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6|回复: 0

zt如何改变自私、无聊、寂寞和懒散--自私的解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6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改变自私、无聊、寂寞和懒散--自私的解药
耶喜喇嘛
正念的修行就是在消除自私的态度和为他人奉献。如果你能为了利他而生活,这非常实际。
  
  我们为什么无聊、寂寞、懒散?因为我们不愿意为他人完全敞开心胸。如果你愿意敞开心胸面对别人,你的懒惰,自私,寂寞就会消除。事实上,使你感到寂寞的原因是因为你什么也不做。如果你很忙,就没有时间觉得寂寞。寂寞只会落入怠惰的心。如果你的心很贫乏,身体很懈怠的时候,就会觉得寂寞。基本上,这些都来自于自私的态度,你只关心自己。自私的态度是导致你寂寞、懒散及封闭自心的主要原因。
  
  除非你改变态度,从执持自我转而放开心胸去关怀他人,不然我们不可能获得恒久的满足。如果你能这样做,保证你会感到满足,而且永远不再懒散

自私的心很不可思议,它比一把插在你心上的刀更糟糕。自私会杀害你,毁灭你的生活。世界上所有的政治纷争都是来自于自私的态度。不论你自私的对境是你的名声、国家、资源或金钱,自私的态度是主要的麻烦制造者。我们因为自我爱惜的想法而自相残杀,我们只在意保住自己的幸福快乐,却从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一切人与人之间不和协的关系,例如丈夫与妻子,上师与弟子,全都来自于自私的态度。当你认真思维这一点,就会清楚地发现,地球上所有麻烦,全都是因为只关心自己而忽略他人所造成的。
  
  自私是痛苦的,真的很痛苦。如果你想要解脱心中的痛苦,就敞开心胸,尽可能地透过发展对他人普遍关怀的胸襟,把一切众生放在你心中。这就是自私的解药,自私的态度造成你心中的痛楚。我真的相信这是得到解脱的唯一方法。
  
  我们总担心自己不能解脱。我们不希望自己不快乐或心情沮丧,我们想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担心自己的福祉。我们总是不断地谈这些事。但让你从痛苦及情绪中解脱出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为他人奉献自己。这会自动地消除我爱执和自私的痛苦。如果你无法为他人奉献自己,只要等视自己与他人,亦将止息你心中的痛苦。思维:「我想要快乐啊;我不要一丝一毫不快乐的感觉。其它人也一样。不论种族、肤色等等,我们希望快乐的心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不应该做分别,因而使自己不自在。

试着发展这样的态度其实比培养「金刚喻定」来得简单。它不仅有力量,而且容易理解,而且这种为别人奉献的态度,你心中原本就已经发展到某种程度了。你只需让它增长。
  
  还有,修行人可能会变得敏感而易怒。他们在修行时丝毫不想分心,变得非常自私。有人制造了小小的噪音,他们就会非常的生气:「你毁了我的禅修!」一种可以由哲理上、心理上和科学上理解的法门,对你来说会容易多了。「他人最珍贵;我愿为他们的福祉而奉献。」你为他而奉献自己的当下,心中就有空间──即使他人辱骂你,你也毫不动气的空间。
  
  我想大部份的人都有一副好心肠,也有些人为他人奉献自己,但他们大多不是修行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觉得为他人而奉献的态度是如此简单,如此合乎逻辑。它会带给你一种完全不同的满足感,和你平时体验到的完全不一样,而且会消除所有负面的思绪。如果你能奉行这一点,你可以说,这种奉献的态度其实就是你的修行,你的生活;正念的修行就是在消除自私的态度和为他人奉献。如果有人能这么说,我觉得这非常令人欢喜。如果你能为了利他而生活,这非常实际。你或许不会出名,但只要依自己的方式这么去做,就够了。
回复 | 引用 作者:  一切皆为虚幻  发消息  加为好友 等级:2级 发帖时间:2009-04-28 14:31
一切皆为虚幻
2009-04-28 14:31
【1楼】回复:如何改变自私、无聊、寂寞和懒散--自私的解药
只要躬行实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然达到做人的目标。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九日 开示  
    今天是甲子年最后的一天,明天就是乙丑年的开始。我们在这时候,要改变旧的习气。过去所行所作,因为有不良习气的缘故,以致有很多地方不合法。从明天起,要选择新宗旨,重新做人。如果总是不肯「觉今是而昨非」,修行就不会有进步,只是混光阴而已。

    各位!不要掩护自己的短处,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所谓「见贤思齐」,我们要向曾子看齐,学习他的作风。在《论语》上有这样的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有三件事,必须自我检讨:所做的事,是否忠实尽了自己的能力呢?和朋友相交,是否有不诚信的地方?每天所学习的功课,是否有温习研究?」这一番话,我们可以做为借镜。

    在《三字经》上开宗明义地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刚出生的小孩子,他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因为本性和善相近,所以说「性相近」。渐渐长大,被环境所熏陶,被习气所染污,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于是性情就渐渐和善相离远了,所以说「习相远」。在这个时期,如果不能好好地教育,把旧的习气改变,回复到善性上,那么他的性情就要变迁了。

    年轻的时候,有父母师长来教化,来改善自己的习气毛病,到了成年的时候,就再没有人来教导你。你若想往好的地方改善,必须自己去改善自己。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今天的题目是--「改变旧的习气,选择新的宗旨。」

    我们要认清目标,要怎样做人?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新的方针是什么?新的宗旨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要弄清楚。否则的话,无法改变旧习气,无法选择新宗旨,各位!要注意这一点。

    总而言之,这些问题很简单,就是躬行实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可以了。人人本着这个方针去做,自然达到做人的目标。 新的方针,就是把嫉妒、障碍、贡高、我慢等习气完全消灭,不令它发生作用。如何消灭这四种不正当的心理?就是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调治。有慈心就没有嫉妒心;有悲心就没有障碍心;有喜心就没有页高心;有舍心就没有我慢心。各位研究一下,有没有道理?

   


回复 | 引用 作者:  曼达拉哇公主  发消息  加为好友 等级:4级 发帖时间:2009-04-28 21:40
曼达拉哇公主
2009-04-28 21:40
【2楼】回复:如何改变自私、无聊、寂寞和懒散--自私的解药
新的宗旨,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其实这是万佛圣城旧的宗旨,你们虽然听了很多次,但是没有认真去实行。凡是没有实行,就是新的;实行之后,那就不是新的。今天旧调重弹,再谈谈这六大宗旨的义理,希望各位注意!
    我们为什么有烦恼?为什么有忧虑?都因为有争、贪、求、自私、自利、妄语在作怪,支配得你身心不自在。若能将它们降伏,便不会颠颠倒倒,就得到无烦无恼、无忧无虑的境界,无论在何时,都是达观自在。我们为什么不达观?为什么不自在?一言以蔽之,就是被这六种境界所转。

    我在小的时候,欢喜和人争,好抱不平、如有不平之事,除非我不知道,若被我知道了,一定挺身而出,评论是非。我也贪,贪什么?贪吃(小孩子皆犯这种毛病)。有好吃的东西,没有我的份,一定去争,非得到手不可。

    到十二岁的时候,我反省自己的个性,为什么这样倔强?研究明白之后,就改过自新,开始在家里给父母叩头,表示忏悔。过去有许多事情,曾令父母操心,从今以后,再也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觉得很实用,一直用到今天,终身信守不渝。

    后来,除了给镋迉 n 头之外,又给天、地、君、亲、师叩头,又给天下大圣人、大贤人、大善人、大孝人叩头,又给大恶人叩头。为什么?令他们也改恶向善。这样每天风雨无阻在院中叩八百多个头,需要两个小时。

    上次到加拿大金佛寺时,我对三步一拜说:「你们试一试,若是不争、不贪、不求,这有多妙!不自私、不自利,这是妙中之妙,再没有比这更妙的法了。倘能真正躬行实践这六大宗旨,你说还有什么能超过这种法?」各位!努力实行这六大宗旨,对修行才会有进步。否则一切等于空谈,画饼不能充饥,煮沙不能成饭。

  

回复 | 引用 作者:  曼达拉哇公主  发消息  加为好友 等级:4级 发帖时间:2009-04-28 21:41
曼达拉哇公主
2009-04-28 21:41
【3楼】回复:如何改变自私、无聊、寂寞和懒散--自私的解药
  万佛圣城这六大宗旨,人人要念兹在兹不忘它,因为这个,所以我什么都舍了,什么都布施于人,不是尽教人布施给我。当然,有人布施,我也不拒绝。但是,我尽量布施,有机会就做一点。凡是我能做到的事情,我就做一点;做不到的事情,也不勉强去做。
    各位想一想!若是能这样去做,还有什么好忧愁的?还有什么放不下呢?如果认真去实行这六大宗旨,那就是真正明白佛法了。换言之,佛法的真谛,已包括在这六大宗旨之内。

    不争,就是不犯杀戒。为什么要杀生?就因为要争,你争我夺,就发生杀人放火的行为。不争就不杀,这样就把杀戒守住了。

    不贪,就是不犯盗戒。为什么要偷盗?就因为贪的缘故,贪人之物为己有,若不贪就能守持不盗戒。

    不求,就是不犯淫戒。男人追女人,这是求;女人追男人,也是求。求之不得,就神魂颠倒,甚至在梦中,还在追求,身心不宁。

    不自私,就是不犯妄语戒。为什么要打妄语?因为要保持自身的利益,所以到处骗人说假话。如果不自私,到处可说真话,没有欺骗的行为。

    不自利,就是不犯酒戒。饮酒的人,认为饮酒能令血液奔腾,对身体有益,一定能健康。喝酒的人喝醉的时候,觉得自己飘飘然成为神仙。这是自利在作崇。

    不妄语,在前边所说五项之中已包括这项,但为提高大家的警觉,特别强调打妄语的坏处,所以又加这一项,做为警惕。

    现在加拿大温哥华金佛寺,常常讲六大宗旨,教化老年人、中年人、少年人,令他们知道佛法的重要性。如果能真正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那么社会必定安宁,家庭必定幸福。

    世界上的人,若能严守五戒,没有杀、盗、淫、妄、酒的行为,就没有烦恼,没有忧虑了。所以说这六大宗旨是最妙的法门,又可以说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再说一句,身为佛弟子,最低限度要严守这五种基本大戒,彻底实行,才能安乐自在。假设这五种戒不能守,那么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更不容易守。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双树林入涅盘时,便对阿难尊者说:「以戒为师。」由此可知,戒律是如何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 03:14 AM , Processed in 0.0253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