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9|回复: 3

掌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9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从来没听过那样高强度的掌声。
  我们在临沂网戒中心调查电击治网瘾,走进课堂的时候,所有穿迷彩服的网瘾治疗者和家长都起立鼓掌。
  “请第一排就座。”杨医生对我们做了个手势,空空荡荡的第一排,名牌上写好了我们几个的名字。
  我们想退到边上。掌声骤然高起来了,杨医生笑容满面地看着我们。这样的掌声持续了五六分钟,频率和强度没有任何变化,直到我们落座,杨医生手一挥,戛然而止。
  当天的课程是点评受治者的不当表现。一个女孩被点评的原因是她父母上报了她“跟父亲顶嘴”。
  杨医生问:“你父母学过心理学吗?”
  “没有。”
  “要你当父母知道怎么当吗?”
  “不知道。”
  “那你要不要对你爸爸表达一下你这种愧疚的心理?”
  “爸爸,对不起!”
  “你要不要走近他面对面地对他说?”
  女孩僵着。
  杨医生说:“盟友们给她点勇气。”又是那种整齐划一不会停下来的掌声。在掌声里那女孩走过去,抱住了父亲,哭了。她的手松松地垂在父亲腰后。
  这段点评就这样结束了。
  我采访她时,她和任何一个我在中心采访的孩子的回答都一字不差,“不怎么疼,就像针灸一样”、“疼可以让人清醒”、“我认识到自己错了”。
  我打算就这样结束采访的时候,她的眼泪流下来了。我下意识地问她:“你为什么痛苦?”
  “我没有。”
  “为什么哭呢?”
  “我没有。”她的脸很平静,声音也没有一丝抖动,只是眼泪顺着脸流下来。
  她的眼泪已经流到腮帮上了,一大滴一大滴地落在裤子上,“我愿意留在这儿。”
  在这里,“挑战杨叔模式”被写在86条规定中,违反的人会被“点现钱”——也就是被电击。
  
  二
  
  这场点评课的最后场面,是杨医生问:“盟友们要怎么向父母表示一下呢?”
  所有人立刻站起,奔向各自父母,搂着,下跪。他们大都栽在父母怀里大声号哭,看不清表情。母亲们一般都哭了。
  有一个光头小伙子一个转身,向杨医生跪下,然后抱着他的腿,带着震天的哭腔喊“谢谢杨叔”,再然后是几十个家长和孩子都跪下了,趴在地上。
  已经多次被送入院的谢乾、谢坤兄弟两人,抢在了最前面,一边一个搂住他,声音压过了所有人“杨叔我对不起你……”杨医生也搂住他们,仰脸向天,高声哭。
  我以为这是一次偶然事件,后来有一次课上,听杨医生在镜头面前问:“这个中心被跪的最多的是谁?”
  “杨叔。”所有人都背着手坐着,整齐划一地说。
  “为什么要给杨叔下跪?”
  我以为这类开放型问题会让大家愣一下,或者发出嘈杂的声音,但是没有,所有人的声音没有任何迟疑“感恩”。
  “我觉得很值,我觉得很激动。”杨医生对我说。
  “很多人说他们在伪装。”
  “这种行为能够装一辈子是不是也很好呢?”他说。
  
  三
  
  她说,去中心的当天,她儿子是被按住,被捆上,抬出去的,下楼的时候,所有的邻居都站在外面看着。
  到了中心,他被拉进治疗室电击。“从那之后他再也不相信我了,”她说,“我的心都碎了。”
  但父亲很高兴,因为在中心,儿子每天给他洗袜子。这是纪律。如果违背了父母的意志,在中心,父母可以上报。
  “如果他在里面只是因为对仪器的恐惧而顺从,这是真正的改变吗?”
  “他要能恐惧一辈子也未必是坏事。”父亲说。
  
  四
  
  课堂结束的时候,杨医生拿支话筒笑眯眯看着我。“请柴老师给我们说两句。”
  我想走,但是掌声已经起来了,而且听上去永远不会停止。
  最后那段现场的提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拍摄的。
  我向家长们提问:
  “因为以前过于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及孩子的请举一下手!”
  “因为夫妻之间的关系不好而发泄在孩子身上的请举一下手!”
  “在以往有过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在言语当中刺伤孩子的这样的行为经常有的,请举一下手!”
  ……
  “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可以随意支配的,请举一下手!”
  我转身向孩子。
  “认为自己曾经因为跟父母的关系而受到伤害,并且比较严重的,请举一下手!”
  “曾经在家庭当中遇到过暴力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自己在家庭当中非常孤独的,请举一下手!”
  ……
  “有过自杀念头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出现在自己身上的网瘾跟家庭当中存在的问题有关的,请举一下手!”
  你可以在电视上看到那些每个问题后丛林一样的手臂。
  在所有的回答结束之后,杨医生再出声之前,中间有一段小小的沉默,在这个课堂上很少被听见的沉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9-20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击?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

掌声?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0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纪元09月20日讯】昨天上午,来自安徽的孙霞(化名)和老公带着18岁的儿子小刚(化名)来到南京金陵之星大酒店,拜见网戒专家陶宏开。为了根治儿子的网瘾,孙霞不知想了多少办法,甚至把儿子送到网戒中心接受最残酷的电击,结果这样的罪还是白受了,儿子一年之后再次陷入网瘾之中。面对前来求救的母亲,陶宏开一语点醒梦中人:这种以暴制暴的治疗,对孩子等于是第二次伤害,而且“网瘾并不是孩子的错!”

  少年自述:一天被电击了20多次

  据《南京晨报》报导,小刚身体瘦弱,因为长时间窝在电脑前打游戏,缺乏锻炼的他看上去很单薄。面对陶宏开,小刚渐渐打开了话匣子,回忆起那段在网戒机构治疗的日子,他的眼眶一点点红起来……

  小刚说,当天的经历,现在想起来还头皮发麻。他被带到一个屋里,除了几个工作人员,里面还有五六个穿军装的、跟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被称为“盟友”,他们是接受过治疗的人,负责帮助新来的人完成治疗。

  小刚被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就有人叫他躺在一张床上。有人问他:“你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吗?”小刚说:“不清楚。”这时突然有6个“盟友”按住他的手脚,还有人堵住他的嘴巴,之后有两个电击棒抵在他的太阳穴,瞬间,他觉得头痛欲裂。接下来又是提问:“我们准备让你在这里治疗5个月,同意吗?”小刚说“不行。”于是又是一阵头痛。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叫“电击疗法”。就在他去这个机构的第一天,前后共被电击了20多次。

  说话声音大也会受到电击惩罚

  尝到了电击的“颜色”,小刚心里恐惧极了。以后每次他们提问的时候,他都乖乖屈服,顺着他们的意思来答话。即使这样,每个星期还是没有逃脱被电击的命运。在那里,如果说话声音大一些、亢奋一些,也会遭到电击的惩戒。如果讲粗话、打人、和教官顶嘴、违反纪律等,态度不好的,有时也会被拉去电击。电击主要有两类,有时会从太阳穴电击,有时则会从手电击,他看到有的人手被电得都起泡了。如果哀求他们不要电击了,只会被电得更厉害。

  除了电击这件最恐怖的事,每天的安排也很军事化。早上6点起床,锻炼、跑步、军训等,7点半吃饭,8点半唱感恩的歌……很夸张的是,他们每天要做一种“纠偏操”,有点像膜拜的姿势,要求一边做一边想着自己犯的错误,一做就是500个,做完后浑身酸痛。另外,他们一直被困在那个机构里,不允许出去,感觉气氛很压抑。每天还要服药,据说是可以治疗网瘾的,吃过药后经常会犯困。有的时候,正在说好笑的事情,说着说着突然哭起来……

  在这个机构里,小刚每天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时候能够出去。他讨厌这里的环境,更对电击从心底里恐惧。

  出来后学习压力大再次陷入网瘾

  小刚告诉《南京晨报》记者,刚出来的时候学习成绩有所好转,也不玩游戏了,“是因为心里害怕”,怕再被送去治疗,所有只有好好学习。

  一年后他又迷上了上网打游戏,小刚解释说:“可能因为同学的影响,另外就是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爸妈对我的期望高,当我发现学习成绩有下滑的迹象时,就感觉压力特别大。”后来他发现上网打游戏能够让心情放松一些,也能获得成就感,就重新偷偷打游戏。

  母亲:不知道儿子受了那么大的罪

  孙霞和老公是专程陪孩子从安徽赶来,向陶宏开求助的。说起送儿子到网戒中心的事情,孙霞充满了愧疚。特别是听儿子讲到电击的过程和痛苦的感受,她忍不住躲在一边抹起了眼泪。5个月的时间里,孙霞是全程陪同儿子接受治疗的,但电击治疗时是不让家长在场的,所以当妈的还不知道儿子受了这么大的罪。孙霞知道儿子难受,时时刻刻想离开那个“鬼地方”,但是当妈的心一狠:“不这样,就没有效果。”这个信念支撑着她陪儿子走过那5个月。

  孙霞说,去网戒中心治疗了5个月,共花了三四万。而这还不算多的。一起治疗的孩子中,有的在里面一呆就是三四年,家长前后花了十几万。

  专家:网瘾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庭问题

  被称为“中国网戒第一人”的陶宏开昨天在倾听了小刚的经历后,并没有感到意外。在他搜集的材料和接触的案例中,小刚只是最普通的一例。他认为,这种以暴制暴的治疗方式,对孩子造成了第二次伤害。陶宏开说,很多的孩子接受完治疗后,变得仇恨家长,报复社会,严重的甚至开始打骂父母。

   “目前全国的网戒机构有数百家,真正规范的基本没有。”陶宏开称。各类网戒机构都研创出一套独门武功,有中西药的,有催眠的,有呐喊的,有针灸的,还有电击的。“这些机构该归谁管,有无规范标准,是一笔糊涂账。”

  “其实做家长的应该认识到,网瘾并不是孩子的错。”陶宏开说,可以这么说,患网瘾的孩子100%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孩子们迷恋于网络,是为了获得补偿,获得现实世界中所缺失的爱、尊重和交流。而于父母而言,当孩子出现网瘾症状后,不管你的工作、事业有多重要,都请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找出导致孩子身陷网瘾的原因———是学习紧张、人际关系紧张,还是性格上的缺陷,让他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帮助孩子找到比网络更让他感兴趣的事物,培养他更广泛的兴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0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You gotta be kidding me, right?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24 12:56 PM , Processed in 0.0509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