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7|回复: 4

美国硅谷欲变身为“太阳谷” 太阳能紧追德国日本(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7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世界上有哪个地方能让太阳能大放异彩,那极有可能就是硅谷”


美国硅谷的IT精英们,用软件、芯片、数字技术不断改变着世界。现在,这些技术先驱中的嗅觉灵敏者开始下注在另一个目标——太阳能。美国媒体近日评论说,硅谷地区如今对太阳能产业发生了很大兴趣,因为“现在世界面临的最严重问题,靠软件是不可能解决的”。


  技术上“一点就通”

  这个说法来自硅谷“太阳城”(SolarCity)公司CEO林登·赖夫。据他介绍,“太阳城”的宗旨就是以城镇居民住宅为市场目标,力推价格可承受的太阳能电力。

 

  曾叱咤硅谷软件业的赖夫指出,由于环保产业兴起,公司未来的业绩要靠推行一种新的供电形式,也就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电力。“这是个机遇,既能赚钱,又会有益,这样的行业可不多。”

  硅谷瞄准太阳能产业并非偶然。这个闻名于世的产业基地由计算机芯片的基本材料——晶体硅得名,如今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也是由晶体硅制成的。两个看似不同的行业,其实材料和工艺都近似,技术上“一点就通”。

  过去,硅谷的“应用材料公司”主要生产芯片加工设备,但2006年9月,这家公司开始生产用于加工太阳能电池的设备。无论是老牌高科技公司,还是风险投资创建的新公司,近年来都在不断加入太阳能产业。


  诱人的风险投资

  虽然美国业内人士认为,这还只是硅谷转型的初级阶段,尚无统一数据形容其太阳能产业规模,但美国财经媒体已经以《硅谷为太阳能下赌注》、《太阳能照亮硅谷》等新闻标题热烈造势了,其依据是:风险投资者已经开始将上亿资金投入硅谷太阳能产业。

  市场调查公司CleanEdge预计,全球太阳能发电市场的规模将从2005年的110亿美元一路扩张,到2015年将高达510亿美元。 www.6park.com

  在硅谷生产高效能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Sunpower)公司总裁理查德·斯旺森说:“眼下的太阳能就像1983年时的电脑芯片,很快将成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技术。”

  加利福尼亚州纳米太阳能公司去年12月已推出了其首批“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但该公司表示,为获得价格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控制产品成本。


  硅谷紧追德国日本


  德国和日本是当今全球太阳能市场的领军势力。而美国硅谷位于正在大力推行清洁能源的加州,同样具备环境优势。硅谷经济学家斯蒂芬·利维谨慎乐观地说:“现在还不敢说这(太阳能产业)将成多大气候,但这些公司无疑已夺得先机。”

 

  Clean Edge创始人罗恩说:“如果世界上有哪个地方能让太阳能大放异彩,那极有可能就是硅谷。硅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太阳能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据了解,除了太阳能,美国硅谷的投资者还看好其他“绿色产业”,例如把氢和氧转化为电能的燃料电池,从草秆、海藻等生物质中提取的生物燃料……

  明日硅谷也许会得名“太阳谷”,甚至“绿谷”。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错地儿了,不好意思,麻烦老亥给挪财经新闻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7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诱人的风险投资   虽然美国业内人士认为,这还只是硅谷转型的初级阶段,尚无统一数据形容其太阳能产业规模,但美国财经媒体已经以《硅谷为太阳能下赌注》、《太阳能照亮硅谷》等新闻标题热烈造势了,其依据是:风险投资者已经开始将上亿资金投入硅谷太阳能产业。   市场调查公司CleanEdge预计,全球太阳能发电市场的规模将从2005年的110亿美元一路扩张,到2015年将高达510亿美元。-------> 之后有行字也要去掉^V^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7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卜丁 于 2008-3-17 13:27 发表 “如果世界上有哪个地方能让太阳能大放异彩,那极有可能就是硅谷” 美国硅谷的IT精英们,用软件、芯片、数字技术不断改变着世界。现在,这些技术先驱中的嗅觉灵敏者开始下注在另一个目标——太阳能。美国媒体近日 ...


哈,跑老亥这里抢地盘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7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nsnow 于 2008-3-17 14:39 发表 哈,跑老亥这里抢地盘了

 

 

我来踢馆啦~~~~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4-16 03:06 PM , Processed in 0.0681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