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0

中国楼市或将在2012年崩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1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楼市或将在2012年崩盘

  文/谢国忠

  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明显地调高了按揭贷款的门槛。首次购房者的按揭贷款利率优惠减少,购买第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1.1倍;对于购买90平米以上的房屋,首付比例提高到30%以上,银行可以自行调高利率。

  经济让投机者者获益 而不是努力工作的人

  过去,中央政府多次推出过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但每次市场稍受影响,政策就松了。根本的原因是地方和中央政府,都靠房地产获得财政收入。如今,市场已不相信政府会切断它们的财源。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都坐拥大量现金,这是2009年卖地卖楼及贷款得来的。在刺激经济的名义下,有一个什么项目都能上的时间窗口,可以轻易获得贷款。中央政府会在它们的资金耗尽之前改变主意,所以他们并不降价,而只是静静地等待。

  按揭门槛提高后,购买第二和第三套房的人被排在门槛之外。如果房地产开发商现在要卖房给收入低、财富少的首次购房者,只能降价到他们负担得起。但这样的降价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中央政府可能很快会再次放松政策。在中央政府能对它的政策建立起威信之前,此样的游戏不会结束。中央政府建立威信只有一种途径,就是维持紧缩的政策,一直到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把钱用完。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泡沫。住宅物业,房地产商的库存,地方政府抵押给银行的土地,加起来的价值是中国GDP的3倍以上。在大多数城市,租金收入连折旧费用都覆盖不了。衡量购房负担的价格与收入的比率,在主要城市都超过20倍,这意味着中国人将不得不用20年的收入来购买一套平均价格的房子。泡沫将继续,中国的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充裕,部分原因是由于热钱,因为政府有许多杠杆让银行资金进入市场。中国经济让投机者获益,而不是努力工作的人们。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进入房地产市场。快速致富的欲望,控制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每个角落和每个人。经济学的逻辑是货币一定要流通;当某些人的钱多时,另外一些人的钱必定要减少。虚高资产价格满足了人们的心理,人们手里似乎拿到更多的钱。泡沫暂时使人们忘记了这个逻辑。这就是为什么一旦条件允许,中国就有资产泡沫。

  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危险是为保持高增长而将房地产投资最大化,而房地产并非生产型资产。地方政府的政绩主要通过GDP和财政收入体现,房地产开发可以帮助地方政府迅速提高这两项指标。由于价格和面积均快速增长,房地产在中国资本分配的份额中大幅提高。这是由于政治因素而导致的泡沫,而且这个泡沫已经很大。除非通过改革地方政府的评估机制来扭转这一趋势,中国未来两年的资产泡沫将越吹越大,而目前的状况已相当危险。

资产泡沫使中产阶级成为房奴

  东亚地区经济体,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无法摆脱对出口的依赖。阶段性的消费上升通常是由于资产价格上升,难以长期维持。一旦由于成本增加而失去出口市场,它们都会陷入经济停滞的困境。因为高增长时期的资产泡沫使中产阶级成为房奴,无法进行其他消费。中国或许正在同一道路上:一年又一年,人们在谈论着增加消费,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却一直下跌。

  笔者担心,中国在未来两年中泡沫将越变越大,但泡沫总是要破的,没有例外。越想推迟其破裂,破裂的后果就越严重。过度供应是美国泡沫破裂的原因,中国香港地区则是利率上调。在市场低迷时,中国的银行似乎永远拒绝向开发商提供资金,供应将减少,价格调整无法进行。这一人为操控制造了投机心理:政府将永远不会让价格下跌。当投资者认为价格不会下跌时,且银行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支持,投机的需求是无限的。中国的泡沫将在流动性短缺和利率上调中破裂。

  最终的杀手就是通胀,原因是印了太多钞票。在印钞和通胀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在美国,这个时间差是18个月。中国政府利用补贴来遏制通胀,这个时间差或许更长。它可以是两年。2012年中国会经历像上世纪90年代早期那样的通胀。

  在全球化的时代,通胀也是全球性的。美国的通胀开始抬头。在未来两年,这一趋势将加速。到2012年,美国可能面临通胀危机,美联储将不得不迅速提高利率。如果中国为支持房地产市场而不提高利率,资金会从中国外流,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利率最终还是会上升。很有可能,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在2012年破裂。

理性看待政策房临盆

  文/柳明珠

  2010年,被称作是保障性住房的元年,在房地产行业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中,保障性住房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保障性住房自诞生之日起,就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部分“权利阶级”的福利,但毕竟是少数,且随着制度的日渐完善,在产权所属、出售税费等方面不断完善,也在步入规范。保障性住房来势汹汹,不少问题却悬而未决。

  户籍仍是基本的门槛

  保障性住房以家庭(1人、2人、3人及以上)作为供应对象,对年龄、户籍、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及家庭总资产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同时,不同类别的保障性住房又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简单来说,按照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申请条件依次放宽。

  以北京3人户家庭为例:

  申请廉租房的3人户家庭,年收入须在20880元及以下,人均住房面积在7.5平方米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须在30万元及以下 ;

  申请经济适用房的3人户家庭,年收入须在45300元及以下,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在36万元及以下;

  申请限价房的3人户家庭,年收入须在8.8万元及以下,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在57万元及以下;

  而公共租赁房,作为2009年8月才刚刚出现的新类型,主要是前三者的补充。

  一般来说,保障性住房的对象多是当地居民的中低收入人群,户籍是最基本的准入门槛,对于高房价的一线城市来说,这点非常重要。为满足申请条件而不惜铤而走险的多种做法,也随着楼市上行走势一同升温。比如,假结婚以获得保障性住房资格,或假离婚以获得多套保障性住房的现象。确实,不管婚姻是真是假,这是外地人获得保障性住房的途径之一。

“潜力股”不一定守株待兔

  目前,像北京等大城市,公共租赁房已可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或外来务工人员,但目前尚处于概念和试点阶段。4月16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甚至还表示,限价商品房将有准入标准。除了普通限价房面对的京籍人士外,还将推出面向在北京工作及居住一段时间的非京籍人士的限价房。

  这些意味着保障性住房正在试图逐渐将户籍条件放宽,但最初的条件是苛刻的,不管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都需是当下符合北京发展需要的“潜力股”。

  笔者建议,此类人群若有切实的购房需求,且在家人支持下能承担普通商品房,先不要孤注一掷的去排队轮候。尤其对外地户籍人群来说,进行配售/配租都还处于概念阶段,尚没有具体的资格标准和管理办法。保障性住房轮候周期较长,截至2009年底,仅北京就有7万多户轮候家庭等待摇号配售,从申请到审核,从轮候到配售/配租成功,再到最后的真正入住,一般需要2~3年时间。虽然近期政府加大房市控制力度,但长期来看,整体房价依然看涨,从理财角度来说,“潜力股”们有理由选择商品住房。若在公共租赁房的申请和使用期间,购买了商品住房,就要放弃公共租赁房。当然,如果在此期间欲购买商品房,可以将房屋产权挂在父母名下。

  稀释商品房价作用有限

  保障性住房会通过限定价格来分散需求,进而平衡供需矛盾,但真的会稀释商品房的房价吗?现在看来未必如此。

  由于土地稀缺性特点,住宅远郊化特征也变得愈加明显,远郊、市区房源相互助推,令整体房价仍处于上升通道。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比例加大,商品住房供应比例不一定会减少,从量价关系来说,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局面会渐渐得到缓解,普通商品住房的上涨空间有限,这也符合政府决心稳定房价的预期。

  另外,从开发商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在商品房项目的定位和操盘方面,会尽量与保障性住房“划清界限”,寻求差异化高端路线,高端项目利润空间更大,商品房销售会刻意避免与保障性住房人群产生重叠,这样的话,高端将撑起高房价。还有,我国处于城市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北京等一线大城市的人口红利更大些。笔者预计,未来10年,房价上行压力较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 11:20 PM , Processed in 0.02963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