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编译庄雅婷】 2012.08.12 03:17 am
金融危机爆发迄今届满5年,全球央行仍继续挑战货币政策的极限,却不断遭遇重振成长的力量受限的难题。
不过,英国央行(BOK)提供低利融资鼓励银行放款与丹麦央行祭出负存款利率等政策,都清楚显示央行仍有很多弹药可用。
传统货币政策可能受到限制,因为目前主要经济体的利率都已逼近零的水平。不过,央行仍有许多非正统的政策选项可用,倘若成长展望继续恶化,未来几个月很可能付诸实行。
这些作法包括收购民间资产(不只是买公债),以及对银行存放在央行的资金收费,藉此刺激业者增款等。
主要央行都正在努力寻找工具,主因是尽管央行已采取降息和买进大量债券等措施,仍未能提振受债务和银行问题拖累的全球经济。伦敦顾问公司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师肯宁汉表示,他不意外大规模资产收购方案不如外界预期的有成效。
他说:「货币政策的效果有多好令人质疑。同样让人怀疑的是,如果情况没有变糟,货币决策当局是否会做的够多?但届时可能变成阻止情势恶化,而不是促进经济更强力复苏了。」
外界批评央行行动畏首畏尾的说法,令英国央行总裁金恩大感不满。但面对市场质疑央行收购3,750亿英镑公债的措施失败,金恩仍得提出辩解。
肯宁汉指出,争议较少的政策选项没有纳入考量令人失望。他说:「央行似乎从没认真讨论过祭出更温和措施,例如,把通膨目标提高到4%,并维持几年。」
无论如何,其它主要央行不太可能坐视不理。欧洲央行(ECB)总裁德拉基承诺,将「竭尽所能」拯救欧元,并透露将重启债券收购计画,因为欧元区弱国的公债殖利率冲高,已阻碍货币政策传递。
高盛预期,ECB将允许欧元区成员国的央行购买无担保的公司债和银行债,以纾解金融紧张。市场也不断臆测,ECB可能仿效丹麦,进一步下调目前已是零的存款利率。
美国方面,联准会(Fed)主席柏南克对英国央行「融资换贷款」(Funding for Lending)的新方案深感兴趣。这指的是央行提供低融资款给银行,但后者必须对市场放款。
经济学家预期,倘若经济再度恶化,Fed将推出第3轮量化宽松(QE3)。
联准会在第2轮资产收购计画中购买了6,000亿美元证券,但法国巴黎银行认为,Fed有25%的机率不会设定QE3的收购上限,可能持续扩大资产负债表,直到经济重新站稳阵脚。
巴黎银行发布报告指出,如果Fed决定采取相对较未知的无限额QE措施,总收购规模将必须远高于6,000亿美元,才能让Fed达成既定目标。
此外,经济学家也预期,英国央行将于11月启动QE3;瑞士央行则将以设定瑞郎兑欧元汇价的方式来避免通缩风险。
而2000年代初期率先尝试QE、但成效有限的日本,正在讨论央行购买国外公债的政治和法律正当性,这是为了减轻金融压力及对抗通缩的变相干预汇市作法。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