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观念已渗入到政策制定中。例如不丹国,其国民幸福感(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概念贯穿了整个国家发展计划。所有新政策必须具有类似于其他国家评估开发项目对环境影响的GNH评估过程。法国总统萨科齐2008年曾请求2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能否研究出一套比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更全面反映国民满意度的办法。英首相卡梅伦在上月宣布,政府也将开始汇集有关人们康乐安宁方面的信息。
实际上美国的综合社会调查(General Social Survey)、欧盟民意调查(Eurobarometer)和民调机构盖洛普(Gallup)已汇集了这方面的大量信息。它们的调查通常会向受访者提出两大类问题。一是对生活的评价,二是在任一特定时期内的感受。第一类问题涉及受访者对生活的全面思考和总体感受。第二类是人们近期体验到的幸福、满意、愤怒或是焦虑等感受。据说第一类是度量综合康乐安宁(global well-being),而第二类是度量以情感为特征的精神快乐(emotional well-being)。但这两类问题不总会得到相同反馈,例如,有了子女通常会让生活在总体上感觉更好,但同样增加了人们生气或焦虑的可能性。
对U型轮回现象的研究,不只涉及综合康乐安宁,而且还有精神愉悦。在英国学界今年发表的论文中,学者们把康乐安宁分解为正负两方面知觉(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lings),以观察生活中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快乐和幸福感在中年时减少,然后在增加;20多岁人群在早期阶段会感到压力增加,然后又会迅速减少;忧虑在中年增加,然后会迅速减少;愤怒在一生中会逐步下降;而悲伤情绪在中年时会略微上升,随后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