生活而放弃自己的一些东西,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将过去的老路拿来今天去重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忘记那些曾经百般提醒我们的这些学人与志士?
  
  最后,我想借用高华先生在《人有病,天知否?》中的一段话来做一个反思性的总结,即:以吾观之,此"病"似病又非病也,病者,有待改造的人性之痼疾,···;非病者,精神,灵魂之痛也,对焉,错焉?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作于武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16 11:00 PM , Processed in 0.0274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