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3|回复: 3

[灵里争战] 中世纪改教运动的先锋 — 威克里夫约翰与胡司约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任大先生 于 2011-8-1 14:14 编辑

政治背景

十四世纪民族主义兴起,英、法、德等欧洲地区对罗马教廷长期辖控的不满加剧,君王与教廷之间的权力冲突日增。这样的政治背景,为当时一些不满天主教内部腐败情形的改革者,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庇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的威克里夫约翰(John Wycliffe)。

John Wycliffe.jpg

威克里夫约翰毕业于牛津大学,是一位杰出的改革者,他高举圣经权柄,并将其翻译成英文,使广大的英语人民得以接触圣经。英王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之子约翰,为威氏的好友兼支持者,威氏亦支持其与教皇的产权之争。威氏反对教会敛财,并反对教皇干预政权。他认为真正的教会非肉眼可见,而是神所选召之人的组成;每位蒙召的信徒都是祭司,且都有读圣经之权利。他将拉丁文圣经译为英文,使福音与真理得以在英语世界广传。威氏的传讲对教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主后1377年,教皇曾五度下诏要逮捕威氏。然而在王子约翰及其他贵族的保护下,威氏始终无恙。

威克里夫晚年,爆发了贵族与平民联手攻击教会的农民革命(1377至1381年)。教廷将所有的破坏和损失,归咎于“威克里夫派”。然而,因着政治势力的保护,威克里夫在世时并未遭受逼迫。但在他过世之后,天主教以重振教会为由,将异端的罪名加诸威氏,不仅将其尸骨挖出焚烧,还大肆逼迫其跟从者。

十五世纪初,一位深受威克里夫观点影响的学者 — 胡司约翰(John Huss),在波希米亚(今日的捷克境内)展开了另一波改革行动。1347年查理四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将布拉格定为主教辖区,并建立了中欧第一所大学 — 查理大学,使得欧洲学术思想大开。同时,天主教廷的腐败,加上波希米亚日耳曼人(德语)与捷克人(捷克语)的冲突,使得胡司约翰在波希米亚的改革格外引人瞩目。和威克里夫一样,胡司不仅将圣经翻译成为平民使用的捷克文,亦用捷克文传道,深受捷克人民的喜爱。胡司对教廷腐败的批评,引起天主教的强烈仇视。因此,天主教在镇压英国的威克里夫派后,立即转向波希米亚,继续镇压胡司派信徒。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属灵方面的改革

威克里夫与胡司对于“信心”以及“圣经”权威的确信,比路德马丁早了一百年。他们主张以圣经为独一的权威,以信心为得救的条件。这两个观点,衍生出后来的“唯靠圣经”以及“唯靠信心”论点,成为十六世纪宗教改革的主要内涵,也是主的恢复中真理的一项恢复。

在教会观方面,威克里夫明确的表示教会并非人为的组织,乃是基督的身体、基督的新妇,由一切蒙拣选的信徒所组成。胡司痛批天主教的陋习,但并未提出更进一步的教会定义。他认为教会的元首乃是基督,并非教皇,新约乃是教会的律法。胡司的另一项改革,就是让平民在弥撒中领圣杯。长久以来,天主教的弥撒规定,只有圣品阶级可以领圣杯;平民只能吃饼,并不能喝杯,因为笨拙的平民可能会将“基督的血”溢出。因此,“杯的改革”成了胡司运动一个重要特征。

Huss主持圣餐.jpg

胡司运动的发展及影响

因着民族意识的需要,胡司的改革得到了波希米亚国王的支持。1409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派人到捷克贩卖赎罪劵;胡司大胆的在大学辩论会上,揭露了赎罪劵的骗局,激起了天主教的仇恨。1411年胡司被教廷开除,然而他继续以文字和言论,攻击教皇和教廷的腐败行为,甚至斥责教皇是出卖主的“犹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41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基斯门(Sigismund)为解决教会分裂、教皇纷争、以及异端等问题,特别示意教皇召开康士坦兹会议(Council of Constance)。当时的另外两位教皇为求安全,均仅派代表出席。胡司在皇帝允诺其安全,并发给人身保护文书后,应邀前往该会议。胡司在当地群众的欢呼下,抵达康士坦兹。然而,在会议中教皇不但不允许胡司发言,还将他逮捕下狱,不容许他为自己申辩。而会议的召集人,约翰二十三世自己,也因罪行众多,在该会议中被废黜。1415年,法庭宣判,胡司是传讲威克里夫和瓦勒度派的异端,应判处火刑。临刑前,胡司再次重申自己的信仰,并作了最后一次演讲。教廷为了怕胡司的尸体被人当作崇拜的圣物,将胡司的骨灰,连同火刑堆下的泥土,都撒入了莱茵河。

HUSS处死处.jpg

当胡司被处死的消息传回布拉格后,捷克人群情激愤,怨恨教皇的暴行,以及皇帝的失信,整个国家陷入暴乱。这些因民族主义而起义的捷克人,分成两个不同的派别。贵族们主要是在布拉格,他们夺取了布拉格的管制权,拟定了“布拉格四项条款”。条款中要求传道和接受圣礼的自由,并要求捷克宗教独立。另一派以农民和劳动者为主,从南方的塔波尔(Tabor)开始起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419年,农民革命爆发,贵族与平民联手成军,波希米亚国王惊吓而死。起义军的领袖是杰士卡(John Zizka),他采用“战车堡垒”战术,多次打退敌人攻击。杰士卡死后,起义军继续战斗,曾攻至德国境内。在一片胜利声中,起义军内部分裂成了三派。第一派为主张妥协的贵族,他们因着取得城市管理权的目的已经达到,因此希望尽快结束战争。1433年,德意志封建与这些贵族在布拉格签署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宗教会议承认捷克的平信徒可以领用圣杯,贵族亦可保有已经取得的财产。第二派为继续主战的塔波尔派,他们因着贵族的背叛,伤亡甚重,部分转往地下,继续进行民族主义的反抗运动。第三派既不采取武力抗争,也不与天主教妥协。他们宁愿效法瓦勒度派信徒的榜样,为信仰与见证受苦,他们开始独立集聚,成了波希米亚弟兄会(Bohemian Brethren)。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5 12:49 AM , Processed in 0.0305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