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2|回复: 4

[史地人物] 【凤凰大视野】千年独木桥——江南贡院与科举沉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4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0-12-24 00:26 编辑
第一集:状元及第

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城南秦淮河边,毗邻夫子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明代定都南京,苏皖两省乡试及全国性会试场所;迁都北京以後,南京为留都,仍为科举考场。清代初期,南京为江南省首府,故贡院一直沿用"江南贡院"之名。江南贡院曾占地约三十万平方米,东起姚家巷,西至贡院西街,南临秦淮河,北抵建康路,为夫子庙地区主要建筑群之一,秦淮河畔也因贡院、夫子庙的存在而一度繁荣起来。後只剩一个四合院式结构的楼宇,只作展示当时繁荣景象的博物馆,内有一可感知贡院盛世时宏大的建筑模型图。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0-12-24 00:25 编辑
第二集:魔道竞斗

纵观1300年的科举史,三年一取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促进公平角逐成为历朝历代科举革旧励新的永恒课题,伴随这个过程,不绝不息的明争暗斗还是在科场上上演一幕幕丑闻,掀起一场又一场沉重阴云。从科考开始的那一天起,舞弊与反舞弊,就是道高一丈,魔高一尺,直至科举废止才得以终结。其间原因,我们走进江南贡院便不难体会。一朝"金榜题名",一世富贵荣华,这种颠覆命运的力量,足以让士子们不惜铤而走险。本集节目将着重讲述古代科场舞弊的诸多手段及惩戒措施,从鲁迅祖父周福清贿考及唐伯虎卷入舞弊两个个案,来透视科场荣辱与命运沉浮的关联,而震惊科举史的南北榜事件则从另一个视角解读舞弊,那是一个关于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争论,那也是一个古今社会长期存在的千古难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集:大清奇案

清军入主中原之后,顺治皇帝采纳了大学士范文程的建议,仿照明制开科取士,以期笼络士人,博取民心。并在明代科举制度基础上加以完善,使其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但科举制度毕竟已经实行了千百年,它的各种弊端到了清代完全暴露无遗,积重难返。就像整个大清一样,演绎着一个王朝的如日中天,但也浸染着一个帝国前所未有的沧桑日暮。科场上,大清王朝的几代帝王对舞弊行为举起空前的重拳打击,却仍然挡不住舞弊风愈演愈烈,科场大案和各种丑闻频频发生,顺治14年的丁酉科场案、康熙50年的辛卯科场案,还有咸丰8年的戊午科场案,都达到了科考史上最严重的程度,成为震惊中国科举史的科场大案。而这三起大案,有两起发生在江南贡院,这不仅和当时科考的方式和内容有关,也和明清的政治状况有关。本集节目试图从三个个案去透视清朝科举在方式方法上的漏洞,以及朝廷在量刑判案制度上的某些弊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0-12-24 00:31 编辑
第四集:落榜名仕书言志

很多中国人喜欢用今天的高考来类比古代的科举考试,两者有一点十分相像,那就是千军万军过独木桥的残酷状态。特别是在科举时代,"一士登甲第,九族光鲜新"的风光,只能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尝到的都是"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的落寞。以江南贡院为例,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但怀才不遇者也不在少数,《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等,都是寄情科举却屡试不中,于是就在小说中对科举制度和官场腐败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抨击,成就为中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一个个巨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0-12-24 00:31 编辑
第五集:新学与科举

在科举制度被废止后的一个世纪,厦门大学的刘海峰教授被中国学术界誉为"为科举平反第一人",他这样描述中国科举制度:"科举制这艘自汉代开始建造的航船,从隋代起锚扬帆后,历经云诡波谲的唐代河段、波涛起伏的宋代流域、跌宕汹涌的元代河谷,进入波澜不惊的明清水域,经过500余年平稳航行之后,整艘船的复杂精细的结构和部件已经变得老化失灵,行驶至清末,船破恰遇顶头风,在强劲的欧风美雨和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已是摇摇欲坠。科举制在20世纪初虽也作过一些改革挽救措施,但就像木制帆船再大再好也终有腐朽的时候,在蒸汽机船时代只能落得被淘汰的命运,更新部件已来不及,终于无法阻止其最后沉没。"航行了1300年的科举大船面临沉没的命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无疑是中国巨变中之最大变化,而最先感受到这种变化的,莫过于那些通古今之变的人士,并且,他们直接参与了历史的改变和创造。这些人包括:李鸿章、严复、陈独秀、康有为、梁启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3 07:53 AM , Processed in 0.0282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