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2|回复: 12

[转贴] 狗剩看今天的FOMC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 07: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很可能在7月31日-8月1日的会议上放宽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数据持续疲软和欧洲危机下行风险仍存的状况。高盛预计,美联储很可能会将超低利率措施由“持续到2014年末”延长至“2015年中期”。高盛(Goldman)在美联储决议预览中表示,若经济数据再度令人失望,美联储可能在近期购买新的资产,但核心预期是,今年12月份或2013年初,美联储才会回归QE。

以下是高盛和FOMC的问答:

提问:FOMC会放松货币政策吗?

回答:是的,我们预计FOMC将在7月31日-8月1日的议息会议上放宽货币政策。FOMC的决议将在当地时间8月1日(周三)下午2:15公布,随后不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提问:为什么呢?

回答: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自6月20日FOMC议息会议以来,美国经济就已经丧失了进一步增长的动能。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上涨1.5%,6月CAI仅为1.3%。目前得到的7月份数据(包括地区制造业和消费者信心调查)也一般维持疲弱,并预计本周随后公布的主要指标(包括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和ISM)也将黯然失色。

二,货币政策不放松就意味着收紧。原因是:非常规放松的影响(与常规的短期利率政策不同)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消退。我们估计,若不出台更宽松的政策,这种“消退”将导致2013年末美国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比现在高30个基点。美联储官员也已经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第三,FOMC在6月20日的声明中已经明确表达了放宽政策的倾向。“委员会正在准备采取更多适宜的行动,在维持物价稳定的情况下,推进经济继续复苏及持续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自此之后,美联储的通讯稿也重申了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观点。尽管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rnanke)在Humphrey-Hawkins听证会上言辞含混,但他在问答阶段提供了宽松政策选单,并称是否进一步放宽政策,取决于“劳动力市场是持续复苏还是我们已经陷入泥潭”。以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斯(John Williams)为例,他近期表示,“增长步伐慢的令人沮丧”,美联储官员应“准备采取必要措施,实现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近期的新闻报道,包括《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都显示,近期美联储可能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提问:那么,措施是什么?

回答:伯南克在Humphrey-Hawkins听证会上给出了四项放松政策:1.新一轮资产购置(针对美国国债和/或其它机构的抵押贷款相关证券);2.贴现窗口融资;3.调整沟通方式,如利率或资产负债表的路径;4.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该利率当前为0.25%。

提问:本周将如何放宽货币政策?

回答:我们预计,美联储会宣布将当前超低利率延续期限进一步延长,由之前的“维持到2014年底”延长至“2015年中期”。FOMC在1月份的议息会议上首次将其延长至2014年底,并承诺接近于零的利率将至少保持三年。7月份如果将“2014年底”这一承诺变成“2015年中”,也刚好是三年。

但是,我们会将这个延期视为相对保守的举措。特别是,我们的预估表明,这将促使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5-10个基点,至少看起来部分预期已经被市场消化。

提问:现在为什么不采取更多措施呢?

回答:有三个原因。

一,伯南克在上次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延长“扭转操作”的期限实际上就是放松措施,而非常规宽松措施本质上是起伏不定的。这将表明,美联储更可能在之前的措施结束后,再采取修缮资产负债表的行动,换句话说,就是在2012年末,而不是现在或9月份。

二,尽管经济数据表明美国需要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但是,金融状况给出了不同的信号。近几周来,我们的金融状况指数(GSFCI)放缓,现在已经回到了4月初的水平,当时欧元区还没有如此的混乱。结果,我们的美联储政策会议统计模型显示,美联储本周放宽货币政策的概率只有1/3。我们不必将这个模型当作指南(因为我们预计美联储会小幅放松政策),但这个模型说明,金融状况的放松是反对本周大幅放宽货币政策的一大论据。

三,我们仍预计经济数据会有所改善,朝着下半年增长2%的预期发展。除了金融状况放松之外,暂时性阻力的终结(包括对暖冬的支出和可能的季调失真),房地产市场继续回暖和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也削弱了美联储大刀阔斧行动的可能性。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预计美联储官员将在12月份或2013年初宣布购买更多资产。但美联储也有可能早先一步回归QE,特别是在9月份,若经济数据没有如我们预期般得到改善,美联储很可能抢先回归QE。

提问:还有没有其它选项?

回答:我们相信,短期内美联储官员不大可能选用伯南克列表上的其它措施。

首先,我们认为,委员会将利率指导视为一个转移短期利率压力的好方法,而不是削减IOER,因为美联储不大可能干预外汇市场机制。

其次,我们相信,鉴于以下两点,“信贷宽松”计划的吸引力相对较低。1.美国银行融资成本已经很低,因此银行增加信贷的动力降低。2.鉴于政治和监管审查,银行可能对参与此种项目持谨慎态度。
发表于 2012-8-1 08: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回应此贴?说明这种利好已经没用了。

看最牛钉子户挺可怜的,俺顶你 by 给你一锤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08: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houjie 发表于 2012-8-1 07:51 AM
没人回应此贴?说明这种利好已经没用了。

看最牛钉子户挺可怜的,俺顶你 by 给你一锤子。



手机又叫了。。。我先告辞大本一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问有答

They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 really serious question, if economy is good enough, do we still need Fed's stimulus?

Things to look at: today's claim (which is good by the way) and tomorrow's employment and non-farm.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houjie 发表于 2012-8-1 08:51 AM
没人回应此贴?说明这种利好已经没用了。

看最牛钉子户挺可怜的,俺顶你 by 给你一锤子。

散牛都绝望了,真牛就进场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iffusion 发表于 2012-8-2 02:05 PM
A really serious question, if economy is good enough, do we still need Fed's stimulus?
...

I am waiting for the NFP data.
Normally the news leaked out Thursday later afternoon.

But today, I didn't see the sign.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licon_beaver 发表于 2012-8-2 10:00 PM
I am waiting for the NFP data.
Normally the news leaked out Thursday later afternoon.

I don't expect good NFP data, which is the only data oB's govt can hack.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sp 发表于 2012-8-2 07:17 PM
I don't expect good NFP data, which is the only data oB's govt can hack.

But yesterday's ADP data had hinted Friday.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licon_beaver 发表于 2012-8-2 09:00 PM
I am waiting for the NFP data.
Normally the news leaked out Thursday later afternoon.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7 05:46 AM , Processed in 0.0888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