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4|回复: 1

[转贴] 关于标普首次下调美国债务评级前景至“负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0 09: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mitbbs.com/pc/pccon.php?id=2027&nid=166825
标普首次下调美国债务评级前景至“负面“

点评:咱们试着从两个角度解析美国主权评级展望下调事件。

正常思路:美国主权债务前景的确不容乐观。第一,美联储量化宽松2.0将于6月底到期,离开印钞机的支持,每月1000亿美元的钱上哪儿去找?第二,中国政府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连续四月下滑,周小川放风说盈余输出方向要转向发展中国家。2010年1月至10月的经验表明,我们对美债的增持力度平均保持在每月280亿美元左右。失去中国政府支持后,美国国债发行将新增280亿美元的缺口。第三,欧元区加息之后,两国十年期国债的利差扩展到20个BP左右,在同等条件下,欧元区公债吸引力大于美元区。缺少美联储和中国盈余的支持,同时面对欧元公债的强劲竞争,美国政府每年还能借到一万多亿来填赤字么?

战略思路:美国主权债务前景不容乐观,这是举世皆知的事情。欧盟勒紧裤腰带削减赤字的时候,美国政府还忙着延长减税扩大支出咧,2009年美国财政支出3.5万亿,2010财年支出3.46万亿,2011财年支出预算猛增至3.8万亿。看着像是啥呢?像是赌徒输红了眼,准备show hand。能赢,就不必过苦日子。输了,老老实实砍赤字。从这个角度看,很多问题似乎都能有比较合理的解释。比如说:为了380亿美国政府闹的差点关门,大家争的是这几百亿美元么?很可能,这是路线之争。既然2011财年预算案能通过,就表明两党最终取得了一致。国家战略目标的达成,离不开相应的资源支持,最直接的咚咚,就是钱。从公开信息看,未来如果要削减赤字,第一个跑不了的就是军费开支。没有钱,如何支持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纵横阖捭?把你放在美国国家战略决策者的位置上,削减支出会导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战略收缩,如果不削减支出,维持目前的态势,财政注定无法长期支持下去,你会如何选择?撇开财政问题不谈,我们只看国际战略形势,金融海啸之后,欧盟步步紧逼,萨科奇公然挑战美元地位,金砖五国居然提出增加本币结算,石油美元的基地中东呈现乱局。即便是再迟钝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旧秩序在持续动摇。为啥会有这种动摇呢?一句话,美国的实力已经无法支撑起那么大的地盘。这是一个关口,已经到了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要么押上所有筹码博一把,要么对外全面收缩、对内节衣缩食削减赤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政府选择前者,留给战略冒险的时间一共5个季度,确切的说,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2012年6月份。所以才会在近期出炉看似矛盾的两则新闻:2011财年预算飙升至3.8万亿,今后10年削减财政赤字6.2万亿美元。既然美国政府的路线已定,评级机构自然可以顺水推舟出炉一个负面展望。冒险赢了,美元基础再度稳固,所谓评级下调自然烟消云散。输了,美国政府将被迫咬牙开始痛苦的节衣缩食之旅,到时候无论调与不调,都有理。当然,在下调评级展望的时候,华尔街做出了异常贴心的准备:大资金入场购买美元和国债,导致评级展望下调的当天美元和美债大涨,高盛出马放风缓解市场忧虑情绪。

那么,战略冒险会是啥呢?很简单,两个字危机。要么欧洲出现危机,备选项很多:欧债算一个,科索沃算一个。要么某大型经济体出现危机,备选项更多:巴西、印度、南非、日本甚至中国都有可能。至于导火索,更是一抓一大把:热钱逆向流动引发经济结构不稳、通胀加剧导致民生不稳、军事冲突升级导致地缘政治不稳。折腾人的时候要做好自己被折腾的准备,君不见,中东已经开始乱了么?

乱局,正在逐渐接近高潮。
""""
无意中看到网路上被转了无数手文章,甚好,省得自己写了。本文我大部分赞同,只是最后一段的预测稍有异议,我判断美国要攻击的对象有两个方向,一是欧债,二是印度。而作者列出的其它选项可以排除。原因就两个字--效率!攻击这两个点效率最高,具体的解释下回再详细说。
""""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owo 于 2011-4-21 13:51 编辑

标普评级或有阴谋


 标准普尔评级机构4月18日罕见地将美国政府债务长期前景评级从“稳定”调低至“负面”,这一举动引起了海内外轩然大波,给世界经济前景又添了一层“错综复杂”的因素。尽管美国财政赤字问题一直是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心病,但是纵观美国信用评级公司这么多年来的商业“生态链”,总感觉其逃脱不了“为虎作伥”的本性,这次或许也存在谋求相关利益的可能性。

  事实上,早在2008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所形成的泡沫和随后危机破灭所带来的传染效应问题中,就发现了他们推波助澜的行为——为了谋取中间服务的暴利而有意高估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级别和延迟披露华尔街有毒资产泛滥的问题,导致多少海内外投资者的宝贵财富顷刻间付诸东流。而2010年第一季度,又是他们调降南欧主权债务信用评级。此时正逢美国对冲基金做空欧元,致使欧元大跌,前者套利大获全胜。即使过去全球对他们道德风险行为的声讨让他们意识到了过错,开始改邪归正,对自己国家的政府信用“开战”,但笔者不得不说,标普选择这个时候调整美债信用评级,对世界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同小可。

  首先,调降评级展望可以向金融市场发出“警告”,美债可能不再是最安全的“避风港”,从而起到遏制海外资金大量进入美国国债市场避险的客观效果。我们不禁要问,标普这次是否又是想利用这样的评级,给美国金融机构创造环境,让他们在后续的市场大波动中赚到可观的收益,而美国信用评级公司也可由此获得丰厚的“服务”佣金?虽然实际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我们能够看到它缓解了美国最近以来因为利比亚的动荡局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风波再起,以及日本核电站污染等事件而引起的资本流入激增、美元升值和美债价格狂涨的压力,甚至还有利于美股近来高位上扬所需进行的价位调整。

  第二,这次调低国债信用级别展望的时刻,“恰逢”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债权国减持美国国债,看上去是给中国等国的减持行为提供了合理的依据,但是他们的做法大大增加了中国减持美债的成本。另外,这一举动为美联储“印钞”进场,或者是让他们的“政治盟友”从中国手上买到便宜的美国国债都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商业环境。

  而且,现在看来,美国在量化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尝到了“甜头”,所以在QE2计划即将到期的时候,美国政府很可能会借信用评级公司所制造的“美国利空”消息,继续延长它的宽松量化货币政策。

  第三,短期“唱空”美国债券市场,事实上是在驱赶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拥有大量商品美元和石油美元国家的外汇储备投入到现在美国金融机构牟利更需要的其他市场中,比如,黄金市场。由于欧洲目前也面临主权债务危机,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可选择渠道很窄,购买他国的原油、矿产资源会受地缘政治利益冲突而带来的限制,所以只能更多地去购买黄金储备,从而进一步推高黄金价格。而这样不仅会令中国在大量卖出美国国债之后无法享受今后美国经济复苏、政府财政状况改善后的成果,甚至在高位接盘了黄金价格虚高的泡沫。

  第四,调降评级大大增加了美国未来一旦“修正”展望或“加息”对新兴市场国家所造成的风险。我们不能排除目前美国市场在负面展望下资本大量流出的可能性。虽然看上去这会给美国双赤字的延续带来极大的威胁,但这给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增发货币,降低美元债务负担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当然,到了一定的时候,美国评级机构会“修正”展望或加息。此时,恰恰是新兴市场面临市场风险冲击最大的时刻。历史上,新兴市场国家所发生的大型金融危机案例中,有多次就是因为美国加息导致的资本大规模撤出所致。

  总之,我们应该坚持呼吁美国政府尽快放弃给新兴市场国家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麻烦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千万不能因为人造的信用评级,让我们对超发货币行为产生同情心,不顾自己发展阶段的客观制约条件,硬性地推动某些不成熟的“结构调整”,来承担美国所释放的巨大风险。(作者单位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网编:上弦月

"""上面一篇文章写出了我一半的解读,这篇文章写出了另外一半儿,这下好了,我彻底不用自己写了,收过来整理一下就好了。这篇的第二/第三是我解读的另一半,至于第四,在我“关于ECB加息”的文章里已经写过了,是属于稍微远点的将来要发生的事情,现在先不用着急展开说。这第二/第三点是我一直在考虑的,综合之前的文章,我的判断是花街要把钱往金银上赶,然后大翻盘。在这个准备过程中粮油价格不会下来,但也不会比金子涨得那么快,预计会是个高位宽幅振荡。

然而,关键在于Timing,什么时候加息是个技术活,而且如果准备期拉长了,我判断就是最后决战了,如上篇写得在2012年年中到年底之间的可能性最大。如果今年夏天就动手,那么还不是决战,只是小战役,那么我们会看到欧巴马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连任,那么局势就真是复杂了,对美国国家来说要不利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 08:43 AM , Processed in 0.0664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