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1

震惊!美国“货币战争”布局已经完成 中国该怎么办(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剖析美国两房崩盘和人民币被逼升值两大事件背后的战略意义(2010年6月22日)

  1/目前有诸多迹象显示(参看何新博客),正是2007年当中国斥出巨额外汇储备购买美国“两房”房贷后,2008年美国通过高盛公司为首的对冲投资基金,精心设局,制造了震撼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其目的是为美国经济“释放泡沫”。

  由“两房”次级贷款衍生品所引发的债务危机,其实是美国金融决策集团与高盛公司等垄断金融组织联手策划的一招苦肉计。

  到目前,这一危机呈现了对美国大为利好的初步结局:通过两房股票退市和房贷归零化,已经成功地直接绑架了中国近4000亿美元(2万5000亿人民币)的巨额外汇资产。使之变成了没有利得而在无限期的时间内,完全无法变现的纸面“呆烂账”。

  而由中国所输入的这一笔巨额资金,则不仅为美国国土上提供了大批价格低廉的平民住房,而且由于这笔债务已经无限期地无须清偿——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中国帮助美国盖房子的友谊“赠款”,其中有部分或可填补“两房”公司自身因次级房贷坏账造成的金融缺口和债务陷阱。

  2/我们不能不赞叹和钦佩美国谋略家的高明与高深。

  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面临四大危机:

  ——巨额国家财政赤字,

  ——巨额对外贸易赤字,

  ——巨额外债

  ——以及由于滥发美元导致美元面临崩盘。

  在上述严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金融决策集团与金融垄断资本相配合,策划了一系列战略性金融“阴谋”,并有条不紊地巧妙地付诸实施:

  (1)主动引爆“次贷”金融危机,令全世界猝不及防,措手不及。

  (2)利用金融危机,将严重资不抵债的若干金融集团(包括雷曼、两房及若干商业银行)果断破产清盘,把烂掉的股债和债务甩给千百万国际投资者(包括许多中国人),从而甩脱债务,挤出泡沫

  (3)把债务危机引向欧洲,迫使欧元暴跌,从而减缓美元贬值的冲击和压力

  (4)逼迫人民币升值,最终要把中国持有的美国巨额国债虚拟化

  3/实际上,美国已经成功地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由坏事变为好事,转变成可能搞垮中国这一新兴经济体的一系列战略性行动。

  现在整体回头看去,美国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所欲达到的副效果,以及下一步的主要战略目标,就是要彻底洗劫中国的外汇储备。

  几年以来,这一“阴谋”方案是分为如下四步走的:

  第一步,洗劫中国购买的两房债券,使之垃圾化,赖去利息并且本金永远无法变现。这一步目标,日前通过两房退市已经趋近实现。

  第二步,通过压迫人民币升值,把中国外汇储备尚存在的可流动部分,通过外资出境回流变成负值。

  第三步,把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全部以美元计值而非以人民币计值),通过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而虚拟化,以至最终垃圾化。从而实际解除美国对于中国的巨额国家负债。(由于发生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欧元急剧贬值,中国使自己的国际储备多元化的努力已经放空。)

  第四步,通过人民币升值,进一步促动中国国内发生高速恶性通货膨胀、同时迫使中国提升劳工薪资成本,目的是促使外部对华实业投资(多为出口企业)不得不倒闭或撤出中国。

  诱导中国加速完成所谓“经济结构转型”,即由“出口经济体”转变为“内需经济体”,从而把中国由贸易盈余国家,迅速转变成贸易赤字国和巨额外债国。

  然后在未来将发生的沉重债务经济压力下,迫使中国由主权独立国家转变成为拉美菲律宾模式的主权不完整区域,变成在金融和经济、政治上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的新殖民地区域。

  在这个进程中,中国的政治、社会动乱以及国土、民族分解,将自然而然地同步完成。

  目前,这个计划或者世纪性战略大阴谋的第一步已经完成。第二步已经启动,第三步即将揭晓。第四步也已经显现端倪。

  所困惑不解的是:

  面对“两房”宣告退市如此重大的金融事件,为什么不立即派出代表就相关债务问题、利息问题与美国当局进行严正债务谈判?并且如果美方赖账,则考虑采取必要的弥补对策和处罚对策?而竟然置若罔闻,听之任之?

  如果这笔巨款最终真的成为一笔无限期呆烂账,这件事将记录在历史上成为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从两房出事,到退市,有整整三年时间,完全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抛出其债券。而且俄罗斯也就此问题和中国进行了沟通,期望一起行动抛售,可中国的回答是:“我们要做负责任的大国!”
发表于 2010-6-23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6 06:42 AM , Processed in 0.15652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